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頁(1 / 1)

是擔心真的讓我上了,原本好好的隊伍要被我給折騰散了。”

聽完成棟的解釋,周護院原本的擔心也散去了不少,他最早說希望連同自己在內都交給成

棟來管主要是因為他怕成棟不會真的如他所說把所有的東西都教給他的人,雖然這種想法有些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可這種擔心也並不是全無道理的,他們畢竟非親非故,人家為什麼要

絲毫不保留的教給你,老百姓都說教會徒弟餓死師傅,他不相信成棟一丁點都不擔心這個問題

周護院畢竟不是成棟的夫君,要是李若鬆知道周護院的想法,估計能笑話周護院一輩子,

成棟不是不擔心教會徒弟餓死師傅,而是他腦子裡的東西不管是誰都沒辦法挖走,就算是諸葛

連弩被彆人給弄走了,成棟跟自己說的那種能夠一次性發射很多子彈的槍支,一下可以轟倒一

麵城牆的大炮,還有可以飛上天的什麼熱氣球和飛機,然後還有能跑很快不用馬拉的車,這些

東西他們這些人是想都沒辦法想象的,而這些,隻有成棟見過,也隻有成棟知道該怎麼弄,所

以成棟完全沒有擔心的必要。

“既然少夫郎和大少爺都這麼說,那卑職便放心了,卑職現在就去寫封信給他們,讓他們

這幾日便從那邊出發,儘早趕到這裡來,而且等到他們過來了也正好趕上農忙的時候,也能過

來搭把手。”周護院總算是退了一步,同意了成棟和李若鬆的說法。

李若鬆和成棟不約而同的相互看了一眼,在彼此眼中看到了笑意。

這件事就算是定下來了,李齊在他們說完這件事之後立刻叫來李管事,讓李管事去鎮上找

些工匠來,而自己也沒有等到第二日去找村長,用過午膳後李齊便同李良一起去拜訪了村長,

跟村長說準備將自家房子旁邊的地買下來的事情。

李齊現在住的宅子跟村裡是有些距離的,宅子本身距離大山比較近,說難聽點就是孤零零

的一棟宅子在那邊蓋著,之前李齊是想著要跟村裡人住遠點,免得跟村裡人起糾紛,而且村裡

的房屋本來他也買不到,就算能夠買到,他也不太願意住彆人住過的房子,反正都是要花銀子

,還不如自己重新蓋一棟宅子,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意來弄。

現在這棟宅子周邊的地全部都是無主的,且因為不是宅基地,購買的價格並不會很貴,考

慮到以後他們要做的事情,李齊決定把周邊的地全部都給買下來,除了加蓋一座三進的宅子,

還要修一塊大大的練武場,然後還要蓋一排專門用來製作弓弩的房屋,保密性一定要強,這樣

的話最好還是單門獨院,免得人來人往的被人看去了。

最主要的是私自打造兵器是大忌,一旦被人發現了,他們在這裡的所有人都是性命難保,

因為朝廷是明令禁止的,一經發現全部都是按照謀逆罪論處,掉腦袋都是小事情,搞不好會被

滅九族,這才是比較麻煩的。

除了這些,學堂短時間內可以放在他們老宅的第一進院子裡,以後還是要換地方的,與其

以後換來換取的麻煩,還不如現在就專門蓋一座三進的宅子,麵積可以小一點,前麵一進是給

小子們讀書習字用的,中間一進是給夫子用的,最後麵一進可以見一個書房,專門用來放置一

些書籍,供村中眾人借閱,這個想法還是成棟之前提出來的。

□作者閒話:

第132章 學堂

買地的事情辦理的非常順利,李齊把現在這棟宅子周圍的地全部買了下來,村長帶人來量

了一下,一共就九畝多的地,村長是按照九畝地給他們算的,學堂這個三進的院落修的比較小

,占了兩畝地。

這間學堂是完全按照成棟的想法來修建的,第一進院落全部都是挑高、沒有隔間的大房間

,周圍的窗戶做的也都比較大,便於通風和采光,每個房間都有三扇窗戶,這是成棟特彆要求

的。正中間的正房和兩邊的廂房全部都是這樣的建築,按照成棟的想法,這三個房間正中間的

是所謂的啟蒙班,東廂房是科舉班,西廂房則是算術班,啟蒙班的夫子由李良來擔任,科舉班

的夫子是由李齊來擔任,算術班則是由成棟來教。

中間的院落暫時沒有人居住,但是成棟是按照現代單人公寓的模式來修建的,一共被分成

六個房間,裡麵有床、有衣櫃、有床頭櫃,另外還有一些可以放置個人物品的架子,架子也是

成棟根據現代的一些收納櫃做的改良,這些東西實用性都很強,以致於製作這些家具的木匠師

傅追著成棟想要拜成棟為師,弄的成棟也是哭笑不得。

後麵的藏書閣跟第一進院落中的房屋差不多樣式,挑高的屋頂,房屋中間是一排排用來放

書的書架,藏書閣的書基本上都是李管事從鎮上采買回來的,成棟特彆交代如果看到一些對種

地有幫助的書籍請他一起帶回來。

因為成棟的這句囑咐,李管事差點把兩條腿給跑斷了,才好不容易在一家書肆的角落裡麵

找到了《上農》、《任地》、《辯土》、《審時》、《齊民要術》、《陳軎農書》這六部農業

方麵的書籍,在翻找的時候,李管事還看到了一些稀奇古怪的書籍,想到成棟的愛好,李管事

不管三七二十一全部買了回去。

成棟拿到書的時候很有些遺憾,這個地方沒有明朝,如果有明朝這個朝代,《天工開物》

、《齊民要術》這些非常優秀且實用的書籍已經問世了,若是能夠買到能省下他不少麻煩,現

在看來也隻能自己弄了。

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成棟並沒有瞞著李若鬆和李若杉,確切的說,他都是把這兩個人帶

在身邊的,李若鬆聽得多問的少,李若杉則像個好奇寶寶一樣,問個不停,成棟就很有耐心的

給李若杉解釋他這麼做的原因。

這些書籍看起來似乎是沒有什麼用處,比如農業方麵的書籍,村子裡沒有人不會種地,莊

稼這種東西,跟人的付出是成正比的,你越是用心的侍弄莊稼,到了收獲的季節你的收獲就會

越多,當然,有的時候也要看老天爺的意思,若是到了該收莊稼的時候老天爺不賞臉,一直下

大雨,那這一年的收成基本上就要泡湯了。

成棟雖然沒有在鄉下待過,卻很清楚農業經驗的總結與推廣,農具的改進與普及對一個農

業社會來說有多麼重要,隻可惜,成棟對這些隻有大概的理論概念,比如大棚養殖、種子培育

、土質改造什麼的,他知道有這些事情,但是具體是怎麼弄得,他完全不清楚。

尤其是種子的培育,他打小就知道那位成功培育出雜交水稻的科學家,也大概了解雜交水

稻的理論知識,但是在實操層麵上他是一點經驗都沒有,什麼不育係什麼保持係的,他是完全

弄拎不清,他隻記得如果不是那位老先生,搞不好他們國家發展不了這麼快,光是吃飯問題就

足以將一個國家生生拖垮掉,一個國家對於農業的重視並不是體現在有多少農民上麵,也不是

體現在有多少耕地上麵,而是體現在農業技術的革新以及耕地保護上麵。

對於這一點成棟也不著急,術業有專攻,他有想法,總有厲害的老農有經驗,兩相結合一⊙思⊙兔⊙在⊙線⊙閱⊙讀⊙

下沒準會得到一些收獲,且當年他們的科技比現在的科技領先幾百年,就這,當年的研究還用

了好多年的時間才成功,所以成棟並不心急,隻要能夠先把農具進行革新,把人力解放出來,

把生產力提高,其他的都可以慢慢來。

農業書籍一方麵是給村民們提供一些思路,另外也是為他們後期研究提供理論依據,也便

於他們進一步優化這些書籍的內容,對他們來說是非常有幫助的事情。

考慮到後期會有村民到藏書閣來借閱書籍,藏書閣所在的院落一共有兩扇門,一扇門是從

前麵的院落連通過來的,便於住在這裡的夫子和在前麵念書的孩子們到這裡來借閱書籍,另一

扇門就是專門給村民們使用的,這扇門開在右側,與前麵那扇門是完全分開的,就連給村民們

閱讀的書籍也都是單獨放在一間房屋中的,這間房屋跟其他兩間房屋並不相通,僅有一扇對外

的側門,這也是避免村民們進進出出的對前麵造成不好的影響。

由於這個院子建造起來比較簡單,所以在地買好之後,李管事就安排人先開始修建,這裡

還發生了一件讓李齊非常感動的事情,當這個院子要開始修建的消息傳出去之後,村子裡所有

的人都來了,並不是來看的,而是來乾活的,上至耄耋老人,下至總角孩童,無一人沒到場,

哪怕是李齊大伯家的幾個兒子、孫子也全部都來了。

能搬磚扛土的就去做力氣活,不能做力氣活的就幫忙洗菜做飯,孩子們則是做些自己力所

能及的事情,幫忙遞個水拿個東西端端碗盤擦擦桌椅什麼的,因為這間學堂,整個村子都動了

起來。

這些村民們每天都來幫忙,學堂以令人吃驚的速度蓋了起來,原本需要一個半月的工程硬

是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完成了,當學堂最後封頂完成的時候,所有在場的人全部歡呼起來,

小孩子們在幾個院落中跑來跑去,一邊大聲的笑著,一邊高喊著能念書了,能念書了。

老年人一邊抹著眼淚,一邊衝李齊一家人磕頭,口中直稱李齊一家人是活菩薩,是老天爺

派來拯救他們的,在聽到連村裡的大人他們也會抽空教他們識字念書之後,村民們更是爆發出

一陣歡呼聲。

要知道,在這個時候,讀書是一件非常榮幸的事情,誰家的孩子要是能夠送到學堂裡麵念

書,那真是一件不得了的事情,讀書也是一件非常花費銀兩的事情,每年光是先生的束脩都是

一筆不小的開支,一般的先生收的束脩大約是一年半兩白銀,好一點的先生束脩能要到一年一

兩白銀。

可對於這些村民們來說,二兩銀子夠他們一家幾口人生活一年,他們辛辛苦苦在地裡忙活

大半年,搞不好隻能收獲幾百個銅板,所以讀書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之前劉家溝的村民們

隻能很羨慕的看著彆人村裡的孩子們上學堂念書,對於有學堂的村子他們羨慕的眼睛都紅了。

劉家溝實在是太窮了,地理位置不好,太過於偏僻,山高林深,唯一一條通往外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