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頁(1 / 1)

是不自己親身經曆恐怕沒人會相信,太子胤礽按理說他平時的吃穿用度完全能和皇上相比甚至於有些地方還超出的皇上的待遇,可他依然默認索額圖貪汙,這不是人性的劣根,而是他手上沒現銀,要是不貪汙平時不說收買人,就是打賞人都囊中羞澀。大阿哥胤禔能過得滋潤,還不是因為有惠妃等人的暗中貼補。

同樣的彆看十一阿哥胤禌是皇子,上麵還有貴妃這個養母照著,內務府的奴才不敢欺壓以次充好,但作為沒什麼前途的皇子沒多少人依附孝敬,生母蘇氏位分低家世不行沒法補貼他,十一阿哥胤禌的經濟情況也不咋的。

說句不好聽的話,現在讓十一阿哥胤禌那五百兩現銀出來,恐怕都是難於上青天。

這五萬兩銀子對於胤禌而言完全是一筆巨款,更不要說還有兩個莊子和鋪子,這可是能持續生錢的好東西。

但有過上輩子的經曆的諾敏卻對此心知肚明,要知道上輩子胤裪可是有蘇麻喇姑的遺產繼承,萬琉哈氏一家也比蘇家有錢多了,可胤裪的日子過得還是緊巴巴的,最後被雍正逼的用自己嫡福晉的嫁妝還債,就更不要說基本上沒外快可撈的胤禌。

“我給你這個不單單是因為你叫我額捏,也是因為最近我聽你三哥說除了你們兄弟外其他皇子或多或少都在國庫借了銀子,國庫的銀子可不是無主之物,有借那就必要還,要是沒到必要的時候最好還是彆去借國庫的銀子。”諾敏叮囑道。

國庫的銀子都被大臣借走,借去享樂,借去結黨營私,借去收買人。那等著天災人禍的時候,朝廷拿什麼去救濟災民去鎮壓反抗,底下的貧苦人民不可能乖乖的坐在那裡等死,他們最後肯定會走上造反這一條路,因為這樣還有個活路的盼頭。

上輩子胤禛登基後成了抄家皇帝,讓諾敏說就現在這情況等著胤祦上位後也得來一次才行,不然恐怕大清要提前GG。

胤禌點頭應道:“額捏放心,我明白。”

第346章 全母子情

五萬兩銀子再加上兩個莊子兩個鋪子, 隻要十一阿哥胤禌不要去想那些大權在握的事情,隻要他稍微經營一下, 隻是當“閒王”能活得非常滋潤, 連國庫的銀子也不用去借。

雖然養了十一阿哥胤禌一場,可在諾敏的心裡她和胤禌之間始終都有隔閡在, 像是當“冤大頭”一樣給他銀子莊子鋪子, 除了全母子情外, 也是因為如今自己的親生兒子胤祦坐鎮戶部, 到了康熙末年這追討國庫銀子的事情必然會發生, 誰也阻止不了。

而到時候首當其中的不是太子胤礽也不是大阿哥胤禔, 而是胤祦的兩個兄弟, 九阿哥胤祓和十一阿哥胤禌, 胤祓那裡彆說他現在有錢不會去借國庫銀子,就是沒錢真去借了到時候他沒法還錢自己和胤祦也會自掏腰包給他還上。

但胤禌就完全不一樣了,他隻是諾敏的養子, 無論是胤祦還是諾敏都未必會給他還錢, 還了自己心裡不舒服,不還胤禌心情不舒服。而且以上輩子胤裪的經曆來看,像胤禌這種未來沒有了希望的皇子, 來錢的路子很少, 也沒多少人巴結孝敬,多數都是坐吃山空,借了國庫的銀子根本不可能還上。

這也是為什麼當年胤裪到了雍正的時候會那麼積極的鑽營,還主動去沾染了爭奪龍椅之事, 可以說有很大原因是因為之前被雍正追討國債給窮怕了,當時他都被逼著變賣嫡福晉嫁妝,這年頭隻有權王權臣才能坐在家裡銀子都能自動送上門來。

與其以後為難,讓彼此之間起了隔閡,諾敏乾脆在現在就掐斷根源。

現在南邊東西貿易越發的紅火,就連宗室王爺和皇子的目光也逐漸從茶鹽絲綢裡轉移到了海貿上麵,可惜這些人關注的時間太晚而且也不怎麼懂行,不是被忽悠就是被直接踢了出去。

雖然中原這邊的生絲、絲織品、瓷器、茶葉、棉布、砂糖、瓷器等等東西,擱在西方都是被人追捧的最紅火的商品,可縱觀整個中原曆史,沒有哪一個王朝真正的從國家層麵上和西方貿易。

但數據是不會說假話的,在康熙四十七年—康熙五十一年間,英人每年對華出口商品值僅5千鎊,而出口白銀則高達5萬鎊。從18世紀初到18世紀中葉,白銀占英國東印度公司對大清輸出貨值的九成。

康熙三十九年—乾隆十八年間,英屬東印度公司共有178艘船前往大清貿易。據史書上的明確記載其中的65艘船共載709萬兩白銀,算起來每船平均攜帶白銀10萬兩。若以10萬兩作為178艘英船每船攜銀的平均數,在這五十多年裡,英船共運1944萬兩白銀到大清。而在其後的近十年裡,英國運往大清的白銀更是成倍的往上翻,最高一度達到一年運了245萬兩白銀,當然那是乾隆五十七年的事情。

但是當時和大清貿易的可不止英國,還有葡萄牙、西班牙、荷蘭、法國、日本等等包含幾乎所有亞洲、歐洲、美洲的主要國家和地區,而且交易的對象也不隻是白銀,還有黃金、香料、珠寶等等很多值錢珍貴的東西,足可以想象當時和西方的貿易有多麼的賺

麼的賺錢。

那這些白銀都進了國庫嗎?

作為這輩子成功插手進洋十三行的幕後之人,諾敏可以明確的告訴大家:沒有!

甚至於連百分之一都沒有,而且其中還算了稅收的。

那這些銀子都去哪裡了?

絕大多數都被洋十三行的人給吞了!

當然這個說法也不怎麼對,因為雖然吞銀子的表麵上是這些人,但得到銀子的卻不止這些人,因為洋十三行的人要維持這麼大的盤子也要分出去利益,不但要打點好當地官員,還要往京城權貴送銀子,另外了底下的人尤其是打手管事之類的也不能虧待,花出去的銀子也是如流水一般。

可這麼大一筆銀子哪怕就是自己留下一成,幾年後也可以說是富可敵國。

這麼大的利潤,讓底下的商戶官員做出欺瞞皇上的事情,完全是可以預料的。

儒家一直在喊“不可與民爭利”。

可隻要稍微去看看曆史就會發現,儒家從古至今背後都一直有商戶的資助,連孔子珍貴聖人都收了子貢這個商人為徒,還稱之為瑚璉之器,號孔門十哲。

拿人錢財與人消災。

自然文人要對當權者說要重農抑商,可實際上去翻史書考據的話,這些喊的最凶的人其身不是大地主就是背後有由商人轉變為大地主的人做金主。

在自己的兒子登上皇位之前,諾敏是不打算戳破這事的,畢竟即便是到了晚年皇上心軟導致朝政混亂國庫也沒多少銀子,但軍隊卻一直把控在皇上手裡的。

君不見上輩子雍正皇帝當了抄家皇帝,雖然輿論各種的批判,可真起兵造反的一個也沒有,到時候大權在握那些人就是砧板上的魚想怎麼擺弄就怎麼擺弄。

所以諾敏不敢現在就把這事說出來,畢竟真要是未來不是自己的兒子登上帝位,至少她還有另外一條路走——跑去國外稱王稱霸,而不像上輩子那樣隻能束手就擒。

諾敏現在不敢說富可敵國,畢竟賺回來的銀子也是要上下打點,還要預留一部分作為儲備金,就算是純利潤諾敏也是要和萬琉哈氏一族分。但五萬兩銀子和兩個莊子兩個鋪子,對於現在的她而言也隻能算是九牛一毛,給十一阿哥胤禌就算花錢買平安,好歹這比上香給佛祖強些,還能聽個響。

哪怕就是後麵胤禌背叛了諾敏母子,可隻要有這事在,胤禌肯定會被背上惡名。不得不說其實諾敏乾出這麼有些讓人覺得“冤大頭”的事情,也是因為受了庶妃蘇氏的刺激,她可不想重蹈惠妃母子的覆轍。

到底十一阿哥胤禌也是一個皇子呀,理論上說他沒有繼承皇位的可能,但實際而言他還可以當權王可以搞事,可以在背後捅諾敏母子一刀。

◆本◆作◆品◆由◆思◆兔◆在◆線◆閱◆讀◆網◆友◆整◆理◆上◆傳◆

第347章 借事報複

雖然在忙著養子胤禌大婚之事, 但諾敏對於朝堂上的事情還是格外注意,荒草這一次提前結束北巡回來, 是因為京城發生了一起大案!

順天鄉試發榜以後, 中榜名單引發了巨大的轟動,因為上麵把朝廷高官的子弟儘列前茅, 部院大臣數十人的孩子也都取中, 而寒門子弟卻沒幾個。

這事原本在發榜的時候就有人鬨了起來, 不過礙於有很多人得利, 所以被人壓了下去, 再說最初那些人也就隻嚷嚷而已拿不出什麼證據來, 凡事至少表麵上得講究證據。

皇上知道這事不?

他是知道的。

但就算被古人認為是最公正的科舉, 其實也不乏走後門作弊的情況, 隻是給了寒門農家子弟一條出路相對而言公平而已。

皇上最初隻是以為是幾個落榜士子喝了馬尿腦子一抽,大聲嚷嚷起來發泄一下沒有中舉的失落而已,這種事情每年科舉後都能看見。

所以皇上根本就沒理會這事, 該乾嘛乾嘛, 卻沒有想到下麵的人看見皇上這副態度氣焰更加的囂張,公然把那些鬨事的士子抓了起來給了處罰,然後這事就鬨大了。

有的考生寫成文章張貼的街市上, 揭露考官不念寒士之苦, 利欲薰心,趨炎附勢,把朝廷高官的子弟儘列前茅,部院大臣數十人的孩子也都取中, 不問文章優劣,隻問給多少賄賂錢。

結果,滿漢富豪大室一片歡騰。文章中還列舉了大學士王熙、李天馥,尚書熊一瀟,左都禦史蔣宏道,湖廣巡撫年遐齡等子孫通賄中舉的情形。這次鄉試的正副考官是修撰李蟠、編修薑宸英,於是便有“老薑全無辣氣,小李大有甜頭”的傳言在民間散布。

這事鬨大了,禦史不能繼續當睜眼瞎,於是在皇上為此回京後,才有江南道禦史鹿祐疏參李蟠、薑宸英等縱恣行私。

皇上是用親身經曆感受過這些漢人對科舉的重視,很多人不知道,牛逼逼的科舉在大勢已成後曾經被廢過一次,而且不是因為戰爭原因。

這人就是以前的皇上,或者說是當時的滿洲貴族人,他們想一輩子都做人上人,像明朝印/度那樣固封階級,貴族永遠是貴族,貧民永遠是貧民。所以以八股文“空疏無用,實於政事無涉”,在康熙二年讓皇上下旨廢止科舉。但是鑒於當時反廢力量強大,各部官上書恢複科舉,為了顧全大局,隻能又恢複科舉。

當時皇上雖然還小,也沒有親政掌權,但對於這事還是記憶猶新的,當時可是整個漢人都不滿,國家迅速的震蕩起來,於是隻能恢複科舉。

因此在這事鬨大後,皇上很能意識到事情的重要性,回京後順著禦史參奏的事情往下走,命複試後對李蟠等嚴加議處,並且下旨順天府的鄉試重新複試,並由他親自審閱。

這些命令一出後,立馬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