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頁(1 / 1)

著下麵坐著的人,忽然就有了一種自己當家做主的真實感。

哪怕人不多整體也是按照朝廷的配置來的,所以漢朝的時候諸侯王若是有實權,比西域小國的那些國王舒服多了。

在場眾人之中除了桑遷其他人都是老熟人,而劉談看桑遷好像也很不習慣的樣子。

他也沒理會,隻是開口說道:“如今朔方州的情況大家應該都已經心中有數,其他兩州雖然還沒有交接,但應該也差不多,都有什麼想法?”

劉談發問了,大家的目光就都看向了霍光。

霍光早就有了腹稿,直接開口說道:“為今之計還是應當先將殿下的王宮修好,並且臣已看過,城內似乎並沒有適合之地,所以隻能在城外尋找。”

劉談想了想說道:“這個也不是那麼重要,住哪裡不是住呢?當務之急是將朔方城重新規劃一番,不求變成如京城一般的繁華之地,也要有國都的氣度。”

桑遷之前忍了半天,終於等到霍光開口之後終於說道:“殿下不必費心此事,臣等必定竭儘全力治理好北境國,也會為殿下建好王宮。”

眾人都轉頭看向他,看的桑遷一時之間有些不安。

他自認為沒有說錯,為什麼大家都這麼看著他?

尤其是李不厭和衛不疑,一個用恨不得要揍他的目光看著他,一個仿佛在看勇士。

劉談聽出了桑遷的潛台詞,知道這位是想要大展身手,並且也在告訴他諸侯王最好不要插手封地的政務。

當然不能說桑遷有問題,他也是在維護朝廷的統治,努力達成劉徹中央集權的目的。

隻可惜,他還是沒有看明白形勢。

北境國的官員除了霍光是自薦,其他官員可都是劉談自己點的,隻有一個桑遷還是劉據特地為了給他行方便而準備的。

劉談心說看來你對自己的定位還不太清楚啊。

不過還不等劉談開口,霍光隻是看了他一眼便說道:“北境國事物紛雜,正需要我輩勠力同心,桑都尉未曾出過長安,還是不要誇下海口才好。”

桑遷愣了一下,一時之間愣是有點沒搞明白。

這個時候難道不應該是他們這些諸侯國屬官抱團先把北境王給壓下去嗎?怎麼反而他被警告了?

桑遷這次倒是沒再妄自開口,他爹畢竟是桑弘羊,出來之前也曾經叮囑過他,若是沒有把握的事情就不要做。

實在不知道該不該做,那就看看霍光怎麼做的,跟著他做就是。

桑遷一時之間有些後悔,還是衝動了,應該先摸清楚情況再說的。

既然有霍光出頭,劉談就權當桑遷不存在,繼續說道:“修建王宮也可,不過在這之前先搞清楚北境國各地都有什麼礦產資源一類,修建的過程中,需要的材料都是從哪裡運來先搞明白,然後再說。”

材料原產地也要搞明白?

眾人有些不明白,但還是點了點頭。

劉談說道:“北境國如今的情況想必大家已經都知道,想要改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諸位也都看到了,朔方城這個城牆,若是匈奴來了真的能抵抗嗎?無法抵禦劫掠這並不是我們的士兵不行,而是這樣的防禦工事就不合格!”

衛不疑大著膽子說道:“殿下,朔方城如今是王都,不再適合作為抵禦匈奴的邊城,如今受降城孤懸在外,又正巧在朔方城的前方,是否需要選址建城,讓其既能與受降城呼應,又能拱衛王都。”

劉談笑道:“好想法,記下來。”

他這邊說著,那邊苗瑞和畢高在奮筆疾書。

衛不疑聽到自己的提議被采納頓時十分高興。

霍光此時說道:“衛校尉的提議的確不錯,可如今彆說朔方州,隻怕整個北境國都無法支撐起建城需要的花費。在來之前臣曾看過受降城的興建過程,當時受降城朝廷曾經撥款一部分,朔方州支持一部分,而朔方州支持的這一部分則是以免當年稅所得來。”

李不厭忍不住問道:“也就是說,朔方州一年的稅也就建半個受降城?我……臣記得受降城並不大,這樣看來朔方州的稅收也太少了一些。”

劉談點頭:“沒錯,能夠耕種的土地少,樹也少,百姓沒錢,自然也就無法納稅,所以當務之急是先讓百姓富起來,有納稅的能力,這樣整個朔方州甚至整個北境國才能盤活。”

霍光歎氣:“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臣也曾參考朔方州的資料,這裡實在太過貧瘠,並州那裡倒是有一片富饒土地,隻是以一地養一國,不可取。”

桑遷忍不住看了霍光一眼,心說你這也太直白了一些。

然而劉談並沒有生氣,隻是問道:“土地也是能養過來的,若是種樹養地,如何?”

劉談記得戈壁很多都是水土流失形成的,若是能夠長時間的維持綠化,也未必不能改善環境。

霍光有些猶豫:“這……臣從未聽說過,或許可以一試。”

一旁一直沒有說話的江充突然開口說道:“不可,除非殿下能將所有土地全都納入自己囊中,否則……斷不可行。”

劉談當然不可能將那些地都納入自己名下,雖然說這一片土地都是他的,但也不能真的就圈起來啊。

劉談有些好奇問道:“為何?”

江充問道:“殿下可知,為什麼朔方城附近樹木稀少?”

劉談問道:“難道不是土地不適宜種植的緣故?”

江充搖頭:“不,土地再貧瘠也是有樹木能夠紮根其上的,現在朔方城附近幾乎沒有樹木,就算有也大多矮小,主要則是因為這裡的樹木無法支撐百姓的消耗。”

劉談愣了一下:“消耗?”

江充也來了興頭說道:“國相來之前研究了朔方的情況,這裡冬日來得早,全年有很長一段時間都十分寒冷,是以取暖則是重中之重,想要取暖就要有柴,可惜這裡樹木不豐,更多的柴還是供給當地的豪紳,是以每年冬天都有人凍餓而死,在這種情況下,哪怕知道是竭澤而漁,百姓們也顧不了許多,若是殿下要種樹,隻怕春天種下,冬天尚未過去,那些樹就沒了。”

劉談聽後沉思,他之前還真沒有關注取暖的問題,或者說這個問題不需要他去操心,百姓是燒柴,而王公貴族則是燒炭更多,並且還要無煙。

劉談穿過來之後就經曆了一個冬天,沒有任何不舒適,所以他都忽略了這個年代取暖還是很費力的一件事情。

不過這也解決了劉談一個疑惑,他就說原本記得朔方這個地方算是土地肥沃之處,為什麼會被強調土地貧瘠?

他的封地很大一部分都是後世內蒙古的範圍,而內蒙古有多少耕地劉談不知道,他隻知道曾經聽農業大學的朋友說過內蒙古那邊人均耕地麵積是全國最高。

那時的內蒙雖然相較於人口大省算得上是人少,但對比現在絕對人多多了,這樣得情況下為什麼百姓會沒有地種?

如果用樹木砍伐過多導致生態平衡被破壞來解釋,那倒是可以說得通。

他低頭沉思半晌說道:“既然如此,我倒是有一個辦法或許能夠同時解決兩個問題。”

“同時解決?”霍光有些好奇問道。

劉談點點頭,問道:“輿圖呢?”

苗瑞跟畢高立刻搬出了一副十分簡易的輿圖,劉談看了之後一臉的慘不忍睹:“哎,還缺個能畫圖的,可惜隗冠留在了長安,看來我還要再選一個才行。”

江充笑著說了句:“那就要靠殿下慧眼識人了。”

劉談搖頭:“這一次跟上次不同,在大漢境內怕什麼?隻要擅長畫圖就行,回頭找吧,現在看好,這個地方……大概是這裡吧,派人出去,尋找紫紅色的岩石,找到了就報上來。”

“紫紅色的岩石?”霍光看著輿圖有些意外:“那石頭有什麼特殊之處?”

劉談對著他眨了眨眼:“現在不能說,等找到你們就知道了。”

還能是什麼?

煤啊!

第140章 [二更]140②思②兔②文②檔②共②享②與②線②上②閱②讀②

尋找煤炭這件事,其實是劉談臨時想出來的,原本他並沒有將尋找資源放在第一要務。

他想的是先發展經濟然後再將國都朔方城建得更加堅固一些。

至於怎麼發展經濟暫時還沒有頭緒。

但不論他有什麼方法這個時代最最重要的還是耕地。

在聽了江充的解釋之後他就知道樹木的事情必須解決。

然而擺在他麵前的似乎是個死局。

天氣冷就需要燒柴取暖,要有柴就得砍樹,砍了樹就加重水土流失,土地就變得貧瘠百姓更窮,這就是一個死循環。

想要跳出這個循環要麼發展經濟加大交通運輸力度,讓外地運進來的煤炭能夠降低成本,進一步降低售價。

隻是這個辦法也並不能從根本解決問題,事實上無論什麼時候都是窮人占的比例更大。

想要解決就隻能尋找新的能源。

劉談記得煤這種東西其實在漢代就有記載了,但具體到什麼時候卻不太清楚,現在看來要麼是這個時空曆史線的改變影響了很多,要麼就是在漢武帝時期的確還沒有開始用煤。

不管是哪一種,他先讓人去找就對了。

劉談記得在後世準格爾旗附近是有煤礦的,並且那裡地質構造簡單,煤埋藏淺,煤層厚,這幾個特點加起來對於開采設備的漢代來說十分合適。

唯一的缺點就是,朔方城在後世的地圖上大概是在烏拉特旗附近,距離準格爾旗還有個三百多公裡。

再加上劉談也不太確定煤炭的具體位置,隻能先讓人去找。

至於為什麼要找紫紅色的岩石,也是因為劉談曾經聽過一句順口溜:前有紅石嶺,後有煤炭岩。

紅石嶺說的就是那種紫紅色的岩石,隻不過這種經驗被證實的時候是在棗莊煤礦,那是在山東,距離北境國可太遠了,也不知道這個經驗能不能試用。

劉談也知道想要辨彆煤炭最好的辦法是通過植物化石來分辨,這樣能夠更準確一些。

可現在的問題就在於這個時候對植物化石的概念不僅不深入,甚至可能都無法找到當地的植物化石。

最主要的是找到了也沒用,劉談隻是知道這麼個道理,他又不是學地質的,怎麼可能懂得如何分辨?

現在唯一祈禱的就是準格爾旗那邊的煤礦在漢代已經距離地表很近,畢竟地殼是時刻在運動的,在後世煤炭距離地表近,不代表現在也行。

劉談讓人做的莫名其妙的事情多了去了,大家聽後也不是那麼奇怪,反正兵士也的確沒什麼事情做,去找就找唄。

唯一不太適應的就是桑遷。

桑遷在來之前已經做好了跟匈奴作鬥爭的準備,在他的想象中到了朔方之後就應該積極備戰,等到了冬天就來不及了。

可現在……他要帶著人去找石頭?

這落差也未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