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頁(1 / 1)

子從小雖不缺書本,可是他卻知道那些書籍的珍貴之處,寒門難出貴子莫不是因為讀書所需要的錢財過多。

張彥瑾見太子這麼快就知道這雕刻印刷的用處,心裡也不由地佩服起來。

“我現在手裡再雕刻的隻有三字經,百家姓還在製作中。”張彥瑾答道。

“太好了,父皇若是聽到這個好消息一定會很高興,張卿不虧是我大魏的棟梁之才。”太子興奮道,這張彥瑾果真是個人才,從煤礦,修路,要雪藥,無一不讓他驚歎。

“我要把這個消息和父皇說說,你可同意?”太子詢問道。

太子對張彥瑾此人自然是欣賞的,固然要得到張彥瑾的同意,他雖然貴為太子,卻是個自謙的人。

第131章

“這是自然的, 我原本也是想等成品出來完善之後呈給皇上看的。”張彥瑾笑道, 他自然是同意, 有了太子的傳話,自己再去和皇上說便沒有那麼突兀, 太子今天來的還真是及時。

太子不過聽自己說了一遍便明白這雕刻之書的重要意義, 說明太子不僅僅是一個豁達的人,同時也是一個通透的儲君,張彥瑾對太子的認識也加深了幾分。

張彥瑾把手上完成了三字經交給太子帶回皇宮。

同時也讓手下的人加緊幫忙製作第一批百家姓, 李郢那邊還在等著張彥瑾給他送書。

張彥瑾打算把這一批書義賣出去,所得利潤全部捐給學堂, 他打算在城中建立一個啟蒙學院,用這第一批的書來著手那些普通人家不足十歲的小孩來學堂啟蒙。

第二日, 張彥瑾便得到了皇上的宣召。

“好小子, 你真是讓朕意外。”張彥瑾一踏進禦書房就聽到皇上爽朗的笑聲。

看來太子把功課做的很足,皇上龍顏大悅。

太子之前若不是身體病弱,相比現在朝廷的黨派之爭也不會像之前這般混亂,張彥瑾參見過皇上後便站在下首不語。

聽著皇上洋洋灑灑說了快一刻鐘,之前的事情皇上都沒這麼大反應, 這倒是讓張彥瑾有些好奇了。

“張卿, 這雕刻之術你是如何得知的?”皇上問道。

“回皇上, 臣有日出門發現外麵書籍甚少,打聽一番才知道現在抄寫書籍費時費力,而且價格甚高,便想道此處。”張彥瑾答道。

皇上聞言, 點了點頭,道:“我大魏就是需要像張卿這種善於發現和發明的人才,而不是那種整日就知道飲酒享樂不勞而獲的人。”

張彥瑾聽了皇上的話,默默不語,這皇上每次在抬高彆人的時候似乎都喜歡隱射些什麼,還好這禦書房沒有其他大臣,皇上這話明著是在誇自己,實際上也是在給張彥瑾樹敵。

“大魏自然是人才濟濟,張彥瑾不過是萬千之一。”張彥瑾道,皇上往高處了抬,他就得自己往低處了走,自古君王心思難猜,橫豎不過是因為臣子居功甚偉。

“張卿就莫自謙了,張卿,我大魏若是有了這雕刻印刷術,便可以教化民眾,進學院學習的人多了,那山匪便少了,知書達理的人多了,那搶劫鬥毆的人便少了,況且朝中現在緊缺人才,若是多了這些讀書人,那入太學院的不止世家子弟,更是也有民眾百姓。”皇上感慨道。

張彥瑾聞言,心中不由大喜,皇上竟然有選拔普通民眾入朝為官之意,這叫他如何不高興,省的他還要想法子去說服皇上。

據他說知,大魏現在的為官之道不是世襲便是舉薦,這才導致了權利的分散,朝政的混亂,各個黨派各自為政,皇上更多的是把心力用在維持黨派權利平衡之間,若萬一有哪家獨大,皇權便有可能隨時受到威脅。

“皇上為何不采取考試之製?這讀書的人多了,總歸不可能全都道朝中就職?”張彥瑾一遍虛心地停教,見皇上停頓下來,便提出自己的想法。

“入我太學院自然是要考試的,凡是人品和才能皆具備方可到太學院讀書,經過師長考核舉薦方可入朝中就職,隻是進來太學院少有百姓考入,想來是讀書人過少的原因。”皇上又道:“有了張卿這新發明,相比讀書弟子躲起來不過是時間的問題。”

“皇上,臣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張彥瑾道。

太學院那就是貴族學校,普通百姓就算是考進了,去那裡麵也沒有什麼好果子吃,就算是在太學院有機會入朝政,可也得要有命在才行。

還不如去參軍,至少那戰功是實打實的。

“有話直言,怎麼還打起啞謎來了?皇上見張彥瑾一本正經,笑道。

這小子果真是個,皇上以為張彥瑾是要和自己談什麼條件,便在心裡琢磨有什麼可以給張彥瑾的。

“太書院雖然也是考試,但那畢竟隻是對少部分人來說,皇上,若是咱們大魏推行這讀書之道,總得有什麼可以讓百姓願意投入進去的目標,雖然這雕刻印刷書降低了書籍的購買價格,可百姓的生活習慣和理念並不會因為這雕刻印刷術而改變。”張彥瑾說道。

“你覺得剛剛朕是在異想天開?”皇上問道。

前麵他剛剛說讀書可以教化百姓,這後腳張彥瑾就說不可能有很多的人願意去讀書,這不是在打皇上的臉麽。

徐公公在一旁聽著,都替這侍郎大人汗顏,把天聊成這樣,也就是有這張大人了,不過見皇上並沒有生氣的樣子,徐公公便依舊裝作雕像模樣。

萬一皇上要是生氣了,他可就得叫人拿下這侍郎張大人了。

“自然不是,皇上說的話讓臣受益匪淺,而臣現在所提到得是如何才能讓百姓主動地去讀書?“張彥瑾道。

這古代人注重務農,讀書入仕的觀念在大魏並不盛行,雖然可能有那麼少部分天才自小就對讀書感興趣,但是大部分的百姓過的是按部就班,織布耕田的生活。

書籍價格降低自然有可能掀起一股熱潮,可是熱潮過後的現象是什麼,張彥瑾不用猜想也知道是什麼樣,就好比以前的掃盲大戰一樣,是一場持久戰。

“那你說說該如何讓百姓主動讀書?”皇上饒有興致地問道。

“臣之前提到過考試,皇上為何不設立一種製度,讓讀書人有機會直接到朝中入仕呢?臣惶恐,之前聽皇上提到過朝中恰是對人才有些青黃不接,若是每年有大批的讀書人有機會通過考試而直接到朝中就職,那自然就不會存在著些問題了。“

皇上聽張彥瑾所言,心中似乎有所觸動,對著張彥瑾道:“張卿既然提出這考試之舉,莫不是心中已經有了成算?“

“臣惶恐,不過是有些想法,不知該講不該講。”張彥瑾做出為難狀。

這事得皇上主動提出來,不然他張彥瑾屆時又會成為眾矢之的,可若是皇上得意思,那便無人敢言。

“你且說來看看,免你無罪。”皇上見張彥瑾一臉擔心謹慎的樣子,自然知道張彥瑾端的是什麼架子,他眯著眼想道朝中那些大臣的臉,看張彥瑾更是順眼。

那些大臣整天就知道謀算自己的利益,把在天底下的百姓都不放在眼裡,整日就知道中飽私囊。

若朝中天天都和張彥瑾一般,為大魏做些好事,這天下難道還會不太平昌盛嗎?

張彥瑾見皇上突然又對自己笑了起來,有些摸不著頭腦,他要是知道皇上又在心裡拿他和著重其他大臣做比較,心裡便隻有苦笑的份了。

“皇上,這考試之度既然是為了讓讀書人又入朝為官,施展抱負和才華的機會,便稱之為科舉,通過考試來選拔官員,既可以讓有誌之士得到重用,也可以緩解朝廷的用人之荒。“

皇上聽到張彥瑾這麼說,心裡已經明白了三分,若是采取這科舉製度,便可以打破世族壟斷和大魏現有的用人僵局。※本※作※品※由※思※兔※網※提※供※線※上※閱※讀※

張彥瑾這段話可算是說到皇上的心裡去了,這讓皇上對張彥瑾更加刮目相看。

“張卿接著說。”皇上做出洗耳恭聽的的姿勢。

張彥瑾看在眼裡,知道今天這話皇上是聽進去了,果然皇權集中是每一個帝王終生致力於的事業。

“通過分科取士的方法,既可以保證求仕之人有足夠的學識和見識,也能做到術業有專攻,像是擅長算法的人可以到工部就職,文筆好的人可以到吏部做統計,懂禮法的人可以到禮部做司禮,若是遇到全才,那更好,可以做統領之類的官職。”張彥瑾道。

這科舉製度的優點不止這些,可是單單可以打破世族的壟斷這一點就足夠讓皇上重視起來。

皇上聽到張彥瑾這嗎說,心中大喜,當即拍板道:“張卿可回去把這考試的規範撰寫出來?到時候朕下詔天下,凡是有治世之才和專業之能的人皆可以到京城來參加科舉。”至於會難處,張彥瑾確實好用。

“皇上,這科舉之事所要籌備的地方眾多,應當先準備得當,再昭告天下。”張彥瑾建議道。

“這個是小事,此事由張卿負責,此事大擅,但是阻力隻怕不少。”

張彥瑾已經決心鬥,那自然就不怕:“開科取士,會讓皇上贏得民心,民心說向,眾人都有了盼頭,一開始是難了些,但是日後足以讓我朝千秋百代。”

這個足夠說服皇上。這年頭,皇上被世家壓著也憋屈啊,但是前朝崩潰之前車之鑒,他不能不忍著。

“在張卿看來,這科舉該是什麼時候開始最為妥當?”皇上眯了眯眼,暗示說道。

“大魏國土之大,等詔令下發道各地當是需要些時日,今年怕是來不及了,且這科舉應當時間,各地距離遙遠,若是都擠到這京城怕是不妥。”張彥瑾道。

這科舉之事和修路不一樣,這是關係到全天下讀書人的事,且不可能什麼都沒有便開始。

“若是能到進城參加科舉之人,車馬和住宿之費用由官府來承辦,張卿意見如何?“

若是能用錢來瓦解世族的力量,皇上早就這麼做了,可那些世族都是些喂不飽的惡狼,皇上這才時刻防備著。

“皇上此舉定然是大利於民眾的,不過大魏人口之多,若是人人都來參加科舉,豈不是有些不妥。“

張彥瑾沒說的是這要是有些人打著幌子來坑蒙拐騙,這好意怕是就成了惡果。

“可若是通過層層選拔,由鄉試,到府試,再到天子腳下的春闈,這樣層層選拔,到時候過了春闈,入天子門生,到時候皇上可就是天下讀書人的老師了。“

皇上聽到張彥瑾此話,不僅沒有責怪張彥瑾胡亂說話,反而很是高興,將天下之能人都納入門下,到時候朝中誰敢結黨立派,就是有,那也是天子一派。

“皇上,這考試的內容暫可定為明經和進士兩科,考試的內容分彆是經義和時事,即可讓讀書人熟讀書本,也可了解這天下民生。“

張彥瑾索性一股腦地把科舉的內容都和皇上說道,生怕皇上再來興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