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頁(1 / 1)

愧是主公親姐,能這麼直接舉薦一州之牧的,整個欽州除了主公的心腹陳足道、林虞,誰還有這般信任。

饒是大家原本隻是觀望,對明侯態度曖昧,這時候不免多認真幾分。

若明侯真能舉薦,便是一步登天。

前漢不也有館陶平陽公主為帝王舉臣,其權勢力壓重臣,朝宇內外,無敢得罪,這如今在天子之位上的還是女君,給了親姐侯爵,隻怕這位‘長公主’未來之權尤勝於館陶平陽。

這時候,哪怕現在已經被姚靜重用的,此時也不免放低一二姿態,倒不是他們有所求,而是沒有必要去得罪一位天子寵臣,至於那些未被重用的,從之後頻繁敬酒,且一個個主動出列施展自己才華的就可見他們的態度。

當然也有一二不忿的女流掌權之輩的,隻是他們到底未敢表現出現,敢表現出來的狂生,姚燕不是傻子也不會相請壞了自己的開府喜事。

明侯開府一事順利結束,姚燕正式走馬上任,第一日朝會,她也參加了,而且位置靠前。

宗府的品級也在這一日定下,宗長為一品管宗室王法,宗令為二品,管理宗室除法度之外的大小事宜,又立宗府中郎四人協理。

自此,有了品級的姚燕,日日也要隨著欽州百官參加朝會。

這些時日,因宗室爵位還在擬定之中,姚燕府中日日都有好些姚氏族人拜見,這些姚氏族人都是詢問她主公對於宗族爵位的分派。

姚父被冊為王,姚燕被冊為侯,那是因為主公現在隻是王位罷了,待日後女君登基,大家都會提等,這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事。

親兄弟姐妹能封侯,對於二代族的子嗣後裔應該會給個伯子男等爵吧。

姚燕對此隻能姚氏族人想太多了,主公並沒有直接冊封姚氏後輩爵位的意思。

主公命她組建宗學,日後姚氏族人都得入其學習,不管姚氏族人是皇帝之子,還是王爵唯一嫡子,在嫡長子繼承的製度之下,還規定了繼承人若不能從宗學畢業,爵位被宗府收回。

同時無繼承權的宗親子弟,在成年後也不再像大齊一樣每年發放定量的錢財和田產,隻有憑借及格學業才能獲得這些補助,而每年還會放出一些優秀的指標指派族人為官。

按照主公的說法,生在宗室不愁吃喝地長大已是最大的福氣,宗室不會因為一個姓氏養其一輩子。

這個製度姚燕聽到後也吃驚不已,她也開始讀書幾年了,曆朝曆代,皇室子弟自帶爵位,便是隔了十代爵位已失,宗室也會發放錢糧布帛等宗室補助,主公這做法便是廢除這一製度了,隻要沒有出色的子孫,爵位不但繼承不了,成年後連保障生活的補助都沒有了,這對自家族人這般苛刻的也就隻有主公了。

可主公卻不認為是苛刻,宗學的宗族人想做官,隻需要和族人競爭,這比士子和天下人一起科舉才能出人頭地要簡單的多。

按照姚靜之前的想法,不管宗族子弟還是普通百姓,要想出人頭地,當然是公平競爭才符合她的期待。隻是時代不一樣,古代是宗族社會,宗族都不維護,皇朝一二代過後,皇室還有何權力和體麵。

姚燕一切的權力都是主公賦予,她自是照做不誤。

姚燕在主公賜下的門人和她招收的門客的指點下一步步完善宗府各項事宜,一月的完善,主公批複許可,姚燕正式下達了宗府之製和爵位分封。

姚靜的親大伯三叔,每一家子都因為富貴了有十幾口人,也就是說大伯三叔家每家都有七八個孩子,嫡出庶出都有,可落到他們的爵位隻有一個,姚大伯被封為平侯,姚三叔被封了順侯,除了這兩人直封,後輩嫡長子需得參加宗府考試才能被立為世子,其餘子嗣如尋常宗室一樣,想要富貴隻能靠優秀學業去做官。再也不像前朝那樣,可在長輩的上奏的情況下,除嫡長子繼承侯爵,其他子嗣能得下降三等的小爵位。

欽州百官很驚訝,但這是主公族事,他們最多提一兩句,再多也就不管了,因為和他們沒關係。

宗室卻有些接受不能,雖他們都是農戶出身,可他們經過幾年的貴族教育,門下也養了些人,最基本的貴族全力他們還是知道了。

姚大伯的次子都求著他去求見晉王,姚大伯被封為侯爵他們是預料到的,畢竟女君還未登基為帝,將來登基為帝了,二叔會被封上皇,上皇的兄弟自然便會封王。他接受不了的是,他們隻有一個爵位,按照前朝宗室製度,嫡長子若是繼承二等侯爵,其他子嗣下降三等也有二等伯爵身份,現如今這些都沒有了,甚至嫡長子的二等侯爵還需要考試才能得到,他們這麼幾年開始進學了,但成績如何他們心知肚明,這到手的王族富貴可全沒了。

但姚大伯不敢,他是真怕侄女,姚四郎便道:“阿父,這可是關係我們這一支的榮華富貴,你怎麼能眼睜睜地看著你大孫子再過我們以前在鄉下種田吃野菜的苦日子?”

姚大伯囁嚅一下,卻道:“我和你娘過的,他們怎麼過不得了,不是還能讀九年書嗎?讀的好能做官當職,讀不好,多學些東西也能乾不少事,再有你大哥照料,開個鋪子廠子能過舒服的。”

姚四郎沒想到親爹會這麼說,這怎麼能一樣?區彆大了去了好吧。可惜最疼他的三姐已經出嫁,今日不在家不能為他說話,他隻好捅了捅姚大郎,姚大郎也怕主公這個堂妹,而且他的學的比四弟好,他又是嫡長子,日後再努力努力,宗學知道他們泥腿子的情況,剛開始應該不難通過考試,他能繼承侯爵,未來還能繼承王爵,所以他沒必要去見主公。

於是他低下頭呐呐不語。

看得姚四郎氣得半死,疼他的又去瞧七郎,然而七郎是婢生子,如今不過四歲,能有什麼用,隻能求他娘,他娘自然是想幫他,便斜了姚大伯一眼,說道:“你不去,我去見二弟妹,讓二弟妹幫忙說說,這考試改不得,看能不能給二郎也求個爵位。但七郎和九郎,也彆怪我不求了。”

姚大伯自知理虧沒有反對,自侄女發跡,他雖然不納妾,但還是不免有了幾個美婢,六女,七郎八郎九郎都是幾個婢女所出,不過六女和八郎沒活下來。

和姚大伯家不一樣,姚三叔家和諧多了,姚三叔隻有兩子,大郎姚金柱和三郎姚銅柱,都是嫡出,而且兩個和姚大伯家的孩子待在家裡讀書不同,他的長子在滿十五歲就從了軍,現在在幽州做小尉,三郎有樣學樣,今年滿十五歲也瞞著他加入了姚銀書的軍隊去了前線。

主公還稱讚過他兩兒子驍勇,其他二女姚銀珠前年已經出嫁,府裡頭隻剩下四個閨女,他們現在隻盼著三郎平安回來,憑著主公對於軍人的重視,敢上前線的堂弟定然不會虧待的。

不過他們不擔心,但還是迎來了堂兄弟們,他們求他幫忙去說項,總結起來就是去給他們的次子幺子要爵位,他們比他得到的爵位更低,隻封了一等子爵。

姚三叔也就嘴上應了應,決定下午去寧王府吃吃飯,彆的自然就不提。

他不聰明,但明白主公是說一不二的性子,旨意都下下來了,他才不乾蠢事呢?要他說,本來就是泥腿子,現在能封侯封爵,未來還可能封王封公伯的,哪還有什麼不滿意的?

***

姚氏宗親的瑣碎事根本沒打擾到姚靜,因為他們沒敢直接到姚靜麵前陳情,姚父姚母被封王很滿足了,小兒子小女兒作為姚靜的平輩,也會有個爵位,至於三代以後,他們才懶得管,隻能說他們還沒有孫子,所以感情沒那麼深刻,加上前些日子姚文慶被殺一事,他們也不敢到姚靜麵前,所以親戚們來求,他們想也不想直接推拒了。

他們被打擾煩了和二女說一聲,姚燕除了半點麵子嗬斥族人擾寧王清淨,隨後就直接下了宗令,讓各家子嗣入學,當天,姚氏宗親無論成親的大人還是七歲小兒,一個個都在宗學被罰了。

姚靜見姚燕都能管束好就將這事放下,現在也不過是個雛形,未來會慢慢完善的。

她現在隻關注三件事,一是前方戰事,她未出征除了等前線奏報,就隻有多加關注軍需物資。二是經濟特區之事,姚靜將特區建立在南北交接處的延襄交界處南邑郡,不過沒有建立在南邑城,而是南邑郡最南方的清城。

水泥,玻璃,香皂,製衣,製糖,製鹽,短短三日,十二大國營大廠帶著人手進入了清城,並帶著延州逃荒來的三萬百姓和一萬欽州軍入駐清城開始了擴建新城。=本=作=品=由=思=兔=網=提=供=線=上=閱=讀=

為了讓新城儘快為南北所知,姚靜讓新城建立了一座座統一規格的七層高樓,在這個古代社會,七層的樓房居住建築顯得又好看又奢侈。

第208章 .0208新西域

經濟特區的事初步擬定,姚靜召見了剛剛返回的許善之。

之前許善之三萬字的奏折隻堪基本寫明白西域都護府下的西域百國建交共同對抗匈奴之事,再多加一點也是和西南奴隸製國家亞羅帝國建交問題。

許善之奏折上陳述建交和西域結盟對抗匈奴等胡族一事順利,姚靜也信任許善之便也沒多問,這讓她一度以為她帶來的西域商人是西域都護府下的百國商人。

沒想到的不是的,因為乾係過大,又非急事,許善之便未上奏,隻等回來麵陳。

許善之帶來的數千的商人來自西域都護府之外的極西之域。

原來許善之會盟西域都護府下的西域諸國後,打聽到匈奴封鎖西域和大齊的絲綢之路的商道。而匈奴又沒有大股入侵西域百國,讓許善之察覺到其中有異,經過他多加探查,然後說通了西域百國的大族元氏。

於是許善之與亞羅帝國重新建交後,完成姚靜交給他的任務後沒有回國,而是經過元氏的幫助往西北而去。

許善之和元氏竟然打通了與天比高的神山的阿爾聖山對麵的通道。

許善之邊說邊將繪製好了西部地圖交給姚靜,姚靜看了看後,已經發現地圖已經蔓延到了東歐,這世界地圖雖然與記憶中有所差彆,原本有亞歐分界的高上湖海都沒有了,一些原始森林變成了草原或沙漠,西域都護府外神山後西北之地也有廣勃的土地,那兒數百個小國,處於極寒極冷的沙漠林地之中,但更多的是和越州以南一樣都是開開化的土人,然而過了這些小國和土人部落,就到了前世東歐,現在叫東羅帝國的奴隸製帝國。

姚靜看到這樣的地圖,雖然可惜前世的世界地圖沒用了,但隨後就不在意,她此生隻怕沒機會去遠方了,倒是後輩若有出息子弟,是不是可以進一步。

姚靜很高興,她起了身,對許善之說道:“善之辛苦了,這新地圖對本王有大用。”

許善之搖搖頭:“這是臣應該做的,臣知主公定然也會奇怪胡族封鎖我絲綢之路的原因,我奉主公之命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