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頁(1 / 1)

城知府。

十四睜大眼,“知,知府?”這可是四品官啊!

“老先生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嗎?”十三明白,如果不是發生了什麼特殊情況,是不可能任用女子為官,更何況是一府的知府。

張廷玉的這個女兒,他有印象,當時鬨得極大。

張家自小給她訂了一門親,長到十六及笄的時候,誰知道對方祖父過世要守孝,於是張家小姐就等著。三年後,好不容易孝期過去了,張嫣也十八了,兩家就商議著,趕快把婚事辦了吧。

誰想到,男方家裡的老夫人作妖,要讓男方退了張家的婚事,娶她嫡嫡親的外孫女。

外孫女父母過世了,被接來了外祖母家,老夫人見外孫女可憐,自己身體又不好,護不了多久,就想讓她嫁給自己的孫子。

可她的孫子都成婚了,唯一一個還沒有娶妻的,就是和張家定親的這個。

兩家當然不願意,可老夫人%e8%88%94著臉,拖著病體來到張家求情。

張家被逼無奈,隻好答應退親。

之後沒多久,那男子就和表妹成婚了,一月後,老夫人就過世了,過世前留下話來,讓孫子答應,此生唯此一妻。

是怕她死後,孫子貶妻為妾,然後重新迎娶張家小姐。

要知道張家的張英可是大學士,張嫣的父親張廷玉年紀輕輕也成了四品官,張家幾乎是漢臣的頭領。

張家知道這個消息後,氣壞了。

為了你家的喪事,耽誤我家姑娘就算了,現在居然還這麼惡心人,一向好脾氣的張英都惱了,在朝上尋了那家的男人不少錯誤,讓他們的官位一貶再貶。

於是大家也知道了,張英不是沒脾氣的,隻是平日裡君子當慣了,好似誰都能欺負到頭上。

這事之後,有人就覺得,張嫣在張家受寵,於是一個個上門求情,為的什麼大家都知道。

可張嫣確實年紀大了,這麼一耽擱,就快十九了。

然而這姑娘是個聰明的,立即對外宣布,要侍奉祖母回老家。

而張家也對外透漏,要在老家給閨女找一門合適的婚事,不需要大富大貴,上進即可。

就這樣,張嫣和祖母回了桐城。

一年後,張嫣又定了一門婚事,是桐城知府家的兒子,嫁過去後,夫妻二人琴瑟和鳴,育有一子。

可就在兩年前,桐城爆發瘟疫,張嫣的丈夫和公公,全部出去主持救援,之後感染瘟疫死了。

更糟糕的是,桐城的官員死了一半以上,凡是能做主的,都倒下了。

夫家就剩下婆母一人,而這張瘟疫來的又快又急,百姓們見知府父子都死了,再也忍不住衝擊城門,想要逃出去。

張嫣明白,如果讓他們真的逃出去,可能會感染更多人。

於是她痛定思痛,把兒子交給婆母照顧,自己站出來主持大局,她是知府家的兒媳,又是張家的女兒,廢了一點手段,居然真的把桐城穩定下來了。

後來,朝廷派了救援的人過來,帶來了藥材和大夫,同時也關上了桐城的大門。

救援的將軍見桐城井井有條,就完全交給了張嫣處理,他要趕去彆的城鎮。

其實這場瘟疫是從周邊蔓延過來的,其他地方還有人趁機鬨事,不然也不是是將軍帶兵過來。

桐城是附近最大的城,他原以為這裡的情況會最糟糕。

卻沒想到,糟糕是糟糕的,因為官員事必躬親的原因,大多數官都感染的瘟疫死了,可也因為這個原因,叫百姓們相信張嫣,願意服從她的安排。

將軍留下了一些兵給張嫣,自己帶人走了,而張嫣也確實做的很好,穩定了當前的局麵。

後來瘟疫過去,雍正想到改革,就借此機會,讓張嫣走到了台前,原本是豎立一個女子為官的形象。

卻沒想到,張嫣做的非常好,居然在短短兩年時間,把桐城發展成了安徽最富裕的城池,其業績之突出,少有男子能及。

大家都以為,是張廷玉這個父親,和張英這個祖父在背後默默支持了,然而並沒有,張嫣是憑借著自己的努力做到的。

她的本事,讓所有人刮目相看。

再加上全國各地興建起來的銀行和工廠,女人占了主流,於是安排來管轄這些人的官員,也變成了女人,張嫣不再是獨一份,可也是標杆。

這個版麵上列舉了十幾個名字,都是這一兩年任命的女子官員。

利益驅使,有守舊的官員,肯定就有不守舊的,在製定女兒也能做官後,那些大人們哪裡還會放過這個機會?

至於被人抨擊牝雞司晨,嗬嗬,最狗拿耗子的就是睿親王福晉了,看看她這些年都乾了什麼?

還有人不知道她是朝廷的大財主嗎?

雖然她的錢,也是那些夫人小姐們的錢,可睿親王福晉能用錢生錢,百倍千倍的賺來,那這些錢就是她的。

而這些錢,有一半以上借給了朝廷。

不要以為是朝廷直接征收,這可是睿親王福晉,誰敢征收她的錢?

是實實在在的借,朝廷要修路,找她借錢,朝廷要修水利,找她借錢,朝廷要推廣新的農作物,也找她借錢。

包括軍隊,包括開礦,哪個一個不是從花賢銀行出的?

可以說,花賢銀行就是朝廷的錢袋子,然而這錢是要還的,分五十年償還,時間雖久,但要還是事實。

而作為整個朝廷的大債主,這些官員們拿著借她的錢,還敢嗶嗶牝雞司晨?

那報紙上立刻就敢抨擊他忘恩負義,端起碗來吃飯,放下碗罵娘。

沒錯,掌握了娛樂就是這麼囂張!

目前大清是不允許私自辦理報社的,能辦的隻有三個機構,一是皇家報紙,一是朝廷報紙,最後是女子報。

皇家報紙分五種,但無一例外掌握在皇家人,或者直接說,就是睿親王衛其軒的手上。

一份是朝廷的報紙,這個就多了,每個部門都有自己的報紙,但是報紙發出去前,是需要人審核的,而這個審核的人,嗬嗬,是衛其軒派去的人。

最後一份就不用說了,女子報,洛霜創辦的,是給女子看的,上麵宣傳的內容,嘖嘖,能是什麼?

所以輿論這一塊,幾乎都在睿親王夫妻手裡,他們想發什麼就發什麼,想怎麼說就怎麼說。

你說一家之言很威脅?你是沒認清形勢嗎?

這是皇帝的兒子兒媳,是未來的皇帝皇後,當然得是他們一家之言。

怎麼著,你還想違抗皇命不成?

所以說,在發現這事又牽扯到睿親王福晉身上後,很多人就縮了。

實在是這兩夫妻實在不講道理,說的不好,睿親王福晉就哭,就說你欺負她。

然後睿親王就在朝堂上發難,把人整得死去活來。

偏偏皇上還覺得,是他們欺負了睿親王,對他們橫挑鼻子豎挑眼。

惹不起他們還躲不起嗎?

反正這大清是皇家的,就是被沒見識的婦人弄倒了,也不管他們的事。

所以說,經過雍正父子的折騰,朝上真沒幾個硬骨頭了。

而百姓,不得不說,洛霜打輿論戰的本事了得,隻要她想,指哪打哪。

當過女明星的人斜眼:就這?!

無恥且有用!

第兩百七十六章 清穿文世界36

幾人說話的工夫,下人已經去了學校裡麵,請了幾位小主子出來。

直親王的大女兒和二女兒已經出嫁,也都嫁到了蒙古,不過和以往的滿蒙聯姻不一樣,她們嫁去的地方是大清已經收複的地方。◇思◇兔◇網◇文◇檔◇共◇享◇與◇在◇線◇閱◇讀◇

也就是說,她們是屬於主子下嫁,是幫著親弟弟弘昱,去管理這部分人的。

兩位格格被封為郡主,經過兩年的教導,已經有了管理的能力,最重要的是,能理解現在大清的國策,不過走錯了方向。

而她們也不必長居蒙古,一年有大半年是可以呆在京城的,甚至直接住在直親王府都沒關係。

所以哪怕出嫁了,大家也沒覺得有什麼。

直親王的三女和四女,現在一個十八,一個十七,也差不多到了該成婚的年齡,皇後和直親王福晉正在考慮她們的婚事了。

已經有了兩個女兒嫁到蒙古,剩下的就不需要了,所以這兩人是比較自由的,目前正跟在九福晉身後,和她一起管理女子商會。

自從花賢銀行和紡織廠開起來,有許多女子看到了契機,也都紛紛走出來做生意。

說起來,商人才是最不講究的,如果女子能掌家,並且能賺到錢,那出不出門都沒關係。

一時間,商人的妻子和商人的女兒都開始經營自己的生意,但能力出眾的畢竟是少數,大部分還是麵臨男權的打壓。

於是就由九福晉出麵,成立一個女子商會,能參加的都是女商人,不管是成過親的,還是未結婚的,隻要她有自己的產業,就可以加入。

在這個商會裡,大家互幫互助,互相合作和交易,保障了女商人的權益,也促進了更多的女人出門做生意。

兩位格格就是負責這方麵的工作,漸漸發展出一部分女強人的特質。

而真正在小學讀書的,是直親王的第五女,是康熙四十二年生,和當初鈕鈷祿清婉同一年懷孕。

當時她生了一個兒子,另外兩位格格,生了一子一女,這幾個孩子,都是七歲,正好是上小學的年紀。

之後直親王就忙起來了,再沒有生出一個孩子,直到去年,側福晉吳雅氏懷孕,生下一子。

九阿哥有五個女兒,除了最後一個年紀還小,都在六歲到十歲之間,所以也都在小學。

十三和十四的孩子都比較小,隻十三有一個五歲庶女,十四的四歲嫡子在學校裡。

一連串九個孩子跑出來,看得人眼花繚亂,再加上他們幾乎沒回來過,即便回來了,也就見一麵。

孩子一年一個變化,所以幾乎分不清哪個是自家的。

再加上這些人裡,隻有三個男孩,六個都是女孩,她們嘰嘰喳喳地喊著阿瑪,九叔,十三十四叔,聽得人頭疼。

直親王揉揉額頭,也不管哪個是哪個了,直接問道,“阿瑪現在要回府,你們要跟我們一起回去嗎?”

眾小孩停下來,圓溜溜的大眼睛盯著他,“阿瑪,你有給我們帶禮物嗎?”

“阿瑪,有西洋的布料嗎?我想給洋娃娃做衣服。”

“阿瑪,您有給我們買槍嗎?額娘說,您回來了就會給我帶槍。”

好的,這個三個孩子是自家的。

然後他又看向另外一個男孩,這應該就是老十四家的嫡子了。

誰想到,這孩子也道,“阿瑪,槍,槍。”

伸出手,想要抱一抱孩子的十四頓住,怎麼這個也叫大哥阿瑪?

“不對,不對,我阿瑪是你大伯,你阿瑪應該是……”其中一個白白嫩嫩,顯得文氣的孩子反駁道,但手指指著十三和十四的方向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