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頁(1 / 1)

老板知道辛芷她們有長期往昌都送貨的需求後,也想抓住她們這個長期客戶,主動給降了船費。

要知道常縣雖然有幾個富商的,但是能把鋪子開到昌都去的還真沒有,平常船老大去扥最多就是府城,兩、三天就能跑個來回,裝滿一船的貨物也才二十來兩銀子,除去哥幾個的工錢和開銷後,也剩不了幾個錢,就這樣的活,也不是每天都能遇上的。

遇到生意不好的時候,這船空上十天半個的時候也是有的。

跑昌都就不一樣了,路程長,船費也高,

之前船老大幫著辛芷運了一次貨,光是船費就得了一百二十兩銀子,那是船老大他們跑好幾趟府城的船費了。

這次往常昌都送貨,船老大隻收了辛芷她們八十兩銀子,並且保證船到昌都的碼頭後,他們還會幫著請碼頭上的力夫把她們的貨物送到寫意軒去,這就不額外收她們的錢了。

把近三千刀宣紙、一千刀草紙以及四百多卷畫軸送出去之後,辛芷和劉氏總算是送了一口氣,她們緊趕慢趕的,總算是把寫意軒補上貨了,一年五百兩租金的鋪子,已經空了大半個月了,每一天可都是在白花銀錢呀。

等這批宣紙送到昌都後,依照之前大家的反應,想來也撐不了幾天,有了上一次的經曆,想來這次大家隻會更加變本加厲的囤貨,辛芷在寫給意軒掌櫃的信裡已經說了,這次宣紙也得限購,一人最多買兩刀紙,儘可能的把宣紙賣給更多的客人。

寫意軒的掌櫃是劉子真手下的一個管事,為人穩重,辛芷相信這麼一點事情他是穩得住場麵的。

把貨送上船後,辛芷一下子就閒了下來。

造紙工坊那邊早就已經步入正軌了,根本不用她和劉氏盯著,分坊那邊剛竣工,前兩天才剛把人手招齊,池子還沒完全晾乾,離開工還有幾天。

田冬秀她們一見辛芷閒了下來,就連忙把她往麻將桌上拽,讓她補陳曼的空缺。

沒兩天就要過年了,陳曼的肚子已經快六個月了,不能一直坐著打麻將,為了之後能夠順利生產,她現在每天都得在院子裡轉幾十圈。

開春後,城外的造紙工坊也正式開工了。

昌都那邊早早的就傳來了信,上次運過去的宣紙和草紙兩天就售罄了,店裡又一次賣空了。

天華國的人都注重年節,就算是平日裡再忙,到年節的時候都得休息幾天,縣裡的鋪子和工坊,歇歇累了一年的筋骨。都是臘月二十□□關了門,一直到正月初七才會開門。

然而現在昌都的宣紙確實不夠賣,造紙工坊這邊歇一天就少產出不少的宣紙,所以辛芷和劉氏商量過後,就開出了兩倍的工錢,又額外發了一個月的工錢作為獎金,讓工人們在春節的時候也繼續上工。

辛芷也不是周扒皮,除夕和大年初一還是讓工人們回家休息了的。

一張宣紙從煮漿到風乾,最快都需要七天,工坊裡人工足夠,往往一批紙漿消耗完,下一批紙漿已經煮好漂白好等著倒進池子裡了,所以七天為一個周期,現在兩個工坊加起來,每七天至少能產出八千斤宣紙草紙。

辛芷年後又一次往昌都送紙的時候,一次就讓船老大裝了整整兩萬斤的宣紙和草紙,裝滿一船的宣紙後,倉庫裡還剩下兩千多斤宣紙呢。

造紙工坊分坊投入使用後,真是替辛芷和劉氏解決了大麻煩,現在她們每日的產出,總算是勉強足夠供應得上昌都文人們的消耗了。

現在昌都的文人之間都喜好用宣紙寫字作畫,文人們也有三五個知己好友,這宣紙他們買來不但自己用,還會給那些不在昌都,沒見過宣紙的好友寄去。

這宣紙本來就是消耗品,所以依照現在的情況,這造紙工坊就是再多開個十家,也不用擔心產能過剩的問題。

畢竟辛芷她們忙活了這麼就,也隻堪堪把昌都的宣紙供應上,天華國還有幾百個府城郡縣,這用紙的缺口還大著呢。

今年常縣因為多了兩家造紙工坊,好多人家裡的日子都好過了不少,彆的不說,就說造紙工坊裡的一百多名工人,能夠每月準時拿到工錢後,家裡的日子就不再是緊巴巴的。

然而大家也沒能高興多久,因為開春後,縣衙裡貼出了告示——因為國庫空虛,所有今年的人頭稅漲了,一人一兩銀子!

第92章 第九十二章、 這個天下——要亂起來了……

朝廷要加稅的消息一放出來, 其威力無異於是往常縣扔了一個原子彈。

彆說是常縣了,就連整個豐昌府,去年的日子都不好過。

去年那場席卷過境的洪災,真是讓大家遭了大罪了。

人畜死傷無數就不說了, 好多人家裡住了幾輩人的房屋都被衝垮了。

好在去年朝廷接連著撥了兩次救災銀子, 加上外地的一些糧商有良心, 運到豐昌府來的糧食並沒有乘機坐地起價, 大家才勉強把日子過起來。

說是過起來,其實也隻是將將沒把人餓死罷了。

常縣算是豐昌府裡除了府城外情況最好的縣城了。

常縣去年多了兩家造紙工坊, 辛家人又大手筆的包下了幾個村子的地種糧食,也算是連帶著造福了縣城裡外的一些人的,但就算是這樣, 受苦遭災餓肚子的人也不在少數。

其他縣城的情況就更加沒有這麼好了,本來就剛遭了災,大家靠著手裡的那些賑災銀子,好不容易熬了大半年,到現在,彆說是銀錢了,不少人家裡甚至都已經斷炊了, 眼見著日子都過不下去了。

也是開春後,山上地裡的野菜都冒了出來,大家挖點野菜回家煮了, 雖然填不飽肚子, 但也勉強能把日子過下去。

原本去年朝廷給豐昌府接連拔了兩次賑災銀子, 大家心裡都記著朝廷的恩德的,都想著今年老頭賞賞臉,大家再賣力一點侍弄土地, 秋收之後肯定把大家該交的稅款交得夠夠的,不給國家添麻煩。

大家想的本來也沒有什麼問題,往前幾十年裡,但凡是遭了災的地方,朝廷一般都會在稅款上照顧一些,不一定次次都會減免大家全部的稅款,但是多少也會少收一部分,給大家留下幾分生計。

天華國的人頭稅分為兩種,十五歲到五十歲的去年交的是五十文的人頭稅,三到十四歲的未成丁,交的是三十文的口錢,口錢就是未成年的人頭稅。

今年也不知道良帝發了什麼瘋,原本五十文的人頭稅,一下子變成一兩銀子,口錢也漲到了五百文,並且征收人口稅的範圍也擴大到了天華國裡十歲到六十歲的所有人。

這要是家裡人丁多一點的人家,這一年光是人頭稅,就得拿出十好幾兩銀子來。

對於常縣的絕大部分人來說,今年的人頭稅都不是一筆小數目。

告示貼出來的第一天晚上,縣衙的大門上就被人潑了大糞,之後的好幾天裡,甜水巷的人出門的時候都是避著縣衙那邊走的,原因無他——縣衙門口的味道實在是太上頭了。

人頭稅一漲,給百姓們帶來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

這兩天李和豫為了人頭稅的事情煩的不行。

他是清官,更知道常縣上下的情況,今年朝廷要求的稅款,常縣境內能夠拿出這筆稅款來的人是真的不多。

李和豫作為常縣的縣令,是最先承受大家怒火的那一個人。

明裡暗裡被人問候祖上十八代這是不可避免的,然而朝廷對下麵的百姓一向采取的鐵血鎮壓手段,百姓們就是再不滿,這定好的稅款也不得不交。

最先亂起來的是常縣下麵一個比較偏僻的村子,加稅的消息出來後,縣衙的衙役都還沒有去常縣下麵的個個村子裡征收稅款,這個村子裡那些五十出頭的老人,不知道是不是商量好了,竟然一起投了河。

光這一個村子裡,就是十來條人命。@思@兔@網@

然而自從這個村子裡的老人開了這個頭之後,其他村子裡的老人也有樣學樣,一時間,投河的、上吊的、每個村子,每一天都有自殺的老人。

這幾天彆說是各個村子裡了,就是縣城裡,大家談論的都是這件事情。

縣裡一些家裡富裕的人聽了,少不得要感歎一句何至於此。

不過是一人一兩銀子罷了。

就連田冬秀和鄭清芬這種過過苦日子的人聽了,心裡也不是很能理解。

可是辛芷理解。

天華國不比現代,底層的勞動人民從能走路能說話開始就在勞作了。

在現代,好多五十幾歲的中老年人比很多年輕人的身體都好,一口氣上四樓都不帶喘口粗氣的。

而天華國的老年人呢?日複一日的勞作已經掏空了他們的身體,很多人甚至都還活不到六十歲。

這次朝廷不但加了賦稅,更是把納稅人的範圍擴大到了六十歲以內所有的平民。

在天華國,,五六十歲絕對算得上是老年人了,熬到這個歲數的老農民,身上多多少少會有些暗病,平常根本就做不了重活。

就算勉強自己下地勞作,那也沒有年輕人手腳一半的利落。

在村子裡,這種年紀的老年人,能堅持下地的都會選擇下地,一些身體不好的,就算是做不了地裡的活,也會待在家裡幫著做做飯,看孩子,總之除非真的癱在床上了,不然就沒有那種什麼事都不敢,每天乾等著吃飯的。

因為去年的洪水,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好多人現在都靠著山上的野菜過活了,朝廷還把人頭稅加的得這麼高,一些老年人想著自己活著也替家裡出不了多少力了。

以前他們隻浪費家裡一點糧食,家中小輩孝順,他們多少也能幫襯著家裡一點,也就不做他想了。

到現在卻不是浪費一點糧食的事情了,家裡多一個人就得多出一兩銀子,如今這個年景,就是這麼一兩銀子,都能壓垮一個家了。

當然了,也不是所有人家裡的老人都會選擇自殺替子孫減輕負擔,然而家裡拿不出這麼多的稅錢,那就得想辦法了。

所以除了一撥接一撥自殺的老人外,還有許多被家中父母買掉的小孩子,其中百分之九十是女孩子。

以前一個手腳俱全,心智正常的女孩子,在牙行能賣到五六兩銀子,災年的時候價錢就要低一些。

去年常縣因為洪災,也有不少賣兒賣女的,那時候一個小姑娘能至少能買四兩銀子,現在牙行隻肯出二兩銀子,卻還有許多人拎著自家女兒過來賣。

常縣的兩家牙行這兩天一口氣買下了不少的小姑娘,以前他們買人,也不會太過挑剔,長得好的上等貨色倒手買到府城裡的花樓去,輕輕鬆鬆多賺一倍的錢,顏色差一點的,就送到大戶人家裡去當使喚丫頭,有些大戶人家裡規矩多,買人的時候就愛買那些顏色不好的小姑娘,不會生出那些不必要的事端,隻要不是那種長得特彆磕磣的,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