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頁(1 / 1)

大農村。所以,孫筱柔不能沒得流留在城裡,他固然失落。但是,能回去建設農村,應該也是筱柔的心意。

孫筱柔則是邊哭邊哀悼自家沒了的金條。

從小她就知道自己是千金大小姐。親媽沒了後,依然後千金大小姐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現在聽孫伯說家裡的黃金都被人發現,全沒了後。孫筱柔的心痛得差點人都要沒了。

除了回去大西北繼續苦哈哈乾活,她也沒彆的出路的。

幸好,還有眼前這個任勞任怨的男人,可以給她點幫助。

於是,孫筱柔在哀悼完自家的黃金後。這才打起精神跟董建設聯絡感情。最後從對方這裡弄了不少錢票。這才讓對方幫忙買了明天回大西北的火車票。

為了孫筱柔的事情忙活了小半個月。董建設在晚上七點多才回到家裡。自然受到家裡人的歡迎。很快,大雜院其他鄰居也跑到董家看熱鬨。聽聽董建設出差大西北的見聞。

很快,院子就熱鬨了起來。

今天注定是一個熱鬨的日子。

大雜院這邊因為董建設的歸來越來越熱鬨。而另一頭住在食品廠筒子樓的老何家。這會兒也是熱鬨得不行。

中午的那一場“分家”,再次被徐大妮提上了議程。

“飯才剛下肚,你就那麼著急,嗬嗬……”

何母十分瞧不起徐大妮的熱切。就好像迫不及待甩掉他們這些拖累那般。

“媽,我家就寶聲一個孩子。二弟家可是有寶珠、寶玲兩個孩子的。她們兩還比寶聲大一歲。吃的比寶聲要多。我男人是正式工,二弟是臨時工。賺得沒我男人多。這算下來,不是我家吃虧又是誰。”

這算法,不止讓何母再次嗬嗬起來。就是平時不怎麼說話的何父,額角也突突了起來。

“你咋不說我媳婦兒吃一個饅頭,你一個人要吃兩個呢?”

何老二可不是個說話客氣的,直接就把這大嫂餓死鬼的性質說出來。

剛嫁過來的時候,這大嫂可是一頓就吃一點點,剩下的糧食偷偷藏到布袋子。每個星期走路也要帶回娘家的。後來,還是她媽看不過去。禁止她這樣做,這人才開始養的有點人樣起來。

當然,何老二猜測,這大嫂那個時候食量大增,應該也是她娘家那邊教的。不給她帶回娘家,那她就往肚裡塞。

反正,家裡又不是窮得吃不飽飯。何老二很難理解大嫂的這些行為。

“呸,我能吃是福氣。不然為啥我生兒子,你就生兩個女兒?”

徐大妮想說賠錢貨的。但想到何家人對女兒的好,硬生生把這話吞了回去。

何老大忍不住拍了下桌子:“夠了,徐大妮閉嘴。”

何老二看了大哥一眼,心想大哥多少也有點樣子了。

但下一步他又失望了:“媽,我們分家吧!”

這一句話讓在場的何家人全部都驚訝了。因為誰提分家,都不太可能是老大提。

何母見兒子的表情有異,直接起身說道:“走,跟媽出去走走。剩下的人在家裡呆著。老二媳婦去裡屋看孩子寫作業。”

母子兩借著夜色,直接來到了家屬區後門。晚上這裡沒啥人,說話正合適。

“你跟媽說,為什麼要分家?分家後你想過手裡的錢都會貼給徐家嗎?到時候你拿什麼養活孩子,供孩子上學?”

徐大哥聽完親媽的話,眼神卻沒有一刻動搖。

“媽,我有腿傷。要不是也不能二十多才娶到媳婦。這媳婦雖然沒啥優點。但給我省了寶聲這麼一個聰明活潑的孩子。而且,大妮除了愛貼娘家一點。其實心不壞。我想給我們的家一個機會。我們獨立出來,然後看看日子能不能過下去。”

這話聽著就不是一天兩天能想出來的。何母立刻明白了大兒子的想法。

“畢竟,我們也不能拖著你們兩老過一輩子的。二弟那邊因為大妮老是要錢,心裡也有怨氣。還不如早點分家,全了兄弟情分。”

這樣有條理的話從木訥的大兒子口中,簡直讓何母震驚。

震驚過後,她說道:“那行。你是個成年人,你有權做出自己的決定。”

沒試過,你是不知道後悔兩個字怎麼寫。

最後這一句話,何母是在心裡想的,並沒有說出口。

於是,第二天何玉燕在回收站,就看到何母過來找她。同時,帶來了娘家要分家的消息。

“所以,大哥早就提交了福利房的申請表,現在在排隊。如果順利的話,年底就能分到一間小房子。到時候搬走就直接分家?”

短短一晚上就決定分家,而且大哥早就有了分家的念頭。這些都打破了何玉燕固有的認知。

“對……”

提到大兒子對於未來的規劃,何母知道自己是不用擔心了。

“反正你大哥都說了要給他們小家一個機會,好好地把日子過下去。那麼,我肯定不會在意徐大妮把你大哥的錢都搬去娘家。”

當然,分家慣例要給的分家錢,何母不準備給。反正那些錢都是她跟老頭子存的。就不給兒子分錢了。

“到時候你大哥搬出去去,家裡一分為二。你二哥一家子住一半,也得給我們老兩□□錢。等你二哥工作轉正後,再申請房子搬出去。”

何玉燕聽著父母沒有吃虧,也就沒有意見。就等年底房子下來了,事情就能分清楚。

時間一晃而過,很快就從七月份到了十一月,還差幾天就是立冬。北風呼哨,氣溫下降。豐收的時節到來,大雜院迎來了儲存冬菜的日子。

“明天會送十車大白菜跟土豆過來。到時候咱家要留多少?”

這兩天陸陸續續開始有各種冬菜,從郊區運輸過來。顧立冬作為廠裡的司機,任務就是拉這些菜到廠裡。

冬菜的品種一般就是大白菜、蘿卜跟大蔥。他們家就兩口人,準備個小一千斤就夠了。其中大白菜要準備多一點,因為她準備做一缸泡菜。其他看著買就成了。

“你看看那種好就往家裡拉。”

沒錯,作為拉冬菜的司機,雖然顧立冬不好直接把菜,用公家的車拉到家門口。但他可以提前預留家裡要的菜。

冬菜越早儲存越好,後頭天氣越冷,菜就越容易凍壞。所以,這兩天各單位開始送冬菜,大夥兒都是一大早就去排隊的。生怕去晚了,劃拉到的菜不好。

夫妻兩正說著話,馮大媽就拿著一張紙敲門進來。

“這是咱院子統計的數量。到時候你把菜預留下來,我會安排院子的小夥子過去拉回來的。”

每年顧立冬都會幫整個大雜院預留菜,今年也不意外。

何玉燕接過那張單子看了眼,幾乎人口多的家庭就要留個幾千斤。

“這趙家要一萬多斤會不會太多了些。”

這些菜不會明天一天就拉回來,一下子也處理不了那麼多菜。都是分幾天去最新鮮送過來的。但這老趙家居然要這麼多菜,也是夠誇張的了。

“哎,自從老趙回來後,身體一直沒個起色。廠裡不會開除他。他那工作找人頂替也沒可能。現在就發個基本工資。一家子就三個兒子有工作,還要養那麼多孫子,日子可不就肉眼瞧著難嘍。這菜老趙家是準備做多幾缸醃菜。一直吃到來年冬天。”

這聽著讓人咋舌。但這趙家的情況確實也是這樣。

自從上個月趙大牛終於出院後,基本也確定了身體沒法恢複。現在隻能坐起來,但腰部以下是沒有感覺的。

這幾個月除了這個事情,還有些喜人的變化。

就比如這一片胡同的汙水管道已經鋪設完成。各家要修廁所的也都修好了。不修廁所的人,則是選擇胡同口的新公廁。

說起來這新公廁蓋得比一些人的家還要好。紅磚瓦房,一水兒的衝水蹲坑。地麵每天都有人清洗。路過的人都不怎麼聞得到臭味。_思_兔_網_文_檔_共_享_與_在_線_閱_讀_

當然,這樣好的廁所,也吸引了其他胡同的人過來蹭廁所。這就引發了一些事情。但總體來說,因為一部分居民在家裡修了廁所。這公廁的使用率並沒有超標。

當然,公廁之外,像大雜院的曹德學,因為工作努力終於轉正了。而沈清清這個離婚人士,也再次談起了對象。

還有一個就是董建設。廠裡最近有風聲,準備等年後銷售科副科長調任後,就把他提拔上來。

反正日子照樣過,彆人的家事情聽聽也就算了。

第二天淩晨3點多,顧立冬就起來去郊區拉菜。

何玉燕也沒有賴床。5點鐘起床,吃了早飯後就跟大雜院的大媽們一起出發。

冬菜最快也要差不多6點送到。因為他們都是單位職工,冬菜也是單位安排的。直接去廠門前的空地等著就是。

等菜送來後,他們這一批走了小小後門的人,就開始劃拉自家要的菜。

東一塊,西一塊。很快滿地都是一堆又一堆的大白菜、蘿卜、土豆。每個搶到菜的人,臉上的笑容就沒下來過。

菜來了,小夥子們也已經推著板車過來,開始一車接著一車往大雜院拉菜。

每年到這個時候,板車就像寶貝一樣。能最早借到板車的,也是一種本事。何玉燕家裡的板車,是從回收站那借回來的。她家男人幫忙留菜。自然大雜院的男人就要給她家拉菜。

胡文理,趙家兄弟三個、曹家兩兄弟、董建設、金柱子、許成才、呂偉文。這些個都是大雜院的年輕男人。一個個都開始賣力起來。

大媽們一邊守著自家的菜,一邊指著幾個小夥子評價道:“瞅瞅,還是曹家跟趙家兄弟兩最結實。長得黑黢黢還是有把子力氣的。”

“彆說這個了。眼瞅著要過年了,你們都幫幫忙,給我家那兩個介紹對象啊!”

馮大媽看著兩個兒子的背影就覺得心塞。這兒子眼瞅著過年又要老一歲,還沒個著落。等再大一兩歲,那就是老男人了。更難找對象了。

何玉燕聽到馮大媽,說自己二十出頭的兒子是老男人,總覺得挺可樂的。

其他大媽紛紛點頭:“那是,這男人年紀大了就不中用了。還是得早點娶媳婦兒。”

說著,幾個大媽朝幾個小媳婦擠眉弄眼起來。

何玉燕邊上守著的是呂家的沈小妹。看到大媽這個樣子,居然還臉紅紅地轉頭。

這又惹得大媽們哈哈大笑起來。

笑著笑著,忽然就有人問何玉燕跟沈小妹有動靜沒。

這話何玉燕還好,沈小妹的表情就不太好看了。畢竟她結婚三年還沒個動靜。說不著急是騙人的。

何玉燕見狀,也就不好說啥。

那頭也有人問鄭大媽,她家兒媳婦有動靜沒?畢竟結婚都快半年了。鄭大媽聽到這種問話,臉都綠了。

就在大夥兒熱熱鬨鬨的時候,忽然就看到胡家兒媳婦蔡招娣,抱著肚子蹲了下來。

十一月頭的北風已經挺冷的了。出門又早,大夥兒都穿著夾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