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鎮魔驅邪司(1 / 1)

魯雄遞上本章。

一旁侍駕官上前,從魯雄手中接過本章,查驗無誤,這才遞給人皇殷郊。

人皇殷郊接過本章,仔細翻閱。

看過之後。

點了點頭:“著眾文武,一同看過本章,閱後共議。”

侍駕官從人皇殷郊手中接過本章,傳給首相比乾,比乾翻閱之後,傳給聞太師、武成王黃飛虎,四大國公以及滿朝文武。

待眾人都翻閱之後,本章重回人皇殷郊手中。

人皇殷郊看著魯雄,臉色有些沉重:“魯將軍一心為國為民,朕心甚慰。

魯將軍本章中說的明白,在魯將軍行走天下,開溝挖渠、鑿井的過程中,他見識了許多民間疾苦。

共歸納為三類,第一類是民間各地有著妖孽、異神作祟,向百姓們索取財物,甚至凶殘橫暴之輩,直接吃人,圈養百姓,以百姓為食物。

第二類是各地的百姓種地的所獲得的五穀非常的少,除去交給朝廷的稅收之後,幾乎是家家食不果腹,秋冬難捱,尤其是今年大旱,上半年幾乎顆粒無收,下半年雨水來得又晚,下半年的收貨,更會大幅度的減產或者絕產。

第三類是很多地方的語言文字、度量衡、錢幣都有所不同,無論是溝通,還是標準,還是錢幣兌換,都非常的麻煩。

往往走到一個地方,就要學校一個地方的語言文字,否則都沒有辦法交流。

度量衡也是不同,故而挖溝開渠,記錄工事,都非常的不方便。

這三個問題,事關民生,乃是國之重事,各位臣工,有何辦法解決,可以暢所欲言。”

朝廷一陣沉默,這樣的問題,確確實實,一直存在,殷商建國數百年,都是如此。

首相比乾是文臣之首,人皇殷郊相問,其他臣工沉默,一時沒有頭緒的情況下,自然要挺身而出,獻言獻策:“陛下,魯將軍提的三個問題,事關國計民生,牽扯甚多,想要做到並不容易。第一個問題,民間各地喲這妖孽、邪祟、異神肆虐,一是百姓愚昧,而是妖孽、邪祟、異神凶殘橫暴,百姓恐懼。

這些妖孽、邪祟、異神,有的行蹤隱秘,不宜發現,百姓有知曉者,生恐報複,不敢向朝廷揭發,任由它們坐大。

二是這些妖孽、邪祟、異神,有著法力神通,不是普通人可以對付的,需要修行者,才能夠對付,可是我朝雖然能人無數,強者輩出,卻需要守護關卡,難以趕赴各處。

第二個問題,自地皇神農發現五穀之後,我朝百姓,就開始種植五穀,隻是產量一直不高,畝產百斤左右,這還是在風調雨順的情況下。

老百姓種地,看天吃飯,若是遇到不好的天氣,時有絕產的情況發生。

數口之家,種上幾十畝地,除去稅收,確實難以維持生計。

但是自古以來,就是如此,五穀產量乃是天定,無法改變,臣等有心改變,無力做到,還請陛下恕罪。

第三個問題天下諸侯八百,種族繁多,又有俗話說離鄉三裡路,彆是一鄉風,莫說八百諸侯各地,就算是朝歌附近,都是風俗不同,語言各異,度量衡並不統一,各地諸侯國,又有鑄幣權,所造錢幣,和殷商不同,也和其他諸侯不同,想要一統,難如登天。

這三個問題,一直都是存在,幾乎無解,老臣無能,不知其法。”

人皇殷郊沉吟不語。

首相比乾有些慚愧的退下。

人皇遇到問題,身為首相,隻能說出困難,卻找不到解決問題的辦法,讓他汗顏,覺得愧對首相之位。

一旁聞太師上前道:“陛下,臣有話說。”

看見聞太師出列,人皇殷郊臉上一喜:“太師是殷商肱股之臣,才高八鬥,武可定國,必然有高見告知於朕,還請太師速速言來,若是能夠利國利民,解決魯將軍所言三個問題,朕不吝賞賜。”

聞太師道:“臣是殷商重臣,也是修行者,故而對於魯將軍提出的第一個問題,臣有著自己的見解。

想要解決天下妖孽、邪祟、異神,並非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

臣覺得,解決這個問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動手。

第一,就是在朝廷中,建立鎮魔驅邪司,選取天下間能人異士中的強者,執掌鎮魔驅邪司,發布招賢令,招攬天下英才,鎮壓各地的妖孽、邪祟、異神。

第二,鼓勵民間百姓積極舉報各處的邪神,但凡是向朝廷舉報者,必有重賞,使得天下各處的妖孽、邪祟、異神,無所遁形,隻要尋到它們的位置,必然可以消滅。

若是遇到強大的,臣願意率領朝中強者前往鎮殺。

第三,就是發布鎮魔驅邪令,號召天下強者,鎮魔驅邪,可以憑著所斬殺的妖孽、邪祟、異神的屍身,前來朝廷領取賞賜,也可以成為朝廷命官,歸入鎮邪驅魔司,一旦入朝,就有國運加身,修行極速,還有資源相助,必然會有許多散修強者,積極斬殺。

此三策一經施展,想必不出數年,就能夠把殷商之中,行凶作惡,禍害百姓的妖孽、邪祟、異神,清掃一空,還殷商天下一個朗朗乾坤。”

人皇殷郊聽了,心中大喜。

太師聞仲的建議,正合人皇殷郊心中所想。

他心中明白,如今天下,人神混居,妖孽遍地,鬼物橫行,邪祟層出,許多地方的百姓,時常被妖孽、邪祟、異神所害。

一到晚上,都會滅燈熄火,躲在家中,根本不敢行夜路。

更有甚至,一些妖孽、邪祟、異神,直接前往百姓家裡禍害百姓,每一年,因為這些孽畜所傷亡的百姓不計其數。

雖然認可聞太師的意見,但是人皇殷郊並沒有即刻同意,而是看向朝中的其他的大臣。

也想聽聽其他人,有沒有更好的辦法。

一人計短兩人計長,滿朝文武,都是殷商聰明睿智的人,對天下各地的情形,都有所了解,群策群力,可以查缺補漏。

果然見武成王黃飛虎上前,:“陛下,臣有話說。”,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