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帶彈千裡,低空突擊!(1 / 1)

“重型載彈無人機超低空飛行,危險性實在是太大了!”

今年的紅藍對抗演習結束之後。

空軍方麵終於認可了下一個時代的作戰方式。

那就是,智能化、無人化的戰爭。

在這之前,不少人對於無人機參與戰鬥,還是持懷疑態度。

可以說,是白學軍指揮下取得的前所未有的戰損比,打消了他們的懷疑。

在這之前,從來還沒有發生過這樣的戰鬥。

在己方無一傷亡的情況下,全殲了敵人一整個大隊的戰力。

至於說損失的那架無人攻擊機,那都不算什麼。

隻要沒有飛行員損失,那都不叫傷亡。

所以,麵對性價比極高的無人攻擊機。

空軍方麵有了更多的需求。

畢竟它單台造價不過一個億,卻也能夠達到四代機一大半的性能。

尤其是考慮到四代機飛行員培養的困難。

這種性價比,簡直是比珠穆朗瑪峰還要高!

普通的戰鬥機飛行員,已經是堪比等重量的黃金。

四代機飛行員,則是更加稀有,堪比那些元素周期表上排名在一百之後的稀有元素。

“如果它能夠完成這項任務,那我們就可以節約出不少寶貴的戰略轟炸機。”

找到張星揚談話的老領導訴苦道。

“我們的家底子薄啊。”

“總共就這麼幾架戰略轟炸機,根本沒可能去和敵人的海上堡壘硬拚!”

國內如今稱得上戰略轟炸機的,幾乎就隻有那麼幾架剛剛完成改裝的轟6-h。

在完成了空中加油的改裝後,航程能夠達到8000公裡之上。

至於老領導所說的海上堡壘,則是整個完備的航母戰鬥群。

一般來說,航母的探測範圍覆蓋在800公裡。

但是這是在運用了海上預警機的基礎之上。

而預警機並不會24小時在天上飛。

在這期間,航母艦載雷達的探測範圍就沒有那麼遠了。

尤其是對於低空飛行的飛行物,探測距離就更短了。

這是由地球本身曲率決定的,即使是再先進的技術都很難改變。

如果轟炸機保持50米高度飛行,航母艦載雷達要到40公裡之內,才能夠發現目標。

這麼短的距離,轟炸機早就能夠完成反艦導彈打擊並且脫離的全部操作。

這個戰術最早其實還是鷹醬自己在八十年代提出的。

當時毛熊的戰術還是超音速轟炸機高空高速突防。

在這之前,海量的“逆火”轟炸機的高空高速突防,幾乎是毛子周邊每個國家的噩夢。

直到後來雷達係統和防空係統進一步升級,才宣告了超音速轟炸機高空高速突襲這條路行不通。

不過超低空突防,並不是什麼人都能夠完成的。

需要萬中無一的轟炸機操作技術,敢於犧牲的戰鬥精神。

才能夠完成這樣的操作。

在訓練的過程之中,還會產生不少的傷亡。

(尤其是轟六的彈射係統,在麵對低空環境下,基本上沒有逃生機會。)

“我隻能說試一試,至於成功率不能夠保障。”

張星揚說的非常保守。

因為超低空突防,即使是讓受過長時間專業訓練的飛行員來操作,也不一定能夠成功。

更何況是各方麵反應能力都不如有人戰鬥機的無人戰鬥機。

“畢竟您也明白超低空飛行到底有多危險。”

老領導也是專業飛行員出身。

張星揚這麼說,他也能夠理解。

畢竟低空環境下的電磁環境和海浪,都會對飛機產生很大的影響。

稍微偏差一絲絲,就容易一個猛子紮到海裡去!

“導彈方麵,我們剛剛完成的空射高超音速反艦導彈,正好可以測試一下。”

導彈一直是張星揚大力推進的項目之一。

在過去的數年之中,各種各樣的資金、技術投入就沒有少過。

空射反艦導彈,則是三種反艦導彈之中最後出來的一種。

不僅僅是因為空射環境下,導彈發射條件更加艱難。

還因為,空射導彈沒有特彆好的發射平台。

所以各種設計也是一改再改。

最為關鍵的射程,也是一削再削。

最初的預定目標是2500公裡。

但是設計完成之後,卻發現這樣目標下設計出來的導彈,有一個很大的問題。

那就是超重!

導彈整體重量已經來到了4.5噸。

達到了轟炸機的載彈極限。

最新的轟-6h,也隻能夠極限攜帶一枚。

所以後續進行了不斷地改進。

最終導彈的射程被定格在了800公裡。

重量則是削弱到了1.5噸。

腰斬了一大半的射程。

重量也削弱到了原先的三分之一。

不過削弱到這種地步,也是讓轟-6h能夠一次性帶上數枚。

從戰爭的角度來講,還是有些利處。

不過這也讓另外一件事成為了可能。

那就是無攻係列無人機,攜帶反艦導彈。

對敵人發起導彈海的覆蓋式打擊!

單架無攻無人機的載彈量,其實不如其他戰鬥機那樣龐大。

因為它們的體積,其實要比殲-20要小上很多。

大概隻有一半大小。

采用了一台ws-10發動機。

內部並沒有過於複雜的各式電子設備。

因為它主要是通過內部的自動控製程序和有人戰鬥機上的武器官來進行控製。

它隻需要接受指令就可以了。

“如果想要達成你們的設想,那麼我們還需要對無人機進行一定程度上的改造。”

“大概會需要一兩個月的時間。”

“沒問題,這麼點時間,我們還等得起。”

“不過,還有什麼需要改造的地方嗎?”

老領導雖然是專業飛行員出身,但是畢竟脫離一線也挺久了。

對於專業技術方麵的了解並不充足。

“現在的無攻係列無人機,主要是為了配合殲-20使用。”

張星揚稍微解釋了一番。

“作戰場景主要是在高空高速領域,超低空突防原先不是它的任務。”

“尤其是要針對海上環境,進行一波特性強化。”

無攻係列其實要做的改造,並不是很多。

因為它本身就是隱身戰鬥機。

不管它其他方麵怎麼樣落後於殲-20。

在隱身性能方麵,還是要強一些。

因為是無人戰鬥機。

隱身結構設計方麵,幾乎是逼近了極限。

尤其是無人戰鬥機相比較各種隱身戰鬥機少了一個座艙。

戰機上的座艙其實是非常占據全機迎頭rcs的。

在不進行各種隱身措施的情況下,座艙能占到整個戰鬥機迎頭rcs的百分之二十以上。

為了彌補,座艙之上普遍都鍍上了一層金屬薄膜。

不過即使是這樣,依然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

無人隱身戰鬥機則可以完全避免這一點。

在機頭設計上,采用全扁平式設計。

全機迎頭rcs甚至比殲-20還要小上百分之三十左右。

而雷達在自由空間中最大探測距離與目標的雷達散射截麵積(rcs)的四次方根成正比。

目標的雷達散射截麵積減少10分貝可使雷達探測距離縮短約44%。

這就意味著無攻係列隱身戰鬥機,能夠靠近到敵人更加近的地方,再對敵人發起致命一擊!

無人戰鬥機的改造速度很快。

畢竟結構不需要改造。

改造的重點,其實還是在武器掛架。

原先的無攻係列無人機,采用的是內置彈倉。

彈倉很淺。

畢竟即使是最大的空空導彈霹靂-15,直徑也才210毫米。

但是高超音速反艦導彈的直徑,是750毫米。

是原先直徑的三倍還多。

內置彈倉根本就塞不下。

在仔細研究了一下之後,大家發現想要把這麼大的導彈塞進內置彈倉裡,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隻能夠退而求其次。

在無人攻擊機的下方,改造出一個外置掛架。

不過這樣一來,無人攻擊機的雷達反射麵積。幾乎能夠達到原先的百分之一百五。

雖然全機迎頭rcs依然不到0.1平方米,在有效的隱身範圍之內。

但是和原先相比還是大了一些,雷達發現距離起碼上升了百分之二十!

——

南海的海風,似乎永遠都是如此的熱烈。

實驗場之上,一架經過改裝的無攻無人機,已經掛上了一枚最新的高超音速反艦導彈。

在它旁邊,有一整個保障團隊在為它工作著。

除此之外,已經有一架殲-20提前升空,準備為它提供技術支持。

整個無人機打擊流程,是這樣的。

首先是岸基預警雷達,將敵方船隻的位置坐標提供給無人攻擊機。

隨後無人機升空,在接近敵人1000公裡之後,降低高度飛行。

在這個過程之中,殲-20會保持和無人攻擊機的數據鏈接。

保證它不會因為意外墜海。

在接近敵方500公裡時,發射高超音速反艦導彈。

這一項主要還是測試高超音速反艦導彈的各項性能。

無人攻擊機在武器官的操作之下,開始從地麵起飛。

因為不用考慮飛行員的身體因素,起飛速度在最短時間內達到最大。

武器官熟練地操作著無人機向南方飛去。

在數千公裡之外,一個無人的島礁,則是今天的模擬目標。

在島礁之上,豎立著數麵大型多普勒雷達。

雖然現如今不少艦艇,已經開始采用相控陣雷達。

尤其是鷹醬的“宙斯盾”艦。

不過今天這場測試不可能那麼奢侈,真的要拿出數麵大型相控陣雷達出來當靶子。

誰也舍不得!

不過這幾麵多普勒雷達的探測距離,也達到了五百公裡的範疇。

完全能夠支撐起今天的測試。

灰暗色塗裝的無人機,看上去非常酷炫。

像極了科幻故事之中的外星造物。

因為采用了高度計來不間斷測量高度。

使得無人機能夠以非常極端的高度,進行長時間航行。

在數百公裡的飛行之中,幾乎全程維持在10米高度。

這個高度,對於戰鬥機而言隻能算是針尖一樣的高度!

因為海上的電磁環境非常複雜,這麼低的高度,出問題的概率能夠達到百分之三十!

也就是這一次是無人攻擊機,大家才敢玩這麼大。

如果是有人戰鬥機,誰都不敢讓飛行員冒著這樣大的死亡風險!

無人機的尾焰,甚至不斷吹開身後的海麵,形成一道長長的白浪。

為了這一次的實驗,特地在無人機機腹下方安置了一個高清攝像頭。

圖像畫麵能夠通過數據鏈源源不斷地從海上傳來。

在機場之中的大家,看著無人機傳回的海浪,甚至能夠感受到潮濕的氣息。

等到無人機突進到距離雷達五百公裡時。

發射了自身攜帶的高超音速反艦導彈。

導彈采用了最新的超燃衝壓發動機。

能夠將速度推到極高的程度。

幾乎是目前張星揚除了洲際彈道導彈之外,完成過的速度最快導彈。

如果將前提限定在大氣層內速度。

那麼它就是最快的那一個。

平均速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9馬赫!

每秒超過3000米!

末端攻擊速度甚至達到了12馬赫!

如同一道海上利劍,向著目標點疾馳而去!

僅僅需要150秒,就能夠跨越500公裡的距離,對目標完成打擊!

導彈內部裝有650公斤全氮炸藥!

威力堪比小型核爆!

不過出於實驗安全性考慮,這一枚高超音速反艦導彈,並沒有裝藥。

如果一上來就把雷達炸了,後續的實驗也就無法展開了。

實彈測試環節,將會在所有測試結束之後進行。

無人機突進過程之中,雖然多普勒雷達一直保持高強度工作狀態。

但是根據測試,一直到無人機飛到近乎於能夠目視發現的18公裡,才被雷達所發現!

這個距離彆說是遠程反艦導彈。

無人機都快能夠直接將炸彈丟到航母甲板之上了!

“看來我們的設想確實有實現的可能!”

實驗場上眾人紛紛熱烈地討論著無人機導彈海,對決敵人航母戰鬥群的可能。

無人機加上反艦導彈,兩者的造價怎麼都不會超過2500萬美元。

即使是最壞的打算,十比一的交換比,依然能夠接受。

一艘航母的建造費用能夠買上一百架無人機還不止。

隻要能夠擊中,那就不算是虧!

這還僅僅是航母的損失,沒有計算上邊的眾多艦載機。

以及最為關鍵的人員損失。

畢竟戰爭之中最為關鍵的,還是各種各樣的技術人員!

沒有這麼多的操作人員,即使有武器也無法在戰爭之中發揮作用!

(本章完),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