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聯動點火測試(1 / 1)

第60章 聯動點火測試

聯動測試主要考驗的就是各個發動機的控製能力以及綜合調整的能力。

尤其是火箭發動機的數量提升的時候,整個係統的姿態控製係統就更加困難。

就比如對於一個人來說,一心一用是一件很容易做到的事情,一心二用對於一些人來說也是比較容易達到,大多數人稍加訓練之後也能夠做到,一心三用對於小部分人來說稍加訓練還是能夠做到的。

但是一個人想要做到一心十一用,同時控製著做十一件事幾乎是不可能的。

而現在張星揚他們要做的控製係統,就相當於人類的大腦一樣,這個大腦需要同時控製著做十一件事。

大家可以想象到這裡邊的難度到底有多大。

而且這十一個東西,並不是什麼簡單的東西,而是堪稱工業明珠的火箭發動機。

每一台的推進力都達到了上百噸,真正算得上是力能拔山,這是人類工業的奇跡,也都是人類智慧的結晶。

兩台發動機聯動試驗,一直到四台火箭發動機聯動試驗,都算是比較順利的事情。

因為四台火箭發動機聯動點火測試,和之前火箭研究院一直研製的各種型號火箭並沒有什麼特彆大的差彆。

但是從五台火箭發動機聯動測試開始,整個事情就變得複雜起來。

因為從這個時候開始,火箭發動機的位置問題,也成為了火箭研究院的眾人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

主要是有兩種不同的方案,中心布局和環繞布局。

中心布局在火箭的中心位置布置一台或者多台火箭發動機,剩下的火箭發動機環形排列在四周的位置。

環繞布局與中心布局最大的差彆,就是環繞布局在火箭的中心衛星不放置火箭發動機,所有的發動機都以環形排列在火箭底部的外圈。

這兩種方案各有各的優缺點。

采用中心布局方案,火箭在回收的時候主要就依靠中心的那一台發動機提供推力,進行減速,其他的發動機一般不會進行啟動,除非是在進行大角度調整的時候。

這樣的話,能夠有效的減少其他火箭發動機的工作時間,提升整體的使用壽命,而且單台火箭發動機減速需要做的控製係統也更簡單一些。

而采用環繞布局,火箭在回收的時候就需要開啟三台不同的火箭發動機,進行減速和姿態調整。

相比較來說,整個回收過程之中的控製難度會更高一些,而且發動機的使用壽命也會更短一些。

要知道火箭發動機的使用時間,和飛機發動機不同。

飛機發動機通常采用小時來計算使用時間,以之前剛剛研發出的WS-10發動機為例,初代機一般使用時間在三四百個小時。

而火箭發動機的時間,通常是用秒來計算的,普通的火箭發動機的工作時間通常不會超過200秒。

以長三乙火箭的一級發動機為例,在整個發射過程之中,從點火到一級火箭脫離,總共不超過130秒的時間。

在回收的過程之中,每多使用一秒,就代表著下次使用的時候,時間少了一秒。

這裡邊的成本問題,也是大家不得不考慮的。

當然在這次聯動測試之中,各種各樣的方案設計都要進行測試。

無論是中心布局還是環繞布局,都要進行發動機聯動測試。

畢竟實踐才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

隻有實際測試了之後,大家才能夠知道這兩種不同的方案的優劣程度。

雖然張星揚對其中的一些方案,知道存在一些比較大的坑,但是他還是沒說出來。

自己並不是萬能的神仙,有些坑必須要大家自己掉進去,摔疼了之後才能夠牢記,這些坑不能夠再踩。

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集體的力量是無窮的,想要將整個國家帶入星海時代,光靠自己一個人是永遠不夠的,必須要有足夠多的人和自己一起才行。

“七台火箭發動機中心布局聯動測試,發生故障,測試中心那邊的工程師正在進行搶修。”

耿博向張星揚說著,剛剛進行的測試之中,發生的問題。

因為拿到了國際保險基金對於“226”火箭事故的賠償金,再加上其他一些雜七雜八的各項收入,火箭研究院現在簡直是富得流油。

不過錢多了,花錢的速度也變快了。

為了這次多台發動機聯動試驗,張星揚直接讓112廠趕製了超過100台發動機,光是發動機的製造成本就超過了一個億。

更彆提在測試的時候花費的人力物力,也是一大筆錢。

“故障原因找到了沒有?”張星揚問道。

因為好幾個測試台上同時進行著不同方案的火箭發動機布局,張星揚不可能一個人照顧到所有的測試平台。

所以七台發動機中心布局聯動試驗方案的測試台,就是由耿博負責的。

出現故障問題,張星揚是一點也不意外,雖然因為采用了雙歸零製度之後,火箭發動機本身已經不再出現問題。

但是,因為整個控製係統都是新設計的,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都不會意外。

“還在排查之中,不過按照當時的情況來看,很可能是因為多個發動機噴流,相互擾動造成的。”

耿博有些疲倦的說出目前自己的猜想。

因為事故是剛剛發生的,故障問題調查才剛剛開始,所以耿博也不能夠完全確定問題原因。

聽到耿博的猜想,張星揚皺起了眉頭。

噴流擾動問題,牽扯到流體力學的問題,以火箭發動機的噴流問題複雜程度,想要徹底研究明白這裡邊的問題。

必須要依靠超算來進行解決,但是目前國內的超算數量有限,就那麼幾台國產的超算還需要用到彈道導彈研發、氣象預測等方麵。

如果想要申請用上,還不知道要排隊到猴年馬月才能夠用得到。

而進口的超算,不說也罷,這年頭有一個特殊的詞,玻璃房來形容它。

尤其是火箭這樣性質比較特殊的行業,是基本上想都不要想。

“難道我還要先解決超算的問題?”

張星揚在心裡默默地想到。

其實就算是他想要做超算,也來不及,時間上根本不允許。

“噴流擾動的問題,你們先放一下吧,我來想想辦法。”

聞言,耿博的神情也有些黯然。

這幾乎是這一代科研人員都要麵對的困境,簡陋的科研條件遏製了他們的研究能力,隻能依靠自身不斷地努力來接近和彆人的差距。

不過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一代人的努力,才有了後來的騰飛。,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