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頁(1 / 1)

技術宅在古代 沉雲香 4197 字 6個月前

的溫水喝了個精光,提到阿大眼中滿是讚賞, “還彆說, 你這個仆人雖說身手不怎麼樣,一心護主的忠心倒是值得讚賞。”

說完,賀飛宇也不等李文柏回應,隻說軍營中還有要事等著他去處理, 一溜煙便跑沒了影。

李文柏和賀飛宇結交已久,自然早已熟悉對方風風火火的行事作風, 當下也隻是搖搖頭, 推開門,果然見到雙目通紅的阿大正等候在門外。

“少爺!”一見到李文柏,阿大沒能忍住情緒雙膝猛地砸了下去,“少爺, 小的無能,沒能在第一時間回來相助於您!”

“好了,起來吧。”見到家人的李文柏也沒了在外人麵前的拘謹,沒好氣地指指門外,“舟車勞頓,現在還有力氣嗎?有力氣就陪我走一趟。”

麵對這種赤膽忠心之人,與其好言安撫,還不如直接下達指令,反而會讓他們心中好受一些。

果然,阿大猛地站起:“少爺放心,小的不累!”

李文柏點點頭,帶著阿大出了門。

回來得正好,他剛好想起了一件事,想要去確認確認。

此時李文柏“欺世盜名”的傳言早已經遍布京都,不僅走街串巷的小販們津津樂道,連街邊茶館的說書人也早早地編好了段子,抑揚頓挫繪聲繪色,直把一心狠手辣的少年紈絝描述得惟妙惟肖,仿佛親身經曆過一樣。

眼看著天色還早,聽得興起的李文柏乾脆坐下點了壺酒,一邊就著下酒菜一邊聽那說書人唾沫橫飛。

說書人不認識李文柏,隻道是自己故事精彩引來客人,當下講得更加熱情似火起來,還加上了不少肢體動作。

“卻說那李文柏生於廣陵樂平縣一家小小的商戶人家,自小就心思深沉,上麵的父母兄長不知自家出了個小狼崽子,還以為李文柏天資卓絕,想著文以載道人如鬆柏,是以為其取名‘李文柏’,沒想到後來毀了李家的,也正是這李文柏!”

“誒,說書的,你這說的就不對了吧?”有看熱鬨不嫌事大的茶客笑著嚷嚷,“李家產業在李文柏手上壯大了好幾倍,聽說生意都做到當今聖上那裡去了,怎麼能算是毀了李家呢?”

說書人神秘一笑:“這位客官,您這就不知道了吧?那李文柏年紀不大野心不小,一心要把這李家家產握在手裡,可您也知道,家業傳嫡傳長,小李文柏頭上父親正值壯年,又還有個人見人讚的兄長,這家業怎麼也不該他繼承啊!”

“哦?這麼說,李文柏還是用了些不光彩的手段贏了家產?”茶客興致“唰”地就上來了,“彆賣關子,快說快說!”

李文柏夾了塊鹵肉送進嘴裡嚼得津津有味,麵上甚至還帶著些笑意,阿大卻擔心地看了好幾眼,聽得說書人已經開始胡編亂造李文柏的“奪家史”,終於忍不住勸道:“少爺,咱還是走吧?免得在這聽人胡說八道,氣壞了身子可不好。”

“彆介,這故事多精彩啊,要不是聽他這麼一說,我都不知道自己原來這麼窮凶極惡。”李文柏飲下清水,安撫地拍拍阿大肩膀,“放心吧,你少爺我什麼大風大浪都過來了,還會因為這點小事生氣?”

“可...”阿大還待再勸,但對上李文柏不容置疑的眼神,也隻好不甘不願地住了嘴,卻還是不停地觀察著李文柏臉色,心中早已把那不知所謂的說書人祖宗八輩罵了千萬遍。

李文柏和無數看熱鬨的茶客一樣聽得認真,到精彩處還附和兩句,儼然一副沉浸其中的模樣,任誰看了都不會覺得他就是李文柏本人。

表麵上雖看不出什麼,但李文柏知道自己遠沒跟阿大說的那麼冷靜,時隔已久,猛然聽到兄長的名字時李文柏還是忍不住一陣惡心,差點沒忍住情緒,但他必須強迫自己聽下去。

因為他必須知道,京城中的流言到底到了哪一步,而那個人,到底出賣了自己多少。

茶客的故事還在繼續:“話接上回,話說這李文柏想要李家家產,卻又礙於身份遙不可及,怎麼辦呢?若是尋常子弟,或許安下心來輔佐父兄壯大家業,又或者從此發憤圖強,爭取另立戶頭,靠自己打拚出一份天地,總之不至於與父兄反目成仇不是?但這李文柏不一樣,他覺得自己乃被上天選中拯救李家之人,繼承李家家業是理所應當,而兄長才是鳩占鵲巢之人!”

“李文柏找父親理論,李父隻當是小兒子信口胡言,隻是罵了一頓沒往心裡去,李家大兒子也是老實人,好言好語勸了李文柏,隻說往後願意和李文柏平分家產,隻求兄弟兩個不要生分了去。”

“李文柏怎會就此滿足?隻覺得父兄二人無理取鬨,又不知從何處打聽過來幾個小玩意兒的配方,於是一條毒計湧上心頭!”

接下來,就是繪聲繪色描述李文柏如何陰狠歹毒,設計害了父親兄長,雖說還不至於親手弑父殺兄,總歸是用了不太光明的手段將李家商行握在了手裡,然後便是聯合山匪欺壓鄉民,仗勢欺人等等劣跡。

李文柏垂下眼眸壓製住冷意,原以為隻不過想讓他背上欺世盜名的罪名,卻不想這次出來收獲如此之大。

“不忠不孝不仁不義,如此十惡不赦之人,居然還癡心妄想科舉做官,簡直不殺不足以平民憤。”李文柏壓抑住內心的憤怒喃喃自語,“而收留了此等惡人還為其討賞的賀家,以及竟收了我做學生的老師,加上師兄,自然都不是什麼好東西...最低也是個識人不清。”

猛地將壺中濁酒一飲而儘,李文柏瞳孔中明明滅滅:“師兄,這便是你說的‘投石問路’嗎?”

阿大見李文柏起身結賬,忍不住擔心道:“少爺,咱回家嗎?”

“不,按原計劃。”李文柏默默離開茶館彙入人流,坊間傳言之惡毒雖出乎他的意料,但都是些不攻自破的說辭,要辯解起來根本沒有難度,既如此,他還是選擇相信王行之和顧文,隻需做好自己分內的事便可。

與此同時,吏部考功司衙門大堂裡,一把手吏部尚書孫顯午赫然在座,旁邊是正襟危坐,一臉謙虛受教的顧文。

說起來顧文的頂頭上司應該是吏部右侍郎,但前任右侍郎告老還鄉後暫時空缺,孫顯午就堂而皇之地接管了其工作,整日盯著考功司上下。

“好了,公事就說到此,看著天色還早,咱們說點私事吧。”孫顯午合上公文,掛起親和的微笑,任誰也想不到和前日對顧文吹胡子瞪眼的是同一個人。

顧文的態度始終如一:“但憑大人。”

孫顯午笑笑,故意試探道:“顧大人那小師弟,本官記得是叫李文柏?近日可成了京城的大名人啊,王大人剛剛收徒就遇到這等事,想必正煩擾吧?”

“李文柏之事,下官也有所耳聞。”顧文眉間憂色一閃而過,“不過是些坊間傳聞,大人知道民間對這種奇聞異事多有誇大,做不得信。”

“哦?果真如此?”孫顯午眼珠子一轉,“那坊間傳聞李文柏占他人功勞與己身,驅逐父兄,為害鄉裡,乃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輩,也隻是有所誇大?”

顧文眉毛微挑:“聽大人的意思,似乎是信了李文柏是那等十惡不赦之人?”

“不不不,當然不至於此。”孫顯午語氣異常真誠,“王大人看上的人,當然不至於是如此大奸大惡之輩,本官隻是擔心,流言不想辦法止住,明日朝中封賞平叛有功將士,怕是會橫生枝節啊。”

“大人此言,想必是聽到了什麼風聲?”顧文身體前傾,“莫非這些流言已經傳到聖上耳朵裡去了?”

孫顯午打了個哈哈:“這本官如何能知道?隻是好心提醒而已。”

這個老狐狸。★思★兔★在★線★閱★讀★

顧文臉上滿是感激,心中暗罵,還真是一點避諱都不講,大刺刺地就來試探了。

不過也多虧如此,至少能肯定孫顯午跟這事兒脫不了關係。

但行事手法狠辣卻粗糙,要說是孫顯午主使顧文是一百個不相信,但要說是從旁相助就說得通了...莫非是孫家小輩做了什麼事,孫顯午忙著擦屁股的同時乾脆將計就計?

第70章 抑商緣由

初秋的京都雖不及北疆酷寒之地, 但空氣也漸漸開始變得冰涼起來, 郊外屬於王公貴族的農莊連城片, 到處都是金黃的顏色, 離收獲的時辰還差了幾個月, 田野間清清靜靜,隻有綿延不絕的蛙鳴鳥叫聲與巡視的農夫們作伴。

托老天的服,大齊這一年人禍雖不斷, 到底沒遇上什麼天災, 該刮風刮風該降雨降雨,不旱不澇, 就連種了半輩子地的老人們都連連感歎老天爺的慷慨,盼望著迎來盛秋季節的豐收。

不僅一年勞作到頭的百姓們盼著今年家裡麵能多些餘糧, 戶部頭頭腦腦們的眼睛也盯著農戶們的莊稼地不眨眼, 盤算著今年若是個好收成,是不是竄戳聖上找些名頭加收一些賦稅上來,也好為空了大半的國庫占點地方。

自雍和帝登基以來,大齊連年征戰, 南北蠻夷叛亂時有發生,軍費眼看著一年比一年高, 百姓的賦稅徭役卻沒怎麼漲, 國庫也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乾癟下去,往往一年的稅賦剛剛入庫,三省六部各處武將的腳就已經把戶部的門檻踢斷,糧草銀子在國庫往往過不了半月, 就會被分發殆儘。

雖然靠著祖輩留下來的基業暫時倒也撐得過去,但即使是雍和帝也知道長此以往不是個辦法,現在國庫的存糧不及登基時的三分之一,皇帝的私庫更是早就能跑老鼠了。

如果再找不到辦法為朝廷增加收入,不出半年,恐怕就不得不動用應急用的平倉糧,來給大臣和軍隊發餉銀了。

雖說如此,由於生產水平的限製,大齊百姓的生活過得並不好,大部分人即使是豐收年份也不能保證一年到頭都吃飽肚子,更彆說朝廷每出兵一次都要增發額外的徭役稅賦,底層百姓早已是疲憊不堪,雍和帝對此心知肚明,朝中上下也沒有誰糊塗到要冒著激起民變的風險竄戳雍和帝繼續增加賦稅。

農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商人們的生活卻依舊沒什麼改變,趁著叛亂走私違禁物品大發國難財的不在少數,就算老實守法,商人們所需要繳納的賦稅與農民工匠無二,所擁有的錢財基數卻大大不同,徭役也往往都是雇了窮苦人家的孩子充數,反正官府隻需要能征發到足夠的人數,至於貨對不對板,沒人願意細細追究。

如此大環境下,像李文柏這般找地方官員抱大腿的商賈雖多,但願意響應朝廷號召,為雍和帝排憂解難者卻屈指可數,朝廷鼓動商戶們為征討大軍捐款捐糧也是響應者寥寥。

再者,商人遊走在大齊各地,常年居無定所又不受戶籍所在地影響,不僅極其難以管理,還成了可能會造成不穩定的極大隱患。

商人逐利,朝廷財政一年比一年困難,陷入“仇富”情緒的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