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倒閉狂潮!(1 / 1)

目前世界上主要生產碳纖維的公司,國內以龍騰集團為主,國外主要有東麗、三菱、赫氏、氰特、等等。

2002年,全球碳纖維產量為2.58噸。

這之中,龍騰集團就生產了超過1.4萬噸的碳纖維,占據全球產量的百分之五十四!

年收入超過四十億美元!

碳纖維產業去年的總體量都不到七十億美元。

龍騰集團一家的收入就超過了總體量的百分之六十!

這主要還是因為,龍騰集團生產的碳纖維主要是應用於航空航天、高端工業、軍事工業等等領域。

單價比較昂貴,每噸的價格大概在22萬美元左右。

其實,龍騰集團現在的碳纖維出廠價格已經低於對外界宣稱的價格。

比如,在向斯奈克瑪公司出貨的時候,每噸的價格在20萬美元左右。

這樣的價格,也就隻有他們才能夠拿到。

因為他們每一次拿貨,都是千噸級彆!

一次的貿易額就在數億美元!

“總裁,德州的老客戶決定不再采用我們的材料。”

前凸後翹的女秘書有些慌張地走進一間豪華的辦公室。

公司,在過去的數年之中,年收入越來越低,每年都產生了巨額的虧損!

去年的營收,相比較去前年更是虧損嚴重,收入下降了百分之三十!

相比較於七年前他們巔峰的時候,下降了超過百分之七十。

原先的集團,在全世界也算是材料行業的巨頭。

但是,這些年的連連跌損,已經讓這家公司快要陷入到破產倒閉的窘境之中!

“股東那邊,都是什麼反應?”小威利無視了秘書帶來的壞消息,麵色不善地問道。

而是直接問起了股東們的反應。

相比較於客戶的流失,小威利更加在乎自家股東的反應。

股東的態度,才決定了他是否能夠繼續坐在總裁這個位置上。

“股東們倒是沒有太大反應,隻要求你能夠保持住對軍方的供貨就行。”

秘書這個時候也顯現出了她的專業素養,冷靜了下來。

集團和聯邦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軍方更是他們的重要客戶。

現在損失的幾乎都是商業客戶。

但是隻要軍方能夠穩住,那麼就沒有太大的問題。

“德州的客戶,他們是怎麼說的。”

小威利得到秘書的保證之後,這才回過神來說道。

德州的客戶,在集團的客戶之中,並不算是大客戶。

每年也不過數十噸的碳纖維用量,價值不超過千萬美元。

但是,這卻釋放出一個重要的信號。

那就是,就連和聯邦軍方合作非常深的德州工業都放棄了使用他們的材料。

他們的碳纖維產業,基本上除了供應給軍方之外,再也沒有客戶了!

“他們選擇了斯奈克瑪公司的碳纖維成品。”秘書有些為難地說道。

“斯奈克瑪公司的碳纖維成品價格,比我們的原材料價格還要低。”

“他們實在難以放棄這樣的價格優勢!”

斯奈克瑪公司的碳纖維原材料,基本上都是從龍騰集團買的,價格優勢相比較於集團本來就很明顯。

在和龍騰集團展開了航空航天製造合作之後,製成品的成本進一步下降。

已經到了比集團原材料還要便宜的程度!

“赫氏和氰特方麵,對我們的提議有什麼回複嗎?”

秘書的回答,讓小威利產生了一瞬間的恍惚。

他已經明白,如果單靠產品質量和產品價格,他們已經沒有辦法打敗聯合起來的龍騰集團和斯奈克瑪公司。

所以,在這不久之前,他就聯係了國內兩家最大的碳纖維生產商。

想要通過其他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

“他們對於這樣的做法,還存在一定的顧慮。”

秘書說出了這兩家公司的猶豫。

無論是赫氏,還是氰特,都和不同,他們的碳纖維業務,僅僅是自身業務的一部分。

即使是損失了,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他們難道要等到彆人打到我們門口來,才知道反抗嗎?!”

小威利有些氣憤地拍著桌子怒吼道。

其實小威利的提議,對於他們來說是一件好事。

但是那兩家公司,都不像集團那樣,和龍國基本上是競爭關係,

他們和龍國同樣有著大量的合作,自然對此比較慎重。

“總裁,如果隻有我們一家,那我們還要發起訴訟嗎?”

小威利的辦法其實很簡單,但是也很實用。

那就是,在國內對來自於斯奈克瑪和龍騰集團的材料和製成品,提起反傾銷訴訟。

因為,在這幾年之中來自這兩家公司的材料和製成品,大量地湧入世界各地。

尤其是高端工業發達的國家,進口的就更多了!

在某種程度上,這也確實是一種傾銷。

不過,這種高附加值、高技術水平的產品,一般都不會被納入到傾銷名單之中。

“他們不想要得罪人,那我們就自己搞!”小威利有些麵容扭曲的說道。

一周之後,鷹醬針對於龍騰集團的碳纖維原材料和製成品,提出了反傾銷的調查。

一旦調查成立,那麼龍騰集團不僅僅要麵臨失去一塊較大的市場。

還有高達數十億美元的罰款!

對此,龍騰自然不會承認這樣的欲加之罪!

於是聘請了龐大的團隊,開始了曠日持久的訴訟環節。

這樣的反傾銷訴訟,並不是幾個月就能夠結束的。

整個過程,時間長達數年乃至於十幾年都是有可能的。

在這個過程之中,龍騰集團的產品將會很難進入到鷹醬國內。

這也是,小威利想出的計劃。

通過訴訟,來拖住龍騰集團進入到鷹醬國內的時間。

有了較長的時間空隙,無論是抓緊時間進行新產品的研發工作,還是改良生產線,從而降低碳纖維的成品。

對集團來說,都是很合算的。

但是,集團能夠使這樣的盤外招。

對於和斯奈克瑪公司,同處於一個聯盟框架下的其他公司,就沒有那麼好運了。

實際上,在聯盟之內本來進行碳纖維生產的公司就很少,產量也很低。

在斯奈克瑪公司,低於彆人成本價的價格戰之下,這些公司連一點點自保的能力都沒有。

一個個隻能眼睜睜的看著斯奈克瑪公司,搶走了他們原先的客戶。

然後,無可奈何地申請破產清算!

據不完全統計,僅僅在03年這一年,因為斯奈克瑪公司的傾軋,聯盟之內倒閉的碳纖維公司,至少有20家!

在這一年過後,整個聯盟之內的碳纖維產業,基本上被斯奈克瑪公司所壟斷!

(本章完),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