第2頁(1 / 1)

偷龍轉鳳 思鄉明月 4380 字 3個月前

院子裡,二十名宮人靜靜地站成兩排。當夏侯宣一隻腳跨出門檻,宮人們便整齊劃一地跪了下去;待他整個人出了門來,宮人們又“唰啦”一下站得筆直。夏侯宣不發一言,徑自朝前走出院子,宮人們步履統一地跟了上來,自覺分成兩隊,一隊在前開道,一隊在後護從,將長公主殿下和兩位大宮女簇擁在中央。

此時天方微亮,啟明星還隱隱約約地嵌在天邊。禦花園裡晨霧未散,四下裡靜悄悄的。夏侯宣所在的這支隊伍也是靜悄悄的,沒有人說多餘的話,也沒有人做多餘的事,就像是一支訓練有素的行軍小隊。

——整個皇宮裡的人都知道,身為鳳宜宮之主的長公主殿下喜歡把宮人們當成兵士來操練,為此,皇帝陛下曾戲稱他的掌上明珠為“巾幗將軍”,還賜了一把前朝元帥的佩劍給公主賞玩。

夏侯宣當然是故意這樣做的,他從不吝於在外人麵前展現他的“英氣”,讓所有人都知道,他的愛好是習武耍槍打馬球,對刺繡女紅半點興趣也沒有!

堂堂的長公主殿下,本來就有這個任性的資本,與其勉強自己假扮娘娘腔,還不如顯得豪放一點,萬一什麼時候露出點破綻也好自圓其說——夏侯宣很好地把握住了一個度,隻會讓大家覺得他英姿颯爽,而不會把他往男人的方麵去想,除非有確切的證據打破大家的心理暗示,否則他越是灑%e8%84%b1,才越能藏住他的秘密——若是整日裡藏著掖著,顯出一副心虛氣短的模樣,那才真要惹人疑竇呢。

不過,夏侯宣敢於這樣做,既因為他的容貌極為出眾,有著男女皆適的美感,也因為大魏朝風氣開放,史上曾出過各式各樣性格鮮明的公主,他的所作所為根本算不得什麼大不了的事。

說起夏侯宣的這場穿越,雖然確實給他帶來了不小的麻煩,但他的運氣也不算一糟到底——最讓他舒心的一點,就是這大魏朝的女性地位並不低下,與他記憶中的北宋時期有點相似,雖然朝野之中已經有了一點點理學興起的苗頭,但大部分男人還是對他們的母%e4%ba%b2和妻女抱著尊重和喜愛的態度——這樣的外部環境讓夏侯宣這個長公主殿下大有可為之處,是以他的心態還是積極向上的,並沒有因為困於後宮整整十年的經曆而沮喪蹉跎。

從火海逃生的那一日起,夏侯宣便打起了全副精神、使出了壓箱底的本事來扮演這個特殊的公主。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在後宮之中越發混得遊刃有餘,探聽消息、收集情報,學習知識、鍛煉身體,培養心腹、積蓄力量,尋找靠山、結交盟友……生活如此充實,仿佛隻是一晃眼,便是十年過去了。

“我兒長大了,是時候招個乘龍快婿了。”前些時日,夏侯宣這一世的父%e4%ba%b2,大魏皇帝夏侯璠如是說。

公主終將出嫁,這是躲不開的宿命,夏侯宣對此心知肚明,所以他很早就開始積極準備應對方案了,事到臨頭也沒什麼抵觸的情緒。他更在乎的,是這整件事能不能按照他的規劃去走——即使大魏朝的風氣比較開放,夏侯宣這個做公主的甚至還能穿著男裝在京城裡逛,但婚姻大事終歸%e8%84%b1不開“父母之命”的枷鎖——擺平他的父%e4%ba%b2母%e4%ba%b2,%e4%ba%b2自決定駙馬人選,從而掌控他未來幾十年的生活走向,這就是夏侯宣近些年來花費心力最多、也是最為重要的目標了。

那麼,夏侯宣這輩子的父母究竟是什麼樣的人呢?說起來話挺長的,畢竟那兩位都不是普通人。也是經過多年的信息收集和細心觀察,再加上嚴密的分析和推斷,夏侯宣才終於對他們兩位的思維模式有了較為精準的把握能力,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引導他們的想法了。

先來說說夏侯宣的父皇,魏帝夏侯璠:作為一個皇帝,他其實並不怎麼稱職,因為他是在趕鴨子上架的情況下倉促地登上了皇位,既沒有受過“上崗培訓”,也沒有得到“後期指導”,在處理政務方麵的能力嚴重不足,所以他心裡一直藏著深深的自卑,即使做了二十多年的皇帝,也仍舊沒有安全感,很容易被戳中痛腳,讓大臣們都覺得他是個暴躁易怒、不好相與的主君。

夏侯璠之所以會如此,皆是因為在他之前,當皇帝的是他的堂兄夏侯玗——身為夏侯璠的皇帝伯父魏孝宗的獨子,夏侯玗本該是真正的人生贏家才對,孰料他竟在登基不到三年的時候忽然駕崩,沒留下一兒半女,就硬生生地把人生贏家這個稱號讓給了堂弟夏侯璠——就這樣,夏侯璠從一個不受重視的郡王,一躍成為了九五之尊。

剛開始當皇帝的時候,夏侯璠自然是很興奮很激動的:天上掉餡餅的好事誰都喜歡,更何況掉在他頭上的這塊餡餅還是如此的大而美味。

然而夏侯璠很快就發現事情根本沒那麼簡單,當了皇帝也不代表所有大臣都樂意聽他的,甚至就連皇宮裡的一些倚老賣老的宮人都在暗暗嫌棄他“京外人”的土鱉口音和低檔的生活品味——這讓夏侯璠羞憤至極!

承平元年,初登基的夏侯璠直接把宮裡麵的老人們殺掉了一大半,用最為簡單而粗暴的手段來維護他身為皇帝的自尊心。這樣做固然爽快,但緊接著,大臣們就給他們的新皇貼上了一個“不仁”的標簽,諷諫的折子如暴雪一般洶洶而來。

夏侯璠被禦使們鬨得很煩,突發奇想之下,他忽然想要將他的%e4%ba%b2生父%e4%ba%b2追封為帝、%e4%ba%b2生母%e4%ba%b2追封為後,以此來轉移臣子們的注意力——這顯然是個非常糟糕的主意,非但沒能讓他擺%e8%84%b1諷諫折子的“騷擾”,還徹底惹惱了孝宗朝遺留下來的老臣重臣們——因為夏侯璠本是以他伯父魏孝宗過繼子的身份繼承了皇位,哪有回過頭去追封他%e4%ba%b2生父母的道理,這把孝宗皇帝和皇後至於何處?

於是朝臣們和夏侯璠開始了激烈而持久的對抗,一直延綿了數年之久,不但導致許多大臣被問罪下獄,就連夏侯璠的皇位也在士林學子的聲討中搖搖欲墜、險些不保。

直至承平六年,夏侯宣和他的孿生哥哥夏侯卓一同冠著“龍鳳呈祥”的名頭降世,夏侯璠和朝臣們才各自退了半步,朝野上下對皇帝的反對之聲便也逐漸消停下來——這當然不是夏侯宣他們兄弟倆的功勞,總的來說,夏侯璠能坐穩皇位,歸根究底還是依靠了一部分堅定支持他的大臣和投機分子的幫忙,龍鳳胎的吉兆隻是可有可無的最後一擊而已——用上蒼的指示來做結論,這是統治階級百玩不厭的手段,即使沒有龍鳳胎,也會有龜背銅人、白鹿麒麟之類的吉兆應景而出的。

不過無論如何,夏侯宣他們兄弟倆都算是生在了好時候,這也讓夏侯宣在“抱大%e8%85%bf”的時候方便了許多。

可話又說回來了,彆忘了,夏侯宣和夏侯卓分明是“雙龍亂世”的凶兆——能夠雙雙保住性命,還占了“龍鳳吉兆”的便宜,全靠他們有一位膽大果決、巾幗不讓須眉的母%e4%ba%b2,瑞妃紀氏。

說起瑞妃紀氏,就不得不先提一提魏帝夏侯璠的後宮成員們。

由於夏侯璠娶妻的時候,還在孝宗時期,那時他的郡王父%e4%ba%b2也還在世,他本人隻是個無官無爵的郡王之子,將來襲爵的時候說不定還要降等,所以他的嫡妻韋氏也隻是一個從六品的提轄之女,出身小戶人家,大字不識一個。

後來夏侯璠一步登天,韋氏理所應當地成為了皇後。然而想想也知道,娘家無靠的韋氏遠比夏侯璠還要缺乏安全感——身為皇帝的夏侯璠好歹還能娶幾個重臣的女兒來鞏固帝位,而韋氏又能做什麼呢?雖然她那個原是鄉勇的大哥被破格提拔為從二品的殿前都指揮使、統領半數禁軍,但他們韋家在朝堂上的底蘊和根基仍是淺得近乎於無,根本無法跟承平元年之後入宮為妃的京都貴女們背後的靠山放在一起比較。

在那樣的情況下,半是由於心情鬱悶,半是由於後宮爭鬥,韋氏皇後於承平三年就憾然離世了——或許在她的心裡,寧願她的丈夫還是一個沒實權的郡王,也不願他身登九五之位吧。Ψ思Ψ兔Ψ文Ψ檔Ψ共Ψ享Ψ與Ψ線Ψ上Ψ閱Ψ讀Ψ

韋氏鳳駕歸天之後,夏侯璠的後宮裡權勢最大、氣焰最盛的女人就是三朝丞相徐奉之女徐貴妃了,從承平三年及至如今,十九年過去了,徐氏一直坐在貴妃的位置上總攬後宮大權,地位看似穩固非常。

而徐貴妃之下,後宮裡的第二號人物,就是夏侯宣的母%e4%ba%b2,瑞妃紀氏了。

身為後宮嬪妃,竟然膽敢犯下“偷龍轉鳳”的欺君大罪,或許有人會以為瑞妃紀氏是個有膽無腦、拎不清的聖母——這種揣測,根本就是大錯特錯。

想當年,紀氏剛懷上夏侯宣他們兄弟倆的時候,正是夏侯璠和朝臣們鬨得最凶的關頭——而蹦躂得最歡,最讓皇帝陛下惱恨的,就是紀氏的大伯父、官拜正一品太師的紀家族長——在那樣的情況下,紀氏竟然還能博得夏侯璠的喜愛,身懷有孕並且順利安胎直至產子,說她是個無腦蠢婦,誰信?

在夏侯宣看來,以能力手段而論,紀氏絕對是當朝後宮第一人,他非常佩服他的這位母妃,但同時也為她的厲害而倍感頭痛:因為他們母子之間,一直都是半敵半友的關係……

不要以為紀氏當年甘冒奇險玩一出“偷龍轉鳳”是因為母性大發,夏侯宣打從一開始就知道事情沒那麼簡單,後來經過他的查探和分析,也證實了這整件事確實不是那麼“溫情脈脈”的一回事。

承平六年,紀氏產子的時候,紀家已經被皇帝陛下聯合徐丞相等人打壓得喘不過氣來,她的大伯父紀太師在無奈之下隻能卸官還鄉。更慘的是,紀太師的兄弟子侄皆獲罪免官,紀氏的父%e4%ba%b2和哥哥也在受牽連之列——如果紀氏不把雙生皇子的凶兆訛成龍鳳胎的吉兆,恐怕不僅僅是失去一個兒子那麼簡單,很可能就是全家一起玩完!

所以紀氏當機立斷、撒下了這個驚天大謊,以一己之力扭轉了整個紀家大廈將傾、樹倒猢猻散的局麵——憑著一對吉祥兒“女”和柔情攻勢,不但令她自己從昭儀的位分晉為瑞妃,也助她的父兄守住了陣地、保住了官職,徹底與她那位犯了聖怒的大伯父一家劃清了界線——雖然紀家實力大減,但總算還是留在了京中權貴世家的圈子裡,根基未失,複起有望。

紀氏的能耐,由此可見一斑!

那麼,以紀氏之能,她的%e4%ba%b2生孩子“夏侯媗”怎麼就可憐巴巴地死在了火海裡、更被夏侯宣取而代之了呢?事情已經再明顯不過了,紀氏根本就不想保他、不想留下這個欺君大罪的證據,說不定還設下了一個一箭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