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頁(1 / 1)

複唐 雲長歌 4268 字 5個月前

之後眼前一亮,對啊,誰說楊業過去就非要是打仗的?難道他就不能過去探個親什麼的?

什麼?你說楊業在那邊沒有親戚?

嘖,有沒有親戚還不是皇帝一句話的事情?

李從嘉果斷將楊業喊過來讓他去公費旅遊一波,楊業對這個任務也頗感興趣。

不得不說,楊業重新出山的確是嚇到了扶南,那邊很痛快的就同意加入聯邦,隻不過在一些細節上還要扯皮一下,不過從此以後認大唐為宗主國是沒什麼問題的。

內閣夥同五部開足馬力開始跟扶南討價還價,隻不過挾戰勝之威,扶南那邊完全不是他們的對手。

然而經濟領域文化領域這些都好說,最難解決的就是兵權問題,李從嘉的意思是既然是聯邦製,那麼當地可以有一部分自主兵權,但是宗主國一定要掌握該國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兵力才行。

俗話說得好不想造反的俘虜不是好國王,扶南國王就算現在投降了,心裡也未必沒有將來找個機會反一波的想法,大唐如果真的一下子控製了該國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兵力,那他還反個屁啊!

可惜胳膊是擰不過大腿的,扶南一旦表現出反抗的意圖,楊業就帶著兵往邊境溜達一圈,搞得扶南國王三天兩頭提心吊膽,整個人都愁吐禿了。

最後為了拯救自己的發際線,扶南國王隻能同意大唐掌控扶南百分之六十的兵權。

大體框架在這裡之後,剩下的就是細節問題,比如說流通貨幣啊,測量單位等等複雜的東西,當然這些肯定是以大唐的標準為準,也算是進行了一波文化輸出。

在這個過程中,李從嘉一直關注三佛齊,他總覺得對麵肯定還要搗亂,隻不過沒想到的是,三佛齊居然保持了安靜,他忽然想到之前鴻臚寺派使臣給三佛齊送去的東西,想來三佛齊在短期之內應該不想跟大唐為敵。

沒有彆人搗亂,就一個女王國躍躍欲試想要動手,卻被大唐嚴密監控不敢亂動,扶南加入聯邦的過程算得上是順利。

而細節基本談攏之後,之前一直抗拒這件事情的扶南人發現,加入聯邦的好處感覺比壞處要多啊。

首先是各種從大唐傳來的絲織品和瓷器之類的便宜了,畢竟哪怕是聯邦製也算得上是一個國家,關稅什麼的沒有了,稅收都是按照大唐製定的稅收來的。

而大唐的稅收可以說的上是這個年代全世界對農民最友好的稅收政策,雖然商稅比較高,但是許多商人因為從大唐進來的東西少了關稅,從而就降低了進價,感覺也沒那麼明顯。

比起扶南王室的不開心,扶南的普通百姓倒是覺得日子逐漸好過起來,很不錯。

而大唐這邊也是能夠得到好處的,之前大唐的主要糧食產出除了嶺南開封一代就是兩湖兩廣。

隻不過兩廣還在開發之中,兩湖也不是那麼成熟,嶺南開發的時間也不長,而扶南氣候好,也有現成的土地,能夠大大緩解大唐的糧食危機。

扶南百姓嘗到甜頭之後,對於大唐大批量過來的人沒有了那麼抵觸的情緒,最主要的是這些人帶來了大批財富啊!

唯一不習慣的大概就是貨幣,不過這一點瑕疵也沒什麼問題。

不過,變為大唐子民最大的好處可能隻有那些常年走南闖北的商人才有更有感觸,他們以前到吐蕃或者到彆的國家,說自己是扶南人,得到的待遇都很一般,畢竟國家弱小,現在出去如果說自己是唐人,那麼絕對跟以前不一樣!

扶南那邊的抵抗力在慢慢變小,大唐對扶南的掌控就更加容易,隻有扶南國王看到在短短時間內,李從嘉受扶南人愛戴比他更甚之後,心中的羨慕嫉妒恨都沒辦法說。

尤其是想到新年的時候還要跑去長安以臣子身份向李從嘉行禮,他就更加心塞了。

不過,如果他這一份心塞被彆人知道的話,恐怕還會覺得他身在福中不知福,他能成為大唐的臣子,還保留王位這已經是很幸運的事情了,在他之前的於闐國王都沒得到這種待遇。

而更有人想要成為大唐臣子而不可得,抱有這樣目標的人算不上少,至少吐蕃上有幾個即將堅持不下去被大部落吞並的小部落,就有這個想法。

到了他們這個地步,被大部落吞並之後可能這個部落從此就消失了,部落裡的青壯年會被殘殺,老弱會被屠殺,隻剩下婦孺,更殘忍一些的或許連小孩子都不留,隻留下財產牛羊和女人。

而向大唐投誠的話,或許隻是搬離原地,在找一個大唐劃給他們的地盤繼續生活,比被吞並強得多了。

所以這些小部落知道聯邦國這件事情之後,好幾個都上書想要加入聯邦。

對此,李從嘉真的是啼笑皆非,想要加入聯邦也要有足夠的地位和實力才行,聯邦嚴格來說是聯合眾國,重點在於國字,這是他為了減少打仗而搞出來的吸納其他國家的方法。

這些小部落早晚都是大唐的囊中之物,何必還要多此一舉?

李從嘉沒有搭理這些小部落,反而是轉頭就宣布了最新的人事任命,這一次朝堂可以說是大變動,六部九卿好多人都輪換了一遍,首輔落到了魏仁浦頭上,季春也入了內閣。

這兩項人事任命落實之後,整個朝堂就進入了比較安靜的時期,畢竟沒有競爭目標了啊。

結果就在這個時候,剛剛當上鴻臚寺卿的楊信帶來了一個消息:“陛下,又有國家發來國書要求加入聯邦!”

第259章

有吐蕃部落要求加入聯邦, 李從嘉還比較理解, 畢竟他們也沒有彆的路可以走, 要麼加入聯邦要麼內附,算起來加入聯邦比內附還要有優勢一點。

但是這麼快就有彆的國家要求加入聯邦, 這就讓他意外了。

這年頭不到走投無路誰願意將政權分給彆人一部分啊,而且大唐之前對扶南其實要求挺苛刻的,基本上對方已經沒剩下多少主權, 不過畢竟扶南是戰敗國, 他們要是不同意,就隻能等著被滅國, 所以不得不答應下來。

現在這是什麼情況?

李從嘉有些疑惑地看著楊新:“沒有搞錯?”

楊新哭笑不得,他再不靠譜也不會再這種事情上出錯啊,而且國書都發來了,現在這些國家寫國書一般都習慣用漢語,他們連翻譯都不用, 除非對麵會漢語的人不怎麼樣, 表達錯了意思,不過之後隻能該情況的可能性大概也幾乎為零。

李從嘉接過楊新遞過來的國書, 驚訝地說道:“薩曼帝國?”

本來李從嘉還在想著周邊哪個小國覺得扛不住, 打算苟活一波的時候,沒想到居然還是一條大魚。

可是薩曼帝國怎麼會突然提出這個要求?他們在國書上寫的其實很簡單, 話裡話外都是以大唐馬首是瞻的意思,這可不太對啊。

李從嘉轉頭看向釋雪庭,剛想問他是不是知道什麼, 釋雪庭便說道:“薩曼帝國?現在已經四分五裂了吧?”

李從嘉略有些意外:“四分五裂?什麼意思?”

釋雪庭看向楊新,楊新這才解釋道:“最近這兩年薩曼帝國一直跟喀喇汗國打仗,目前來看已經有些支撐不下去,這個時候薩曼帝國國內還有一些人趁機自立,所以現在的薩曼帝國……基本上也快要名存實亡了。”

李從嘉聽了之後臉上的表情十分複雜,薩曼帝國曾經也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帝國,然而如今……哪怕大唐不偏不倚,賣給喀喇汗國的武器同時也賣給薩曼帝國,甚至價格還要低上一些,然而薩曼帝國還是撐不住了。

由此可見,並不是武器先進就可以無敵於天下,以及內亂才是最可怕的。

當然這也跟薩曼帝國在與喀喇汗國產生衝突之前,就跟同樣是伊·斯·蘭·教國家但是教派不同的布韋希王朝常年戰爭有關。

不過,這樣的話他也明白薩曼帝國為什麼會要求加入聯邦了,也是走投無路了啊。^本^作^品^由^思^兔^網^提^供^線^上^閱^讀^

李從嘉敲了敲禦案問道:“現在薩曼帝國還有多少國土麵積?”

薩曼帝國的大小直接決定李從嘉對他的態度,如果太小了的話……那就再見吧。

釋雪庭直接將輿圖打開,現在李從嘉這裡的輿圖還是當初薩曼帝國沒有分裂時候製成的,反正這份輿圖估計也要更換,釋雪庭直接拿著朱筆大概標了一個位置。

李從嘉低頭一看,發現薩曼帝國如今是真的慘,原本他們在喀喇汗國西邊,基本包圍了喀喇汗國西邊三分之一邊境線,現在已經被擠到角落裡,隻剩下原本國土的四分之一,而另外四分之三則變成了伽色尼王朝。

李從嘉看著輿圖皺眉說道:“這個……不太好搞啊。”

他的確是希望搞個聯邦,爭取包圍喀喇汗國,到時候打起來的時候也好打,能夠更多牽製一下喀喇汗國。

可是現在薩曼帝國這個樣子,想要牽製估計是不太行的,而且他跟大唐中間隔著喀喇汗國,就算加入了聯邦,大唐也不好統治。

最主要的是大唐如果收了薩曼帝國,也未必能夠延緩薩曼帝國的滅亡腳步,想要往那裡運東西不是經過喀喇汗國,就是經過伽色尼王朝,當然也可以往西北方向走經過在喀喇汗國北邊的粘八葛部和寄篾。

可是那邊的氣候實在是太過惡劣,路途也不好走,大唐乾嘛非要扶持薩曼帝國呢?如果是伽色尼王朝,李從嘉肯定會同意。

想到這裡李從嘉抬頭對楊新說道:“拒絕他們。”

楊新也並不意外,他們在收到薩曼帝國的國書的時候,就已經分析過這件事情,隻不過當時他們還不知道薩曼帝國分裂成這個樣子,就從地理位置上來看,都覺得不太合適。

李從嘉摸著下巴說道:“看起來對吐蕃的行動要加快速度了啊。”

楊新有些茫然地看著李從嘉,剛剛不是還在討論薩曼帝國嗎?怎麼轉頭就開始研究吐蕃了?

倒是釋雪庭跟李從嘉在一起久了,已經習慣了他跳脫的思維,點點頭說道:“如果拿下吐蕃的話,那的確是方便很多。”

楊新看看這個再看看那個,覺得自己的智商好像被碾壓了,因為他還沒反應過來!

這時候正巧李仲寓過來,在看到擺在那裡的輿圖的時候,略微一愣:“阿爹?”

怎麼好好的又開始看輿圖了?

在李仲寓的記憶裡,一般李從嘉看輿圖隻有兩種可能性,一種是有彆的國家對大唐動手了,另外一種可能性就是大唐要打彆的國家。

反正無論哪種可能,都代表著要打仗,李仲寓心裡嘀咕著:不是說不想打了嗎?難道改變主意還要打三佛齊?

李仲寓既然來了,李從嘉正好也讓他來討論一下,當然說是討論,其實不過是他引導著李仲寓思考遇到這種事情該怎麼做,算是另外一種培養大局觀的方式。

李從嘉不知道這樣做對不對,但是言傳身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