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馬步海(1 / 1)

第92章 馬步海

九十年代,伴隨著電子工業的蓬勃發展,以及大眾對於娛樂生活日益增長的追求。

電視行業開始高速的發展,這年頭很多年輕男女結婚的基本要求之中,就是要有一台彩電。

而隨著使用電視的大眾數量增加,另一樣東西的銷量也在迅速增加,那就是衛星電視接收器。

也就是像一口大鍋一樣的衛星鍋。

它能夠接收到位於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發回地麵數字編碼壓縮過的電視信號。

並且通過中頻AGC放大和解調器,以及圖像信號處理器,對信號進行處理。

輸出為電視上可以播放的信號。

因為衛星鍋能夠接收到許多不同的電視頻段,並且基本上在購買了衛星鍋之後不需要額外付費。

所以在國內的城市和農村地區,大量存在著。

也不僅僅是在國內,這個時間節點在國際上也有大量的地區大量使用衛星鍋來播放電視節目。

由此就帶來了一個問題,伴隨著接受衛星電視的需求增加,通信衛星的數量不足。

嚴重阻礙了衛星電視事業的發展。

所以這些年來專用於圖像語音傳輸服務的通信衛星數量越來越多。

這次將要發射的兩顆衛星,分彆是勞拉空間係統公司為東南亞和香江研製的,馬步海衛星和亞太2R號衛星。

這兩顆衛星都是超大功率、超大重量的大型衛星,和那些進行實驗時隻有幾百公斤的模擬衛星不同。

他們的軌道是位於赤道上空的地球靜止軌道,並且每一顆的重量都達到了3700公斤以上。

如果使用長三乙火箭來進行發射,那麼一次都隻能發射一顆衛星。

因為長三乙火箭的SSTO軌道(超同步轉移軌道,詳見作家的話。)運載能力隻有4噸左右,在搭載了一顆衛星之後幾乎沒有什麼餘量了。

所以想要節約發射成本,那麼就隻有采用推力更大,SSTO軌道運載能力幾乎能夠達到8.5噸的鴻雁火箭。

這兩顆衛星的發射合同,總的發射報價高達1.1億美元。

這還是看在他們願意使用新型火箭的份上進行了打折,如果使用長三乙火箭進行發射,每顆衛星的報價預計在6500萬美元左右。

采用新火箭相當於每顆衛星,都能夠省下1000萬美元的發射成本。

對此無論是馬步海衛星背後的東南亞公司,還是亞太2R號背後的亞太通信公司,都是很樂於見到的。

畢竟沒有哪個資本家,會不喜歡降低成本的事情。

鴻雁一號火箭的首發成本大概在4800萬國幣,換算成美元,實際上還不到600萬美元。

在減去人員成本,燃料成本,以及發射過程之中的各項開始,無論如何也不會超過1000萬美元。

也算是說發射這兩顆衛星,整體的利潤在1億美元左右。

當然這些錢是需要很多部門來分的,而且拿到手的也是國內貨幣。

相對於其他現在餓一頓飽一頓的國內其他研究機構,這收入算得上是富得流油了。

——

西昌基地,發射場。

已經完成載荷裝載工作的鴻雁火箭,正靜靜地待在發射台上。

這次發射工作是鴻雁火箭第一次進行真實衛星的發射工作。

所以張星揚還是很重視的,親自主持鴻雁火箭的發射。

因為兩顆衛星的大小和重量都不小,所以這次鴻雁火箭的整流罩看上去要比正常火箭大了一圈。

因此他也獲得了一個比較貼近的外號,“大頭鵝”。

“衛星回收場那邊準備的怎麼樣了?”

張星揚通過發射場控製中心之中的專線電話與正守在回收場的耿博通話。

這一場發射任務並不僅僅是鴻雁火箭的第一次商業發射任務,並且也是第一次進行火箭回收的嘗試。

“都準備好了,現在就等著你們那邊開始了。”

電信號通過長長的專線電纜傳輸到回收場,信號質量已經有所下降,不過耿博還是能夠聽清楚張星揚清脆的聲音。

放下電話,張星揚看了一下手表,距離發射時間還剩下幾分鐘的時間。

張星揚平靜地用雙手支撐著控製台,回想著鴻雁火箭的各個技術細節。

時間過得很快,預定發射時間。

鴻雁火箭從西昌發射場拔地而起,好似一根長箭飛向蒼穹。

控製中心之中,張星揚一邊聽取著各個地方檢測雷達站的回報,一邊看著大屏幕上的讀秒時間。

因為這次要打到的軌道是SSTO,相較於平時的軌道要高上很多,所以一級火箭的分離時間也稍微要晚一些。

如果是低軌道衛星發射任務,鴻雁火箭的一二級分離時間在160秒左右,這一次一直持續到170秒的時候,才完成了一二級分離。

在播報員,彙報火箭的一二級分離成功後。

張星揚整個人這才精神了起來。

接下來就是這次發射任務之中,最為重要的驗證環節,火箭的實際回收。

“一級火箭二次點火成功!”

一級火箭因為要掉頭轉向,所以需要二次點火並且依托一級火箭上的四個方向舵,來調整火箭的方向。

返回的過程之中,因為不需要奮力掙脫地球的引力作用,所以隻需要輪流開啟推進係統的數台發動機就可以了。

一級火箭尾部淡藍色的火焰有規律的變動著,將一級火箭緩緩地推向回收場。

“一級火箭轉向成功!”

“二級火箭分離成功!”

衛星發射和火箭回收兩個方麵的好消息接連傳來。

控製中心之中,大家都略帶亢奮地工作著。

相對於衛星的發射工作,火箭回收的返回速度更快。

“整流罩分離成功!”

“一級火箭已接近回收場100公裡!”

現在張星揚已經基本上看出兩顆衛星的發射工作成功了。

所以心思更多的還是在火箭回收上。

就在大家都以為第一次火箭回收能夠取得成功的時候。

一個壞消息,從火箭回收場傳來。

鴻雁火箭的第一次實際回收工作出現了一些問題。

一級火箭降落的過程之中,不知道是因為燃料不夠,還是推進係統故障。

在距離地麵還有十幾米的時候,推進係統提前發生了關機。

SSTO(超同步轉移軌道)是指遠地點大於普通GTO的36000 km的一類轉移軌道。SSTO的優點是可以節省航天器變軌到GEO所需的燃料,以延長航天器的使用壽命。缺點是運載火箭需要給航天器提供更高的速度,所以運載能力有所下降,而且位置精度也受到一些影響。,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