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頁(1 / 1)

這裡有一盒事先準備好的桃核,接下來我們先按照尺寸挑選出合適的。”

她裁了一段紙,做出一個盒子形的模範,將每個桃核放進去,大小是否合度一目了然,很快就選到了幾個合適的。接下來,就可以開始正式的雕刻了。

不過唐迎要比正常的核雕多一個步驟,從大小相同的桃核之中,挑選出最適合做眼下這個核雕的那一個。

因為文裡說得很清楚,王叔遠的核雕,那是“因勢象形,各具情態”。桃核雖然粗一看長得差不多,但實際上紋理沒有一個相似的,既然要雕刻的內容已經固定,自然要挑選合適的材料。

然後才開始雕刻。

第一步是用銼子將果核進行初步加工打磨,去除不必要的棱角,然後在上麵畫樣。根據文中的描寫,核舟上一共有五個人,八扇窗,箬蓬、舟楫、茶爐茶壺、手卷、念珠,這些都是要在畫樣的時候重點勾勒的部分。

畫樣結束,便要開始動刀子了。核雕使用的工具為銼、鑿、鑽,具體又有許多詳細的分類。核雕的外部的大形用圓銼、半圓銼刀進行粗加工,同時還要將桃核內部的肉掏出來,以免影響到核雕的保存狀態。

因為這艘核舟沒有頂,是用箬竹葉做的,所以這一塊唐迎全部掏空,將內部的桃仁取出之後,才開始修飾其他的大形,船頭船尾的人物要先做出粗糙的造型,兩側的窗也要開出來。因為是活頁窗,可以開閉,所以還得將之取下再用榫卯結構接上。

在這小小一個桃核之上,可以說是玩出花兒來了。為了確保直播的效果,鏡頭也在不斷的進行調整,最終選擇了一個方便拍攝,又不至於影響到唐迎的角度。

鏡頭下,唐迎的動作很快,因為有畫樣在,幾乎可以說是不假思索,非常迅速的進行著各個步驟,顯得十分靈巧。而原本囫圇個兒什麼都看不出來的桃核,在她的琢磨之下,也漸漸能看出粗略的造型了。

大形做出來之後,便是更換工具,進行細部的雕刻與加工。

因為分兩期直播,所以今天唐迎打算先將前後的人物做出來,明天再去做八扇窗戶,以及刻字。——核雕雖然也算是微雕,但器形其實並不算小,上麵所刻的字跡,不需要借助工具也能看到,所以同樣不可輕忽。

其實這種隻需要靜靜坐著的雕刻,比其他的工藝更加耗費心神,而且還要求人耐得下性子,畢竟桃核就那麼大,但凡出了一點差錯,連補救的機會都沒有。尤其唐迎還是仿古而非自由創作。

不過她還是延續了自己一貫的直播風格,那小小核雕放在手心裡,仿佛可以任憑她的心意去變化,隻要工具一碰,就能自己變出想要的模樣,輕鬆自如,可以治愈一切強迫症患者。

彈幕安靜了一陣,然後不知是誰開的頭,眾人開始按照唐迎的雕刻步驟,刷起了《核舟記》的原文。

這本來就是一篇清麗簡潔的說明文,能夠選入初中教材,從各方麵來說都很適合用於普及教育。而直播間裡的觀眾,大部分也都學過這篇課文,如今重溫起來,竟有一種十分親切熟悉的感覺。

更有很多觀眾神奇的發現,即使過去了那麼多年,其中一些詞句,自己卻仍舊能夠背誦。

而且這篇文章跟蘇軾的《前赤壁賦》這篇文字相互參照閱讀,又會讓觀者有不同的感受,非常有趣,將傳統文化和工藝的魅力展露無疑。

於是在這一期直播結束之後,不少觀眾紛紛表示,不出預料果然又在躺糖老師的直播間上了一課,仿佛回到了當年學習並背誦課文的美(噩)好(夢)時光。

不過也有人認為,如果當初老師能像唐老師這樣寓教於樂的話,他們的古文學起來一定更加有趣。

還在上初中的觀眾更是決定要將這個視頻推薦給自己的語文老師,不求老師們能像唐迎一樣給他們來個現場表演,但上課的時候播放一下視頻,讓大家對這艘核舟有一個更加明確的認識和了解,也是很有必要的。

沈知期看著這些留言,又是心下一動。

之前唐迎剛開始直播的時候,剪紙的視頻就被很多老師和家長當做教材來看,現在這個直播,同樣也可以向各大中小學推廣。對擴大唐迎的影響力,加大傳統文化傳播力度,都是有好處的。

☆、第70章 皮影戲

說做就做, 等直播一結束, 沈知期就給曲衛辰打了電話, 問他跟教育係統那邊的人有沒有聯係。

這種事情, 走上層路線總是更容易。隻要上麵下個文件,學校自然就會配合。而這種事情賭他們沒有壞處, 這幾年傳統文化的熱度很高,這樣做也不過是順應潮流。

曲衛辰還真認識人。

他雖然來這邊的時間不久, 但可以說得上是交遊廣闊, 什麼樣的人都認識一些。而係統內部的這些人嘛, 你認識我我認識你,其實都是一個圈子。就算不認識, 找個中間人一說和, 出來吃頓飯,一起玩幾次,也就熟悉了。

聽沈知期說是要將唐迎的直播視頻作為教學素材推廣下去, 曲衛辰作為腦殘粉之一,自然也是舉雙手讚同, 而且打了包票, 這件事他去辦就成, 不需要沈知期和唐迎出麵。

這樣更好,畢竟唐迎這張臉太惹眼,難保不會有人見了她之後動歪心思。沈知期雖然不怕,但不希望她沾染上這些。

至於她自己,工藝博物館的事才開了個頭, 分級網站工作室那邊也需要看著,還要照顧唐迎,跟她一起做各種直播前的準備,實在是分身乏術。

不過這件事要做成也需要一段時間,所以交給曲衛辰之後,沈知期也就將之拋在了腦後。

在認識唐迎之前,沈知期就跟絕大多數的中國青年一樣,雖說也會對傳統文化感興趣,但從來沒有主動去深入了解過。跟唐迎在一起之後,學到了不少東西,也開始不自覺的關注這方麵的內容。

每一次看到,都莫名有種“他鄉遇故知”的親切感。

而且不知道是不是緣分,自從認識唐迎之後,即便是在瀚如煙海的網絡上,她也經常看到相關的內容。

這天沈知期就在微博上看到了一個皮影戲的視頻。幾分鐘的視頻,講的是武鬆打虎的故事,有畫麵,有聲音,有故事,繪聲繪色,萬分精彩。

於是她在看完了這個短視頻之後,第一個反應便是去找唐迎,“你會做這個嗎?”

做是會做,但唐迎卻拒絕了來一期直播的打算。

因為皮影戲不光是會做,還要會演。在幕布後麵操作人物的同時,還要負責配音表演,偶爾甚至還要開口來一段戲曲。唐迎動手沒問題,甚至配樂也可以搞定,但要她將一段故事說得活靈活現,甚至一人分飾幾角,就實在是太難為人了。

她本來以為自己拒絕之後就完事了,誰知沈知期倒是對她不會的內容十分感興趣,“難道這些東西你們天工閣沒有,所以你才不會嗎?”

不,天工閣是有的……唐迎臉上儘是一言難儘的神色,“我不會的隻有唱腔和分彆演繹幾個人的對話而已。”

這可能是她學習生涯中遇到的唯一一個挫折,險些讓她的全才之路斷送。好在皮影戲的製作技藝還是沒有問題的,至於表演藝術,唐迎學習的時候就設法巧妙的避開了,也沒有任何人察覺到不對。

要不是沈知期看到視頻心血來潮讓她表演,這個秘密本該一直保留下去。┅思┅兔┅在┅線┅閱┅讀┅

沈知期一開始還不太理解唐迎所謂的“不會”是什麼意思,後來才知道,她不會唱腔,是因為她本人五音不全,唱什麼東西都不在調子上。至於表演,她更是半點天賦都沒有,不管怎麼模擬都還是自己的語氣和表情。而她性情冷靜,說話做事也都平平穩穩,沒有半點表現力,根本不適合在舞台上發揮。

知道了這一點,沈知期就像是知道了一個隻屬於兩個人的小秘密,開心得簡直有點兒不正常。

被沈知期要求著唱了一首歌的唐迎眼神死的靠在沙發上盯著她,沈知期傻笑了一陣,漸漸意識到氣氛不對勁,一對上唐迎的視線,連忙舉手投降,“對了我忽然想起工作室那邊還有點事情沒有交代先出門一趟晚上回來跟你一起吃飯!”

然後腳步不停,一陣風似的刮出門外去了。

等唐迎回過神來,已經看不見人影了。她搖了搖頭,對沈知期的這種性子表示無奈。不過這麼一提醒,唐迎也覺得做一套皮影戲挺有意思的。她自己雖然不會演,但沈知期那上躥下跳的性子,一看就適合乾這個。

現代社會最大的好處,或許應該就是物資的豐富了,不管是什麼東西,隻有想不到,沒有買不到。所以在做出決定之後,沈知期很快就將材料采購齊全,開始準備製作皮影。

製作皮影的第一步,是淨皮。皮影戲多選用牛羊驢皮,其中用得最多的乃是牛皮。將之清理乾淨之後,反複浸泡、層層刮製,最終成品薄而透亮,質地均勻,如同半透明的玻璃。

第二步是刻繪人物。

皮影戲的演出內容十分廣泛,不過還是以民間傳說、曆史演義、武俠公案等最為流行,唐迎最後選了《白蛇傳》中的一段作為底本,先在紙張上進行畫稿設計,而後才將牛皮分解成各個細部,依樣描繪。

然後是鏤刻。按照圖樣,在皮上將人物刻繪出來。這個過程十分精細複雜,單是工具就有二三十種,還衍生出了各種各樣的口訣。在漫長的曆史演化之中,也形成了一套獨特的技藝。

之後是敷彩著色。皮影的用色基本上隻有紅、黃、青、綠、黑幾種純色,並不進行調和稀釋,因此配色純正絢爛,對比十分強烈。

然後便是皮影製作之中最困難,也是最關鍵的一步,出水熨平。這個步驟主要是為了將牛皮中的水分蒸發,同時讓敷彩吃入皮內,這樣成品的皮影色澤長久不褪,也不會扭曲變形,能夠長期保存使用。

製作完成之後,將各個部分用線綴聯起來,皮影就製作完成了。使用時在皮影上裝置竹製的簽子,便於操縱皮影做出各種活靈活現的動作。

除了皮影之外,演出時使用的屏幕,也是需要特彆製作的。白紗布經過魚油打磨之後,挺括透亮,皮影緊貼在屏幕上,燈光一照,鏤空的人影和繽紛的顏色都顯得十分生動。

因為各個步驟所需要的時間不短,唐迎也隻是抽出一部分空閒時間來製作,竟然成功將沈知期瞞了過去,始終沒有發現她在做這個。直到成品新鮮出爐,唐迎將之裝在盒子裡捧到沈知期麵前,她才又驚又喜的道,“不是說你不會嗎?”

“我不會,但是你會啊。”唐迎真誠的看著沈知期。

對上她滿是誠懇的雙眼,沈知期那句“我也不會”就說不出來了,她撓撓頭,隻能說,“……我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