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頁(1 / 1)

黑得早,抱著俏俏走山路要小心點。”盈芳原本準備加班的,見李翠琴來了,想想很久沒準是下班回家吃飯了,洗淨了手,接過李翠琴懷裡的俏俏,邊逗邊往外走。

“今兒老林輪休,晌午帶我們娘倆去街心公園玩,遇到放炮米的,我拿米換了幾斤年糕炮,你不是喜歡吃這個嗎?趁熱乎給你送點來。”李翠琴說著,抱回閨女,遞給盈芳一大袋米炮,有一半是曬乾的年糕片放的,咬一口鬆鬆脆脆。

盈芳高興地說:“嫂子有心了。走!上我家吃飯,晚了就留我們那睡。林大哥那讓我爹騎車去知會一聲。”

“那感情好!你們家那新屋,我還沒看夠呢。”李翠琴笑著說。

第806章 驕傲

說到盈芳家推倒舊屋蓋的新房子,那絕對是雁棲公社頭一份,不,應該說是江北頭一份。

相鄰兩座舊院推倒後,合蓋成了一座兩層半的大洋樓。

礙於院牆間的小路不歸盈芳家所有,屬於公社的集體土地,洋樓一層,是獨立的兩座小樓,二樓開始才銜接成一體。

二樓往上的閣樓,也不是規規矩矩的平屋頂,而是中間尖、四周一圈平台式的矮屋頂。

尖屋頂的南斜麵裝著蕭三爺托老熟人弄來的衛星天線。

有了衛星電視,盈芳家更受大夥兒歡迎了。隻要是農閒或節假日,都會有老人、孩子來盈芳家看電視。

愛屋頂用來乾嘛呢?天氣好的時候,平台上曬曬菜乾什麼的。曬在屋頂平台比院子裡乾淨多了,人來人往的也不影響走路,總之很實用。看上去又給人一種小城堡的感覺。可謂是實用和美觀相結合。

洋樓的進深依然按著老宅的進深,十分深闊,每間房都帶著窗戶,敞亮又開闊。

最讓盈芳滿意的就是廚房了,大大一間,雙口土灶和現代煤氣灶的和諧結合,還沿著牆壁打了一溜的料理台和櫥櫃。鍋碗瓢盆以及雜七雜八的東西,不用的時候都收在櫥櫃裡。不會讓人踏進廚房無處下腳的逼仄感。

屋前屋後的院子也整修了一番。八十年代以後,國家不再限製農戶的雞鴨隻數了,相反還鼓勵家庭養殖。

條件好的人家,還租賃集體閒置的土地,辦起家禽養殖業,成了改革開放後第一批發家致富的專業戶。

除了家禽,還有承包山頭種果樹的、承包魚塘養魚蝦的。

去年,腦袋瓜子活絡的向九,敢於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將自己家的院子精心拾掇後,開起了家庭旅社,接待那些慕名而來、又趕不及回去的遊客。

起初大夥兒都不看好。覺得城裡就有鱗次櫛比建起來的旅館、酒店、招待所,這鄉下矮不隆冬的平房、房前屋後不是菜園就是雞鴨,誰會願意掏錢住?

不想,向九的家庭旅館開起來以後,生意火爆得不得了。

一撥又一撥遊客衝著開發完善的溶洞、溫泉、地宮遺址以及動物公園而來。如此多好玩好看的景點組合在一起,隻玩一天怎麼夠!

這不,向九家拾掇乾淨、窗台擺著一溜野花的六間房間,沒怎麼花功夫宣傳,就有生意上門了。有隻住一兩晚的,也有一口氣訂上十天半個月的。這是想把整座雁棲山逛一遍哪。

住了還要吃,完了走的時候還問向九院子裡的雞鴨賣不賣。城裡沒法養殖,想吃點雞肉、鴨肉,還得上農貿市場買。菜場裡的雞鴨瞅著哪有農戶院子裡養的精神啊。

向九家的雞鴨賣是賣,可僧多粥少。今兒有人問、明兒有人買,哪有那麼多雞鴨供他們賣啊。於是就介紹他們去其他人家買。就這麼,雁棲公社的農副產品也成了搶手貨。

幾乎每個遊客走的時候,都會帶上一些。

村民們兜裡的錢袋子一天比一天豐盈。

瞅著向九搗騰的家庭旅舍生意這麼好,家裡有空房閒置的也都模仿著開了起來。

反正不要什麼本錢,無非就是把房子、院子拾掇得乾淨些,床褥鋪得整齊些。

不得不說,向九的生意頭腦真叫靈光。從家庭旅館開張到現在,短短幾個月,帶領其他村民一起,掙了個盆滿缽滿。

已經從書記位置上退下來的向榮新,樂得見眉不見眼,成天笑嗬嗬的。

年紀大了不再下地,每天早上拿著煙袋往村裡走一圈,看什麼都覺得順眼。

新上任的書記是向榮新的侄子,也是一個一心撲在工作上、為公為民的好領導。

這是雁棲公社的福氣。

若是換個懶怠點,又或者隻管小家、不顧大家的,還不把公社搞得烏煙瘴氣啊。

畢竟山上景區一係列開發後,雁棲公社的公賬多富裕啊。套句隔壁公社書記的話說,能富得流油了。

好在接連兩任書記的品行都相當不錯。村民們也都很務實。人心齊、泰山移,做什麼都齊心協力,日子自然紅紅火火。

日子寬裕,花錢也大方。

孩子讀書不用說,隻要能上,就一個勁供他們上。希望跟向剛媳婦、向九媳婦一樣,考個大學回來,然後分配到穩定的公家單位。

除此之外,家家翻修起了屋子,推倒重建二層洋樓的也有。當然,規模沒法跟盈芳家的大洋樓比,但兩間的小洋樓咬咬牙、再親戚朋友間借一點,還是蓋得起的。

白牆黑瓦新屋子、綠植鮮花滿院子,鄉間小道鋪青石、河岸橋頭砌石凳……雁棲公社可謂是天天在改頭換麵。

不經意間又在當地報紙上刷了一撥存在感。

眼下的雁棲公社,哪裡還是昔日縣城居民嘴裡的“鄉巴佬老土冒”、“山旮旯窮角落”,羨慕都來不及。

考出去的大學生(知青不算),盈芳、燕子,乃至社長家的小公子馮軍達,畢業後都相繼回了家鄉。

盈芳分配到了博物館。

馮軍達帶著他媳婦辦了停薪留職,回到公社開了家生態環保的印染廠,采取的染料皆來自大自然。為此,馮軍達包下了公社西首的矮山坡,專門用來種植染色植株。

這是華夏頭一家環保型印染企業,受到了國家的重視,各上級單位輪番給予褒獎和鼎力支持。雁棲公社跟著出了一番風頭不用說。

燕子舍棄了市醫院的鐵飯碗,自願回到公社衛生院,繼承了她爺爺,也就是老張大夫的衣缽,如今是衛生院院長兼主治醫生。

隨著雁棲公社的大名遠播,很多家在本省的醫科、護理專業畢業的大中專生,都願意來雁棲公社的衛生院工作。尤其是家在寧和縣城的,各種托關係走後門,就為了能分配到這裡來。

工資待遇和縣城醫院不相上下,公社出資蓋的集體宿舍嶄新又亮堂。假若夫妻雙方都是雁棲公社的職工,比如一個在衛生院、一個在印染廠或是博物館,還給分三居室的福利房。

福利房建在雁棲江邊,環境優美、交通便利,和江對岸的部隊三期福利房遙相對望,堪稱一流位置的江景房。

工作地點在國家重點保護的景區裡,工作環境優美寧謐,福利待遇不比城裡頭差,願意來的大學生數不勝數。

如此一來,雁棲公社比縣城的一些單位都不缺人才。可把村民們驕傲的。瞧!我們公社是這麼滴牛啊,連大學生都爭著搶著想來為我們工作。▓本▓作▓品▓由▓思▓兔▓網▓提▓供▓線▓上▓閱▓讀▓

第807章 終章圓滿

隨著中秋的臨近,盈芳家幾乎天天都有人登門送禮。

有專程跑來探望老爺子、蕭三爺的老戰友、舊部下,有蕭大伯以前督工雁棲大橋建造時結識的朋友,更有向剛的戰友、同仁、部下……總歸是有不少人惦記著他們。

送來的禮,擺滿一個屋還嫌不夠。老爺子便讓他們把放不長的吃食、補品拿出來,盈芳的師傅師兄家、老書記社長家、以及向二等熟悉的幾戶人家分一分。

糖果、糕餅等娃子們喜歡吃的嘴兒,就擺在大廳案桌上,用來招待三不五十跑來盈芳家看衛星電視的孩子們。

今年中秋,蕭大伯早早就帶著八年前修成正果的新媳婦陳旭亞以及五歲的小兒子來寧和過節了。

另外,蕭二伯老倆口也說過兩天要來。

五年前升調到京都市委的蕭鼎華,也說要帶著媳婦、兒子來寧和。自從調回京都後,他們倆口子一直都是忙碌的日子多。今年帥帥大學畢業,工作恰好分配在海城,離X省近得很,說什麼都要來寧和聚一聚。

“看樣子你家今年中秋又要熱鬨了。”李翠琴笑著總結。

下山路不見得比上山好走,不放心兩歲的閨女自己走,換個手繼續抱著走。

“嫂子我來抱會兒,你幫我拎著這些。”盈芳把籃子遞給李翠琴,接過對方手裡可愛的俏俏。

“暖暖、晏晏中秋回來嗎?陽陽怕是不放假吧?我聽你家老爺子說,今年咱們國家首都舉行的亞運會,陽陽可是主力呢!”李翠琴問起盈芳家的三胞胎。

盈芳嘴角噙著一抹笑,很是驕傲地說:“是呢,成年以後頭一次參加大型比賽,還是在咱們國家舉行,說什麼都不能輸給那些老外。這不,年前生日回來了三天,慶完生就被他教練接回去訓練了,連大年都沒回家過。好在如今電話通到了家裡,啥時候想家了,隨時都能打電話嘮幾句,偶爾會跟他兄弟姐妹書信往來,倒也不像小時候那麼惦記了。”

又說到暖暖、晏晏,盈芳著實有些頭疼:“考上了那麼好的大學,你說安安分分在學校念書多好?暖暖那丫頭就是愛折騰。這不,念叨著要把動物公園建起來,把我和她爹支使得團團轉。原以為晏晏是個不要家裡操心的,結果你也瞧見了,醫科沒讀幾個月跑去研究什麼導彈了,中秋來了之後,接下來還不曉得啥時能回來……”

李翠琴笑笑:“依我說你該知足了,三個娃子個個有本事,一個比一個成績好。不用家裡操心就把自個的學業、工作安排得妥妥當當,這還不夠省心啊?你去看看彆家的熊瓜娃子,阿慶嫂家的小兒子二十三了,工作還沒著落,讓他跟著家裡人下地又不肯;黃花嬸家的大孫子,考試不及格,還嚷著要讀書、不要去廠裡上班,那才叫操心哪……”

相比之下,盈芳家的三胞胎簡直就是“彆人家的孩子”,從小到大哪天讓家人操心過了?相反,這個獎、那個獎,這個第一、那個第一的捧回家。盈芳家新起的大洋樓,特地留了個房間做陳列室,把一家人大大小小的獎牌、獎杯、獎狀依著時間脈絡擺在陳列櫃裡。其中數陽陽的獎杯最多、獎狀不計其數,暖暖、晏晏的也不少。

照這個趨勢下去,盈芳和男人商量著,恐怕還要再騰個房間出來。為啥?獎杯、獎狀不夠放了呀。

陽陽沒成年之前就捧回來那麼多獎狀,更遑論成年以後,參賽的機會隻會多不會少。

晏晏被他教授哄去了研發,不出意外,將來的成就也不會小。

暖暖決定大學畢業就回老家陪伴她那些動物夥伴。但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