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1 / 1)

如嶽臨淵 姬末 4221 字 6個月前

太監時,他其實並不能真正理解這句話,所以他在查清翰林學士與惠貴妃的事情時,選擇先殺了惠貴妃。當時宮裡已經沒有幾個宮人願意去失寵的惠貴妃那處伺候,他自請前往,日複一日在惠貴妃夜裡入睡前所喝的安神藥裡添加幾味藥性相衝,會令人心力漸衰的藥引。惠貴妃死去的那夜,他站在院子裡,心裡既不覺得害怕也不覺得痛快,從那時起他就知道,報仇並不能使他得到救贖,而從他手裡沾染上人命那一刻起,他就已經失去了心中的仁善。

這是一條不歸路,而他選擇繼續走下去。

惠貴妃死後,他並沒有急著扳倒翰林學士,一是手中尚無那樣大的權勢,且朝堂已經因東宮太子與二皇子及四皇子之間的爭鬥而暗潮湧動,老皇帝也開始尋求長生之法而越發倚重翰林學士;二則是在當時他意識到翰林學士的目的是要最終把楚嶽磊推上帝位,將楚嶽磊變成自己的傀儡,最終成為大蘅國的幕後之主。

翰林學士很了解自己的女兒,但他不夠了解自己的孫子,楚嶽磊並不是一個能成為傀儡的人。司淵渟看穿了這點,於是在楚嶽峙離開皇宮前往軍營後,他投靠了楚嶽磊。

事實上,在幾名皇子中,楚嶽磊的確是最適合坐上帝位的人,他知道收斂鋒芒且有謀劃,多年來極為出色的扮演了一個沒有太多主見,願意受翰林學士擺布,又能在老皇帝麵前討巧懂得分寸的中庸皇子形象;同時他也果決狠辣,對手中棋子他用完即棄,親情於他而言毫無重量,該舍棄母妃時,他毫不猶豫,在使臣之事後他一次都沒有去探望過自己母妃。在篡位之前,楚嶽磊完美地騙過了東宮太子,翰林學士與老皇帝。

二皇子與四皇子,是楚嶽磊使用連環計,讓他們內訌互相猜忌扳倒的,但表麵上所有謀劃都出自翰林學士的安排。而東宮太子,則是司淵渟向楚嶽磊獻策,同時楚嶽磊說服翰林學士為了將來擁有一個強大的大蘅國,應當主動發起邊疆之戰,最後由翰林學士遊說老皇帝,當楚嶽峙請旨帶兵前往邊疆時,朝堂之爭長達一個月,最終老皇帝下旨,出征邊疆,七皇子楚嶽峙若不能為大蘅國帶來勝利,便永遠不必回京。

彼時距離當初割讓城池換邊疆十年安定還有兩年時間,當楚嶽峙帶著十五萬大軍出征邊疆時,邊疆上的部落聯盟被打了個措手不及,是首戰告捷的其中一個重要因素。

東宮太子由始至終,都是反對與邊疆開戰的,他是個極度反戰隻想求安穩,旨在大力發展大蘅國經濟充足國庫的人,在他看來,隻要經濟穩定,手中就有可以與周遭大小國甚至邊疆異族部落談判的籌碼,並且,他認為大蘅國國土範圍已經足夠大,並不需要進一步開疆擴土。

後來邊疆戰事的接連告捷,老皇帝因此對翰林學士與楚嶽磊大加讚賞,同時也與不斷上奏戰事勞民傷財有損大蘅國氣運,還在朝堂上堅決唱反調的東宮太子嫌隙越來越深。

楚嶽磊在很早以前就已經認識到大國邊境防線的重要性,也認為國之強弱不僅僅在於經濟,還要在軍事上也有不懼開戰的實力,在國力可負擔的情況下,靠軍事力量震懾鄰國甚至發動侵略戰都應當被規劃於國策中,所以在楚嶽峙找他談及希望加強大蘅國軍事力量時,他即刻表示支持。

從格局以及遠見上看,楚嶽磊要高於其他皇子。當司淵渟被他送上首席秉筆之位後,也不留餘力地支持促進邊防議案,因為在邊防這點上,司淵渟與他的看法是一致的。

隻是楚嶽磊並不知道,司淵渟從沒有一刻,是真正扶持他。

東宮太子發動宮變,是司淵渟長時間言語動搖暗示的結果,在當時,其實東宮太子並未真正被逼到絕路,是司淵渟令東宮太子相信,老皇帝很快就要廢儲,再加上其母皇後病重時日無多,所以東宮太子才會孤注一擲。

楚嶽磊登基後,司淵渟成為了掌印太監,所有進出皇宮的人、物與消息都要經過司淵渟的確認,隻要是在皇宮之內,就沒有司淵渟不知道的事。但在朝堂上,還有翰林學士。

翰林學士並未能得意太久,在楚嶽磊開始加快整頓朝綱的速度,並任命司淵渟兼任東廠提督,而楚嶽峙再次離京前往邊疆後不久,朝堂上有人舉報揭發翰林學士參與了前東宮太子的宮變,隨後司淵渟帶著東廠侍衛前往翰林學士的府邸,不僅找到其參與宮變的證據,竟還找到了密製的龍袍,之後司淵渟還查到了其收受賄賂舉薦官員以此培養黨羽等多項鐵證。

新帝登基,第一個被抄家落獄流放的不是太子黨任何一人,而是新帝的親外祖父及其一族,這樣看似自斷一臂的做法,令所有人都大為震驚。

然而這是楚嶽磊早就計劃好,他不會做一個傀儡皇帝,過去十幾年翰林學士謀劃的所有事,他都留有記錄備份,書信往來、除官祿外貪汙而來的錢銀來處與去向,還有從朝堂延伸到京城之外的關係網,他全都暗中掌握並做了複製,至於那密製的龍袍,是司淵渟安排的。

楚嶽磊本想將人除儘,卻被司淵渟勸阻,因想要重整綱紀非一朝一夕的事,水至清則無魚,以雷霆之勢將人殺儘未必就能得到想要的結果,倒不如留下一點可用之才,加以利用培養,以達到恩威並施的效果。

於是,新帝大義滅親,而翰林學士一黨看著是被連根拔起,實際上真正有用的人都被從輕發落,藉由降職等低調避風頭等方式留下。

翰林學士斬首那日,由司淵渟監斬。

司淵渟一直都記得,司家的男丁被斬首那日,因為他是在那日被再次送入宮中成為太監的,而在那之前,他先被帶到了法場觀刑,親眼看著自己的親人被斬首。

刑台上的司家男丁,都是那樣平靜,沒有大多人以為的恐懼顫唞,他們所有人都麵沉如水,帶著一絲遺憾與無能為力,披頭散發地跪在刑台上,他們都看到了被壓在監斬台邊跪著的司淵渟,並最終在司淵渟絕望的目光中被斬下了頭顱。

十四年後,司淵渟又來到了這個法場,監斬翰林學士。

那天沒有淒風冷雨,更沒有六月飛霜的天降異象,就如當年司家所有成年男丁被斬首那日一樣,法場上豔陽高照,到了午時萬裡無雲的天空下幾乎難以找到陰影之處。

在行刑的前一日,東廠得報,有刺客要在宮內行刺楚嶽磊。

皇宮的禁衛軍是由司淵渟親自布控,楚嶽磊身邊的宮人已經全都替換成司淵渟親自挑選的東廠侍衛,刺殺不可能成功。所謂刺殺不過是幌子,真正的目標是要被處斬的翰林學士,換而言之,是有人要來劫法場。

於是,遲遲沒有等到司淵渟被召回皇宮的暗衛,在午時將至即將行刑前,終於按捺不住地直接突入法場。

那是一支翰林學士在過去培養的暗衛,他們目標明確,隻為帶走翰林學士。

然而,真正要為翰林學士行刑的人不是劊子手,而是司淵渟。

在他們衝向刑台時,司淵渟已經離開監斬台,一步步地走上了刑台。

那日之前,無人見過司淵渟動手,那日之後,無人敢對司淵渟不敬。

烈日之下,司淵渟手持卸骨刀,定定地站在翰林學士身邊,無論幾個人圍攻,他都始終立在原地,執行過無數任務的暗衛們在與他的交手中接二連三地被卸下斷肢,刑台之上血流如注,被砍斷手臂或腿腳的暗衛一個接一個地被司淵渟丟下刑台,更可怕的是,他每殺一個暗衛就在翰林學士身上削下一塊肉,年過半百的老人哪裡經得起刀剮之刑,最開始還能慘叫,到了後來,已是蜷縮成一團奄奄一息。

押送翰林學士到法場一共三十人,是百姓不能參與的斬刑,法場內外更有東廠侍衛層層把守,來劫法場的暗衛統共三百人,最後成功衝到刑台的剩下一百多人,按他們原來的計劃,成功劫到翰林學士後再逃跑,最後差不多就是剛好剩下武功最強的幾個護在翰林學士身邊。

然而他們誰都沒有算到,司淵渟的武功會如此之高。

他不在乎自己會不會受傷,出手就是死招,沒有退縮沒有恐懼也沒有猶豫。

最後在刑台上,血泊之中滿是斷肢,司淵渟身上的衣袍被血浸透,那張美得雌雄難辨的臉上沾上了稠血,無比詭異卻又妖冶得動人心魄。

在將暗衛都殺光後,司淵渟在翰林學士身上又剮了十一刀,在最後斬下翰林學士的頭顱前,他踩著那張他恨了十四年布滿溝壑的臉,說道:“司家被處斬一百三十二人,咱家剮下你一百三十二刀,剩下的債,你到了下麵自有其他冤魂向你討要。”

司淵渟提著翰林學士的頭顱走出法場時,朝著司家府邸的方向磕了三個響頭,然後把那顆頭顱丟進了關著獵犬的籠子裡。

翰林學士死後,楚嶽磊一連數日都未有早朝,對外宣稱,是對翰林學士之事感到極度痛心與悲傷,導致憂思鬱結,繼而龍體抱恙,朝政之事暫時交由司淵渟代理。^o^思^o^兔^o^文^o^檔^o^共^o^享^o^與^o^線^o^上^o^閱^o^讀^o^

宮中的消息被封鎖得徹底,隻有極少數人知道,翰林學士死的那日,宮內刺客行刺楚嶽磊差點就成功。

因為司淵渟給侍衛下的命令是,楚嶽磊不能死但能傷。

刺客的那一刀,刺進了楚嶽磊的右%e8%83%b8,傷及肺葉,司淵渟回宮時,當年在他被使臣重傷後替他醫治的那位太醫,正在替楚嶽磊醫治。

那位太醫,在老皇帝尚在位時,因極力反對請所謂的道士來宮中煉製丹藥給老皇帝服用,而遭到老皇帝的貶斥,從禦醫被降為醫士,後來又被下放到了太醫院下屬的惠民藥局,直到楚嶽磊登基後,才被司淵渟重新從惠民藥局提回太醫院,再任禦醫。

楚嶽磊的傷對於那位太醫來說,說輕不輕說重不重,司淵渟問他需要多久治好,太醫答曰:“全看司公公的意思。”

司淵渟當時站在龍榻前,看著昏迷不醒的楚嶽磊,道:“咱家的意思,陛下被刺客重傷,受驚過度,需得好好休養上一段時日才是。”

之後楚嶽磊養傷整整三月,期間傷情反複,且受噩夢驚擾,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精神衰弱,總坐立不安地懷疑還會有刺客不知從何處衝出來傷他。

在那段時間裡,司淵渟一直都親侍湯藥。

楚嶽磊多疑,所有湯藥都要司淵渟試過他才肯喝,司淵渟從無怨言隻道:“臣有今日,全仰仗陛下聖恩,願為陛下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每一次,楚嶽磊從噩夢中驚醒,司淵渟都在他身邊,然後撫琴助他入眠。

太醫開的藥方,太醫院熬的湯藥,從來都沒有問題。

楚嶽磊卻是漸漸離不開司淵渟了。

三個月後,楚嶽磊痊愈,司淵渟離開皇宮,搬進了督公府。

他依舊會被深夜召入宮中,為楚嶽磊撫琴助眠。

回歸朝堂的楚嶽磊越發的多疑易怒,漸漸開始聽不進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