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頁(1 / 1)

技術宅在古代 沉雲香 4249 字 6個月前

兩個月後,交合縣生產的端硯、改良宣紙暢銷隴右,一度引起多家文房店的存貨被搶購一空。供不應求。李文柏也聯係了京都的李家和幾個大商行,到交合縣購進端硯和改良宣紙,遠銷至京都和中原地區。

一時間,端硯之名響徹整個大齊,人人以用端硯為豪,甚至連皇宮裡,也要了幾塊極品端硯,專門供雍和帝以及幾位皇子公主使用。

而改良宣紙的出現,也讓整個大齊原本的宣紙作坊商鋪紛紛關門停業。畢竟改良宣紙比起傳統宣紙而言,不僅價格便宜,而且質量更好,書寫流暢,更易儲存。從今往後,宣紙不再是豪門大族的專屬之物,而是真正地走向了尋常百姓之家。

與此同時,隴右的敬文齋的名聲也隨之大震。西北部州縣的坊間,都在傳言,敬文齋有特殊的印書手段,無論你要印的書多麼稀有、數量要多少,敬文齋都能很快地給你印出來,而且價格也比很多書肆要便宜不少。

一時間,所有人都在疑惑:“這個交合縣,到底發生了什麼?為什麼無論是新改良宣紙還是文人愛不釋手的端硯,都是從這個名不見經傳的交合縣出來的?”

然而他們並不知道,其實敬文齋名聲大振的背後,也有交合縣的影子。

交合縣在短時間內被世人熟知,這是李文柏所想不到的,也是雍和帝想不到的。

此時的京都,皇宮內。

雍和帝坐在禦書房內,禦案上擺放著那方極品端硯,和一疊厚厚的新改良宣紙,同時,麵前還擺著幾個月前交合縣監察禦史孔正送上來的那封信,以及李文柏自己呈上來的考課。

這份考課,是李文柏自己交上來的。交合的名聲實在傳得有些太厲害,李文柏乾脆自己把這半年的事跡講清楚,自己坦白,才是最妥當的。

當然,隨著這封考課一起送來的,還有端硯作坊最新產的雕有蒼龍的極品端硯。

禦書房內,國子監祭酒王行之躬身站立在下首。

“王愛卿,你這門生可了不得啊。拿著那叛逆曹嚴和施五的家產,又是開山又是建作坊的。短短半年間,一個破敗的交合縣,竟給他治理得井井有條,甚至還聞名遐邇。就連朕禦案上的這端硯,還有這新改良的宣紙,都是他交合縣送來的。”

雍和帝似乎心情很不錯,說著,又拿起下麵的那封孔正送來的信。

“就連交合縣的監察禦史,都來信誇李文柏愛民如子,是難得的好官啊。”

當初孔正的信剛送上來的時候,雍和帝看了也著實吃了一驚。

在各個鄉村建設免費醫館,在縣城建設養濟院、育嬰堂、蒙學書院、武館,收容縣城內外的孤寡老人、棄嬰、孤兒、和乞丐。還免費給縣城內外的孩子進書院蒙學識字,強製收容的未成年孤兒、乞丐和棄嬰在武館習武,成年後從軍服役……

這一套一套的,不說要花多少銀子,光是這想法,就足夠讓人讚歎此子用心純良。“不是真正愛民如子的人,是絕對想不出這些的。”雍和帝不禁在心中感歎,對李文柏的印象,一下子高了不少。

雍和帝禦案上的幾封信,王行之也都看過,見雍和帝如此誇讚李文柏,他這個做師父的,也與有榮焉,但臉上還是很克製。

“是陛下慧眼識人才,冠玉不過是做到了他為臣子、為父母官的本分罷了。”

“哈哈哈。”雍和帝開懷大笑,好一會兒,才揮了揮手,說道:“你呀,就彆替你那門生謙虛了。做得好就是做得好,他李文柏,值得朕的誇讚。”

“微臣代文柏,謝過陛下。”王行之趕忙躬身行禮,恭敬致謝。

雍和帝點點頭,想起了什麼,笑道:“既如此,也該給你這門生,升升官了。要我說,也不必等這一年了。老把他困在一個小縣衙裡,指不定什麼時候就會有人在背地裡怪朕虧待了如此良臣。”揚眉含笑,雍和帝說不出的意氣風發,短短半年做出這般的政績,他便給他一個最年輕的刺史!

見雍和帝自嘲,王行之果斷選擇不插嘴,隻是上半身彎得更低了。

第149章 交接

交合縣。

時值八月, 雖然已經到了夏末, 但交合的天氣依舊酷熱難耐。與六七月不同的是, 如今到了夜裡, 已經開始刮起微涼的秋風了。

飄香樓, 一間雅間內,陳一誌正和李文柏發著牢騷和抱怨。

“冠玉啊,你們縣衙如今, 和隴右幾大商行都有合作, 端硯作坊、宣紙作坊、印書作坊,各個都是搖錢樹。在成日躲在縣衙裡數錢, 可苦了你陳叔咯。”

陳一誌端起一杯酒一飲而儘,臉上佯裝哀愁。

李文柏一看陳一誌這樣子, 就知道他在打趣他, 笑了笑,問道:“哦?在交合縣,還有什麼人能讓咱們陳都尉吃苦的?陳叔說出來,若是彆人理虧, 小侄一定替您討回公道。”

陳一誌冷哼了一聲,臉上卻是無奈地笑了起來, “要告訴了你, 你指不定還鳴鳴得意呢。討回公道?得了吧。”

李文柏見陳一誌如此說,心中猜到了個大概,連忙自罰了兩杯清茶,又說了幾句好聽話, 陳一誌這才眉開眼笑起來。

“其實也沒什麼。”陳一誌端起酒杯,和李文柏敬了一杯,說道:“主要還是因為你那幾個作坊,動靜鬨得太大了,搞的全天下都知道咱們交合縣造出了端硯和改良宣紙。這一兩個月裡啊,天天都有數不清的商隊進城。若是真的商隊倒也罷了,就怕遇上什麼匈奴的奸細。大熱的天,守城的兄弟們也都不容易,都不知道找你陳叔我抱怨了多少回了。”

“這……這確實是小侄的不是,來,陳叔小侄再自罰一杯。”李文柏端起清茶,笑著一口飲下。

“唉。冠玉你這說的哪裡話。”陳一誌有些不悅地說道:“你為咱們交合做了這麼多事,哪件不是真正為百姓們好?父老鄉親們都是看在眼裡的。守城將士們雖然抱怨,但卻沒人說過你李青天一句壞話。”

說著,陳一誌突然嚴肅起來,輕聲說道:“不過冠玉你這些日子,也要注意些,那些商隊也不一定都是來談生意的,你那幾個作坊,可得守好了,彆讓那些外人把手藝偷學了去。要知道,咱們交合縣,可就靠這幾個作坊過活了。”

李文柏笑道:“陳叔放心,這些小侄都早有準備,防著呢。這幾個作坊,都是小侄辛辛苦苦經營起來的,又豈會讓外人偷師了去?”

對於這點,李文柏還是很有信心的。端硯的工藝並不難,隻不過需要端石為原材料,若是彆的地方有端石被發現,開采出來造端硯,那他也沒辦法。但改良宣紙的工序方案以及活字印刷術,都是他自己從後世的經驗中篩選出來的,屬於核心技術核心競爭力,這一點,那幾個合作的商人都清楚,必定會嚴防死守。偷師?怎麼可能。

陳一誌想起了什麼,突然笑道:“冠玉啊,如今交合縣的名聲,可謂是響徹大齊啊。你說,聖上要是聽說了,龍顏大悅之下,會不會就……把你調回京都,做大官啊?”

畢竟李文柏本來就是京都過來的,如今交合縣在他的治理下,如此繁榮昌盛,皇帝一高興,把他調回京都也是極有可能的。

“這可不好說,聖心難測,不是你我可以輕易想明白的。”李文柏看的比較遠,陳一誌的說法,他也曾想過。但如果換位思考一下,李文柏覺得,雍和帝最有可能做的,不是將他調回京都,而是繼續留在隴右、或者西州。

最有可能的結果,就是替了劉安的長史之位。

要知道,曹嚴倒台之後,西州刺史的位子就一直空缺著,目前還是由長史劉安代為掌管西州事務。

想來劉安那裡考校過了,便會做刺史,而他則是接替劉安。

……

而雍和帝的聖眷,遠遠出乎李文柏的意料。

第二天一早,一支特殊的車駕駛進了交合縣的城門,直接停在了縣衙門口。

早早接到通知的李文柏領著李二等眾衙役護衛,在縣衙門口等待著。

一共有兩架馬車,前麵的馬車上下來了一個太監,後麵一輛馬車上則是下來一個書生打扮的年輕公子。

這個太監李文柏並不陌生,上次來宣讀聖旨的,就是這位。∞思∞兔∞網∞文∞檔∞共∞享∞與∞在∞線∞閱∞讀∞

所謂一回生二回熟,這個太監剛一下馬車,李文柏便迎了上來,臉上滿是春風和煦一般的笑,“原來是張公公來了,文柏有失遠迎,恕罪恕罪。”

“李大人客氣了,這次咱家這是來恭喜你的。”張太監正說著,轉頭看著身後走來的年輕書生,笑著給李文柏介紹道:“哦對了,咱家給李大人介紹一下。”

經由張太監介紹,這個年輕書生叫做林俊達,與李文柏是同科進士,之前一直在江南的一下縣裡做知縣,政績不錯,便調回了京都。

“林大人,便是來接替你的。”

介紹完林俊達,張太監突然笑著對李文柏說道。

“接替……”

李文柏瞬間明白張太監的意思,果然有調任的旨意到了。

於是也不多客套,直接將兩人請進了縣衙。

眾人一到前堂,張太監便從懷裡取出了聖旨。所有人應聲跪下,聽候旨意。

聖旨先是把李文柏毫不吝嗇的誇了一遍,然後才提到了真正的內容。

內容有二。

一是鑒於李文柏治理交合縣有功,加上半年前破解交合縣私征徭役和私開礦脈的大案,扳倒了曹嚴和施五等人,幾個功勞一起算,決定給李文柏升遷至西州刺史,即刻赴任。而林俊達則是接替李文柏的位置,任交合縣的新任縣令。

二則是因為交合縣如今以端硯、改良宣紙和印刷書籍名震大齊,皇帝便親自將交合縣改名為文興縣,有以文興盛之意。雍和帝不僅給交合縣改了名,還親筆寫了“文興縣”三個大字,讓人做了牌匾,送到了交合縣。

“咱家先恭喜二位大人了。另外,陛下還讓咱家給貴縣送來了禦筆書寫的牌匾,諸位請看。”

隨著張太監一聲令下,眾護衛抬著一個蓋了紅布的牌匾走了進來。隨著紅布被掀開,隻見一個氣勢恢宏的“文興縣”牌匾,呈現在眾人的麵前。

“自此以後,交合縣,便改名為文興縣了。”

“謝陛下賜名。”李文柏自然又是一番跪拜感謝。

宣讀完旨意,把該交代的都交代了一遍後,張太監便打算會京複命。宮裡的太監外出宣讀聖旨,一律不能在外麵逗留,這是規矩。

但這次張太監還是留在李文柏的縣衙裡,喝了兩盞茶,聊了一會兒家常,最後李文柏送了他一疊良品宣紙和新出的極品端硯後,他才心滿意足地離去了。

這些東西當然不是給他的,他也不敢私藏。不過是接他的手,轉贈給皇子公主們罷了。

送走了張太監後,縣衙裡便隻剩下李文柏和林俊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