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初步定型(1 / 1)

第67章 初步定型

“其他方麵我看報告上沒提到什麼大的問題,不過倒是也存在一些小毛病。”

“這些也必須要重視,要將所有的問題全都消滅在地麵之上!”

張星揚看完最後一份,也就是第五次實驗的試驗報告,上麵除了提到目前大家比較重視的發動機協同性問題。

實際上還提到了一些小問題,比如為11台發動機提供液氧和煤油的儲料箱出現一定的流量調節問題。

要知道發動機的流量問題,幾乎是直接決定了火箭發動機的推力問題。

當然流量調節方麵的問題,也不是什麼大問題,隻是在發動機調節到超流量模式的時候,會出現流量不穩定的情況。

這問題看起來挺大的,畢竟如果流量不穩定,那麼發動機的推力也不會穩定。

如果推力不穩定,不能夠及時將火箭的姿態調整到位,火箭就很容易出現軌道偏移。

當然這問題實際上也是挺小的,畢竟火箭在使用的時候很難達到這樣的流量模式,也隻有在試車台上的時候,有著近乎於無窮無儘流量供應情況下才有可能出現。

並且這個問題如果想要解決,也不是很難,隻需要在負責將液體燃料泵入火箭發動機燃燒室之中的渦輪泵之上,加上一個限流閥就能夠解決超流量模式下的不穩定問題。

“這些小問題,我們都注意到了,這一次試驗之前我們就已經將前幾次試驗的時候發現的問題,幾乎都進行了改進。”

“雖然還有一些沒有能夠進行改進的地方,但是在最終定型之前肯定都會得到解決!”

耿博說的倒是十分有底氣,但是對於具體處理結果如何還是要看後續的實驗。

“第六次1210噸級推進係統實驗,還有一點時間就開始了,你覺得還要多久能夠進行最終定型?”

張星揚沒有繼續在之前幾次測試的問題上,和耿博繼續多糾纏,轉而談起了這一次試驗,和後續定型的問題。

畢竟想要在97年之內將新型可回收火箭進行試射,那麼最少也要在六月份之前,就正式確定推進係統的最終方案。

否則肯定會拖延火箭的整體研發進度,而且會造成整個低軌道衛星通信網絡的開發困難。

畢竟推進係統開發完成之後,還需要對其他的各個係統進行整合測試。

這些都還需要不短的時間,也就是多虧了現在整個火箭的開發體係是並行式開發。

推進係統、控製係統、通信係統以及結構設計都是一起同步進行開發的。

隻不過這裡邊開發難度最大的還是推進係統,畢竟這一次采用的推進係統方案,之前國內幾乎還沒有任何人進行過開發。

像是其他的各種係統,和之前研發的各種火箭是有很大的相似之處,大家也能夠有借鑒的地方。

研發起來的難度並不是特彆的大,整個係統實際上難度最大的就是外形結構設計以及推進係統設計。

外形因為采用了兩級火箭的設計,對於結構上的要求就更加嚴格了,氣動布局也要求更高。

不過火箭的氣動要求並不像導彈那樣要求嚴格,而且因為采用了超大推力的推進係統。

正所謂,力大飛磚,隻要推力足夠強,就算是一塊磚頭,也能夠給你送上太空。

所以外形結構設計方麵的難度,相對於推進係統而言,還是要稍微小一些。

所以推進係統的成敗,幾乎決定了新型可回收火箭的研發進度。

“1210噸級推進係統第六次試車台測試,開始!”

耿博通過控製台上的麥克風,發出實驗開始的指令。

十幾台高功率渦輪泵,全力運轉,在一秒之內將成噸的燃料和氧化劑,輸送到十一台火箭發動機的燃燒室之中,然後進行充分的燃燒。

隨後將數以百萬升的高壓燃氣,在一瞬間順著發動機的尾噴管,噴向地麵。

隨後這些足夠燒乾一片小湖泊的火焰噴流,順著導流槽流向四周,形成一道道的火龍柱。

這是現代工業真正的奇跡,也是現代國人智慧的結晶。

雖然這裡邊也有不少張星揚本人的努力,但是更多的還是千千萬萬個科研工作者、工程師以及工人的努力。

畢竟,一個人的力量始終是有限的,集體的力量是無窮的。

這一次推進係統實驗,是長時間實驗,整個推進係統工作的時間,將會長達一千多秒。

在這個過程之中,深埋在遠處地下的燃料罐會源源不斷的提供燃料和氧化劑。

而且,實際上一千多秒的試車時間,已經基本上算是一個可以實際運用的時長了。

要知道長三乙火箭的一級使用時間,也不會超過150秒。

整個發射過程,從火箭起飛到星箭分離都不會超過1500秒。

所以整個試車時間一千多秒,意味著如果真正進行發射,這樣的飛行時間,足夠將衛星運送到軌道上。

“超流量模式下的流量不穩定情況,還有出現嗎?”

“高功率情況下的發動機和機體共振狀態怎麼樣了?”

發動機試車開始,耿博就忙著監控發動機的各種情況,並且連帶著詢問上次推進係統測試的時候出現的一些問題,在這一次測試之中的表現情況。

“超流量模式下,加裝了限速閥之後,流量運轉穩定。”

“共振問題有所改善,但是發動機流量調整期間還是出現了共振現象,不過影響不大。”

各個負責監測推進係統運轉狀態的測試人員,連忙將各種各樣的狀態報給耿博。

“看來前幾次總結問題處理的結果還不錯,起碼這次實驗改善了很多。”

聽完眾人的彙報,耿博鬆了口氣,轉頭帶著笑意和張星揚說道。

作為目前推進係統的實際負責人,耿博在這幾次實驗之中還是承擔了很大的壓力。

第六次測試,從目前的運行數據來看,幾乎已經可以看做是初步達到了能夠實際使用的程度。

也算是取得了重大的進展。

“看起來,這一次試驗之後,推進係統就算了可以初步定型,可以配合其他係統開始綜合測試了。”

張星揚收回一直緊盯著顯示著推進係統的電子屏的目光,笑了一下說道。,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