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頁(1 / 1)

廉,也沒怎麼參與過黨爭。

這也不奇怪,禦史說到底就是找茬的,嘴臭不說,筆杆子還硬,一言不合就懟天懟地,上皇那麼強硬的人,有時候也拿他們沒辦法。

你要殺他,他把這當榮耀,指望著青史留名呢。不殺吧,那是往死裡作,之前好容易安靜了一會兒,不敢彈劾瑞王,怕刺激到身體不好的上皇。

現在好不容易逮到機會,那是一天三次地上折子,從祖宗家法,談到朝廷法度,從沿海百姓的安危,談到海盜和倭寇的累累罪行,反正就一句話,堅決不同意開海禁。

開了就是對不起祖宗,對不起百姓,對不起他的皇帝之位。

有人甚至還給養病中的上皇上折子,讓他勸勸新帝,不要仗著年輕,一味任性行事。

沒錯,就是任性,現在所有大臣都覺得,皇家人真TM任性,上皇是這樣,太子是這樣,瑞王也是如此。

那麼新帝會例外嗎?

當然不,要知道新帝以前還是皇子的時候,就因為一些原因,得罪了很多大臣,不管不顧地要追討回欠款,也不顧大局,一定要懲治一個來大周的使節。

就因為他在大周殺了一個人,一個普通的乞丐!

這事,禦史們沒覺得四皇子做的不對,天子犯法和庶民同罪,那使節既然敢在他們大周殺人,就必須承擔後果。

所以還是皇子時,四皇子被很多禦史喜歡,認為他剛正不阿。

可現在他是皇帝,就不能像在當時一樣任性,得顧全大局,他們很怕四皇子變成太子那樣,不管不顧就殺人。也怕他和康王一樣,變得陰狠暴戾。

畢竟四皇子和太子雖然一向沒什麼交際,但他是太子保上位的。而他還是皇子的時候,似乎和康王走的很近,這就不得不讓眾大臣擔憂了。

有這個因素在,新帝一提出開海禁,他們腦子裡瞬間產生了不好的聯想,認為這可能是新帝的莽撞任性之舉。

他們當臣子的,不能放任帝王這種習性,一定要糾正過來,於是他們想都不想,全部提出反對。並且達成一致,一定要把帝王的不良習性壓下去。

這是新帝和朝臣就王權的第一次對立,瑞王不會管,也管不了。

而且新帝也不需要他幫忙,彆看四皇子好似一腔孤勇,但實際上,他比任何人都會審時度勢。

當初太子還在時,他身為嫡皇子,就能做到在朝中既有自己的勢力和地位,又沒惹來太子的忌憚,甚至還讓太子對他的能力認可。

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所以無論是上皇,還是瑞王,都不擔心開海禁的事會無疾而終。

這是新帝展現自己的手段和能力的場所。

而桑語也見識到了一場華麗的皇權和臣權攻堅戰,同時也不由地感慨,政治真不是一般人能接觸的。

而在其中遊刃有餘的上皇,新帝,太子,乃至瑞王,都非凡人也。

第四十章 紅樓40

瑞王那邊明麵上在養病, 桑語幫不上什麼忙,但衝著她衝喜成功了,把瑞王的小命保下了, 她時不時還要過去一趟。

而宮裡為了表示對瑞王的關切, 三不五時選桑語進宮,這次也一樣, 並且來宣口諭的太監還特意提了, “娘娘聽說林如海林大人的女兒在府上,讓郡主帶去宮裡見見,都是忠臣之後,皇上且關照著呢。”

桑語聽了點點頭,“公公且放心,我明日就帶林小姐進宮。”

讓人使了銀子, 送走了宣口諭的太監, 她立刻去林黛玉的院子, 和她說了這件事。

林黛玉有瞬間的慌亂,然後慢慢鎮定下來, 小心地詢問, “桑姐姐, 皇後娘娘宣我進宮,可是有什麼事?”

“無事,是你父親在江南官做的好, 皇上和上皇都是讚揚的,娘娘知道你進京後, 自然要宣召你的, 放心, 隻是走個流程, 我也會在的,你不必憂心。”

從新年後,這樣的流程每個半月都要來一次,桑語早已經習慣了,讓李嬤嬤給林黛玉突擊一下進宮請安的規矩,剩下的就不管了。

不過是林黛玉要守孝,穿著上要注意一點,既不能太素淨,礙了貴人的眼,也不能花枝招展的,顯得不孝。

這個桑語已經駕輕就熟了,直接給林黛玉送了幾套適合的衣服和首飾,完全合乎規矩的,讓她怎麼搭配都可以。

早在把人接過來的時候,她就預料到了會有這一出,提前讓人給林黛玉量了身形,準備好了。

第二天一早,把誠哥兒他們送去上學,就拉著林黛玉坐上了馬車。

這個時間點,已經過了大臣們上早朝的時間,所以內城的馬車並不多,行人看到是郡主府的,都會避讓開,因此一路順風順水,沒多久就到了宮門口。

侍衛檢查過腰牌,知道是永寧郡主府的,就直接讓行,馬車接著往裡行駛,繞過中央往左側行駛,過了大概一刻鐘,馬車停下,桑語和林黛玉下馬車。

從這裡開始,就要換成坐轎子了,直到皇後的坤寧宮門口才下去自己走路。

當然了,這是公主郡主的待遇,她要還是之前的縣主,是享受不到這好處的。一般的貴命婦下了馬車就隻能步行,即便是賈母那樣的超品國公夫人也不例外。

林黛玉隻是朝臣之女,本該是步行的,不過她年紀還小,桑語就拉著她一起上轎子了,這是六人抬的轎子,加上一個六歲的女孩兒,也不會重到哪裡去。

轎子就坐了半個時辰,總算到了坤寧宮門口,這會兒皇後已經見完了宮妃們,也差不多處理了大小宮務,剩下的時間就是接見命婦,桑語自然是第一批的。

她一下轎,立刻有宮女迎著往內殿去,其他早到的命婦隻能等在外殿,慢慢地排隊。

在這裡不講究先來後到,也沒有個輕重緩急啥的,都是內宅女子,說的不是謝恩之類的,就是兒女婚事,還真沒什麼可急的。

因此這裡講究身份,身份高的即便來的晚,也能最早被皇後接見。身份低的,你就是最早來,也得排到後麵去。

一般後宮隻上午讓進人,都不留人用午飯的,所以有些人等著等著就中午了,要是沒事說隻謝恩,那就跟著其他謝恩的人最後到皇後麵前磕個頭了事。要是還想請個旨賜個婚啥的,以後再來吧。

宮裡就是這麼現實,原本桑語隻是郡主,她沒可能一來就被皇後召見的。但她現在不是未來的瑞王妃嘛,那就大不一樣了,說是皇後的堂妯娌,但在皇帝和上皇心裡,瑞王和親兄弟親兒子還親,所以皇後待她就和待忠順王妃一樣好。

忠順王妃還比不得她,畢竟瑞王身體不好嘛,皇後這個做嫂子的,得時時關照著,就要經常召見桑語進宮,見得多了感情自然就處出來了。

而且說句不恰當的話,無論瑞王死不死,隻要她能在瑞王死之前嫁入瑞王府,她就能坐上宗室女眷第一梯隊。

在宗室也是論身份排隊,皇後不屬於宗室範圍,所以宗室裡最尊貴的除了宗令壽王和世襲罔替的康王,就是皇帝的兄弟姐妹們。

現在上皇退位了,上皇的兄弟姐妹就要倒退一射之地,哦,上皇也沒啥兄弟,姐妹也就剩下一個,就是大長公主。

新帝的兄弟,都被太子殺得差不多了,剩下那幾個,除了忠順王爺,都還沒長大呢。

所以瑞王是和新帝最親的兄弟了,再加上他乾的種種事,說是兩代帝王的心腹都不為過,等到桑語和他成親,就能一躍成為宗室女眷中的話事人之一。

而皇後對她這麼親切,也有拉攏她的意思,本朝的皇室女眷地位高,要是她們存心給皇後找茬,她即便是皇後,也會焦頭爛額的。?思?兔?網?文?檔?共?享?與?在?線?閱?讀?

所以本朝的皇後相當不好當,既要管理後宮,照看嬪妃和皇子們,協助皇室恩寵朝臣的家眷,還要照顧好公主妯娌,宗室王妃們,那真真是一個累死人不償命的活。

忠順王爺從小就跟在新帝屁股後麵跑了,忠順王妃也一樣,和皇後的關係處得非常好,所以她不用拉攏。

新帝的那些姐妹,以往在宮裡被甄貴妃打壓的多,日子沒有上皇的姐妹過得舒心,就養成了溫婉的性子,皇後給施點恩,比如給已經成婚的公主生下的女兒討來郡主的封號,她們就會很聽皇後的話了。

至於兒子,那要皇帝來裁決,得這些外甥們讓他看得上眼,他才會下旨封爵。

那些公主們也聰明,知道自己和四皇兄的關係一般,能給女兒撈到一個郡主的位置,就已經謝天謝地了,多的不強求,然後把長成的兒子,送到忠順王爺身邊,或者瑞王的手下當差。

明著說跟著舅舅學習,其實就是通過這種方法,轉而幫新帝辦差。

因著這層關係,那些公主們對桑語可好了,不說處處捧著吧,在她麵前絕對一點傲氣也沒有。

所以說,即便她封了郡主還有封地和食邑,都比不上一個未來瑞王妃的名頭。

也因為這個,她是到哪裡都受到優待。

皇後剛把宮務處理完,還沒來得及喝一口茶,聽她到了立刻讓人宣她進內殿。

桑語笑著給皇後行禮,還沒蹲下去呢,就被人親切地扶住了。

“郡主快坐,常來常往的,不必這麼多禮。”皇後年紀三十幾許,保養得宜,臉上看著才二十多,皮膚白淨,性子溫和,雖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大美人,但她氣質雍容大氣,溫和不失威嚴,誰看了都說有母儀天下的氣度。

而且皇後也有這個底氣,她娘家家世好,祖父是內閣大臣,父親叔父都是上皇信重的寵臣,新帝登基後,父子三人天天上折子告老還鄉,為的就是不叫人說皇後母族勢力大,有外戚之嫌。

新帝攔了又攔,就連上皇都出麵勸了,也沒擋住人家辭官回鄉的心意。

這不,幾日前皇上已經批了,可就是這樣,皇後也不怕娘家沒人撐腰,她有三個親哥哥,兩個堂哥哥,還有四個弟弟。

五個哥哥全都中了進士,最年長的已經做到了四品官,在外任知府,其他哥哥們官位小些,但一個個風華正茂,怕什麼的,早晚能升上去的。

而四個弟弟呢,一個軍人,兩個秀才,還有一個才八歲,卻是真真正正的神童,三歲能文,四歲能頌,六歲寫的詩就讓人讚不絕口。

皇後的祖父把他往名士上培養,日後做個名滿天下的大儒,隻要不走歪了,那妥妥是前途無量啊!

什麼叫書香門第,什麼叫進士之家,這就是!

有這些能乾的兄弟在,即便祖父父親和叔父都退了,皇後的底氣也十足。

更何況她還有嫡子,兩個親生的兒子,一個目前十二,肉眼可見的聰慧懂事,就連瑞王都誇過的。還有一個才三歲,虎頭虎腦的甚是可愛機靈。

新帝對這個兩個嫡子,一個倚重一個寵愛,其他庶子在他們麵前,那是差了十萬八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