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頁(1 / 1)

此事,替他將立場定了下來。

若王霄此時開口說不想讓皇帝親政,那司馬昭之心就太過明顯了。

而且一個次相,一個禦史中丞,身後都各自站著一批人馬,他也不得不考慮朝堂上的種種反應。王霄為政保守,最重穩定的弊病也在這個時候顯露出來,不確定自己能夠將事情完全彈壓下去,他等閒不會用處雷霆手段。

畢竟在大勢上,皇帝到了年齡就親政,在所有人的認知之中都是理所當然的。王霄可以找各種理由拖延,但絕不可能逆勢而行。

好一招先發製人!

顏錦泉跟劉誠對視一眼,現在,他們已經是天然的盟友了。

事情發展得太快,李定宸已經目瞪口呆。他本來以為隻是商量如何將自己在宮中練兵的事情按下去,沒想到轉瞬就跳到親政這個大問題上來了。

他當然是想親政的,但長時間的思考以及這段時間跟越羅的相處,已經讓李定宸想清楚了,此事絕非一日之功,也不可能是隨便哪一位朝臣開口就能決定的事。——甚至連王霄自己也不能。

他也不能確定,這些人開口讓他親政,究竟是真的作此想,還是隻是針對王霄的一次狙擊。

所以即便再心潮澎湃,他也死死的按捺住了,沒有發出半點聲音。

倒是趙太後和江太後對視一眼,又驚又喜的同時,也不由生出幾分疑惑。事情發展得太順利,反倒讓人不敢相信。而且王霄沒有表態,也讓她們懸著心。

其實最初的震動過去之後,其他人也都已經反應過來了。隻是這件事實在是太敏[gǎn],針對它開口自然也需要慎之又慎。

他們之中有些是絕不希望看到皇帝親政,如今的政局發生動蕩和改變,有些覺得動一動也沒什麼壞處,有些則隱隱希望皇帝親政政局洗牌……但不管心裡怎麼想,當著皇帝和王相的麵,每一句話都有可能被當做某種程度上的證據,也就必須要仔細斟酌了。

好在王霄已經從被將了一軍的震驚之中回過神來,他壓下心頭的驚怒,麵色不變的道,“兩位大人言之有理,臣受先帝托付,輔佐陛下打理朝政,如今陛下已然成年,理當開始學習如何主政。”

“親政”變成了“學習如何主政”,便將主基調定下來了。之後重臣的發言多圍繞著後一個問題,有人說應該多批閱奏折,有人說應該出宮巡幸,有人說應該先觀政……

甚至還有人說,聖人之訓、前代之史也應該是帝王所學,不可輕忽,認為皇帝應該繼續回去聽課。

而說出這番話的人,卻是之前第一個站出來支持李定宸的禮部尚書賀寧。

“好了,”眾人都表過態之後,還是江太後開口,按住了這個話題,“諸卿之意,皇帝,趙娘娘和哀家都已儘知。陛下年紀小,需要學習的地方還有許多,但一味沉溺書本,卻也並非好事。既如此,哀家想著,不如往後就將經筵改作五日一講,專講聖人之道、曆代史書,以為帝王之鑒。平日裡,就讓陛下跟著王太傅學習理政之道。陛下頑劣,還請太傅多多費心。”

雖然是傾向讓皇帝親政的意思,但到底還是把人交給了王霄,卻是仍舊對他表明信重,這處置可謂是不偏不倚了。

因此眾臣都沒有意見,紛紛應諾,連李定宸都起身應了一句,“朕必定儘心學習,不負兩位娘娘所望。”

今日的經筵雖然停了,但李定宸剛才答應了要好好學習,此刻自然要跟著王霄學習理政,所以儘管他迫不及待想回長安宮將朝上發生的事告知李定宸,但還是忍住了,隻秘密囑咐了李元一句。

越羅在宮中聽見此事,也是一呆。

她想過,隨著李定宸年紀漸長,必然會有朝臣上書讓兩宮還政,卻沒想到此事來得這麼快。

但兩宮隻是個幌子,真正把持朝政者乃是王霄,要解決這個問題,必定曠日持久。此時就將這個問題提出來,究竟是好是壞,竟是連越羅都暫時看不清了。

若是一直不提,李定宸自然可以低調發展,不引人注目的積蓄力量,而不至於被王霄壓製。但他畢竟是皇帝,一言一行備受關注,要暗中行事並不容易,此事公開之後,盯著他的人雖多了,但盯著王霄的也不少。隻要他能夠表現出自身的才華,自然便能令群臣歸心。

各有好處,也各有弊端。

既然沒得選,她也就隻能調整自己之前的打算,重新琢磨起接下來的安排。

李定宸從前麵回來時,越羅正在看那件他從庫房裡翻出來的世宗皇帝穿過的盔甲。

李定宸暗惱事情來得太快,沒來得及命人將它送回庫房裡去放著。他快步走過去,像是想將之搶下來放回箱子裡,但又沒有動手,隻問了一句,“皇後怎麼在看這個?”

“陛下想著這鎧甲已有許久了吧?”越羅道。

連對方的鎧甲放在何處都摸得一清二楚,難怪他總想效仿世宗皇帝。能忍著如今才將之翻出來,已經很出乎越羅的預料了。但也難說是不是因為江太後管得太嚴,所以從前不敢。

李定宸的回答卻有些出乎越羅的預料,“朕年幼時,父皇牽著朕的手,去庫房裡看過這具鎧甲。”

宣宗皇帝在大秦曆代君王之中,顯得十分軟弱平庸,在位僅僅七年便薨逝,沒有任何建樹可言,以至於越羅對他的印象也很單薄。但他畢竟是個皇帝,登基之後難道就真的沒想過要有一番作為嗎?

但他最後沒有做到,就像這套世宗皇帝留下的鎧甲一樣,被塵封在庫房一角不見天日,最後鬱鬱而終。

他帶李定宸去看著鎧甲時,在想些什麼呢?

“雖然有《世宗實錄》,但其實朕對他的了解,卻大都是從父皇那裡聽說的。”李定宸道,“他是我大秦的驕傲,卻也是壓在幾代皇室頭頂上的陰雲。”

這一點倒的確不錯。因為世宗皇帝性格強勢霸道,加上本人十分長壽,以至於最後他駕崩時,彆說兒子輩就是孫子輩也死得差不多了,活著的沒幾個成才的。

宣宗皇帝是長子一脈,又是重孫輩中年紀最長的,矮子裡拔高個,選了他繼位。但他從來沒有受到過任何帝王教育,也不懂得如何在朝堂上同朝臣周旋,因此始終活在世宗的陰影之下,處處捉襟見肘、局促不堪。

這一點,孩童時的李定宸或許無法理解,但卻深深印在了他的腦海裡。所以他以世宗為自己的偶像,實際上卻是為了超越他,打破那所謂的陰影。

宣宗皇帝登基時已過而立之年,或許他身上少的,就是李定宸這股子少年意氣吧?

“陛下過來一下。”越羅抬頭看向李定宸。

李定宸本來靠在暖炕上,聞言有些迷糊,但還是起身走了過去。越羅便親手替他將那鎧甲披上了。李定宸一愣,而後連忙推脫,“這鎧甲太大了些,不合身。”

“先穿上再說。”越羅堅持。

她之前其實已經聽李元說過了,但讓李定宸穿上,卻有自己的考慮。

李定宸略一猶豫,越羅已經整理好鎧衣,從箱子裡取出下裳的部分,他也隻好站在那裡,任由她折騰了。等一具鎧甲穿完,越羅還親自去內室抱了最大的那一麵琉璃鏡過來,讓李定宸對鏡自照。

李定宸上次穿到一半就脫下來了,隻知道不合身,但具體有多不合身,這會兒才算是看清楚了。他連忙動手要將之解下來,一麵道,“皇後莫不是想看朕的笑話?”

“我隻是想跟陛下說,如今還不是時候。”越羅按住了他的手,看向鏡中的李定宸,“陛下還沒長到能撐起這鎧甲的時候,此刻就想率軍出征之事,太早了些。”

李定宸的動作停了下來,從鏡中與越羅對視,“那何時才是時候?”

越羅垂眸想了想,笑道,“那我就與陛下定個約定吧。什麼時候,陛下能將這句盔甲完全撐起來,我便竭儘所能,也要讓陛下得償所願。”★本★作★品★由★思★兔★在★線★閱★讀★網★友★整★理★上★傳★

李定宸挑眉,“這可是皇後說的!最多三四年,朕便能長到了。”

越羅微笑,“那就四年。但陛下也要答應我,在這之前,絕不再在任何人麵前提起此事。不管發生了什麼,即便蠻夷入侵,邊境打起來了也一樣。”

也許是因為可以從鏡中看到自己的表情,所以李定宸的臉色也是前所未有的鄭重,“好,朕答應了。”

“如此,就先將這鎧甲解下吧,如今還不是他重現風光的時候。”越羅道。

兩人合力將鎧甲脫下,命人重新收入庫房之中,這才坐下來說話。李定宸道,“皇後不提,朕都快忘了,今日朝堂上,王相一口就猜中了朕心中所想。”

“此事陛下隻對我說過吧?”越羅微微蹙眉。

李定宸不太確定的道,“前幾日練兵時,我倒是說過‘不練將來如何隨軍出征’的話,或許是有人透出去了也未可知。”

越羅問道,“便是陛下說過,也隻有身邊幾人知曉吧?”

李定宸聞言轉頭看向她,兩人對視片刻,心裡都有了猜想,但也都沒有說出來。即便知道身邊有王霄的人又如何?他和來寶不同,眼下這個局麵,這一兩個人,其實是無關緊要的。

沉默片刻,李定宸才壓低聲音道,“今日之事,皇後都知道了吧?”

越羅輕輕點頭,已然收起了此前的憂心,含笑道,“對陛下來說,這是好事。”她甚至還開了個玩笑,“至少往後就不用日日都去聽講經筵,不得脫身了。”

李定宸發愁道,“朕也知道是好事,但王相……”他似乎想說什麼,但最後又沒說,隻是道,“今日王相就在謹身殿理政,讓朕旁聽,然而他們說的話,朕大都一頭霧水,全然不懂。”

一日兩日也就罷了,畢竟他才剛開始接觸,不懂也是理所當然。但長此以往,隻怕朝臣們就會認為他是資質平庸,難堪大任。以前他在宮裡鬨得再荒唐,一句年紀還小不懂事也就遮掩過去了,但接觸了政事之後,若再有這樣的風評,想要趁勢而起就難了。

軍國重事不同於其他,每一個決策都事關著無數人的生計存亡,不可輕忽。如果隻是平庸也就罷了,萬一做了錯誤的選擇,隻怕會令天下人失望。

但王霄會給他機會展露鋒芒嗎?

甚至,他會不會故意誤導,讓皇帝犯錯?

這些擔憂李定宸不能說出來,但卻是實實在在存在於他心中的。這前麵的路誰都沒有走過,沒有人能夠給他指引,隻能自己去闖,稍有不慎就可能會性差踏錯,由不得李定宸不害怕。

越羅想了想,道,“俗諺雲:磨刀不誤砍柴工。陛下既然聽不懂,勉強繼續下去也沒有太大的用處。既如此,不如暫退一步。”

“暫退一步?”李定宸若有所思。

越羅點點頭,沒有再說話,而是取了茶具過來,開始沏茶。等一杯香味清逸的茶水放在他麵前,李定宸才盯著那嫋嫋熱氣,點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