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頁(1 / 1)

穿越之榮華路 華卿晴 4411 字 6個月前

裡?

宮裡目前的女眷們,那是以惠妃為首。三妃五嬪表麵上自然是一麵合樂,總之,頗有些家合萬事興的態度。

至於宮外?

宮外的爵爺府,那也是一片祥和。

榮娘就是在這一日的宴飲結束後,正是在沐浴後換一身輕便的衣裳。

這會兒,在寢宮內,榮娘是享受了安寧的時光。

不多時。

劉之燁也是歸來了。

榮娘瞧著貌似神情非常愉快的夫君,她笑問道:“瞧你的模樣是遇上了大喜事?”榮娘就是隨口一問。

哪料劉之燁卻是慎重的點頭。

“當然是大喜事。”

劉之燁非常肯定的回道:“前線傳回來了消息。說是打了大勝仗。那捷報剛剛傳回來,我這聽了消息後,已經確定了真偽。”

“真的?”榮娘是驚疑了一聲後,又是歡喜的說道:“那太好了。若是大勝了,大軍就應該會搬師回朝吧?”

榮娘是這般講了。

劉之燁聽後,卻是搖搖頭,他說道:“是大勝,大軍攻攻破了大魏朝的京城。”

“除了部分的大魏朝重臣護著那個小太子逃脫外,半個大魏朝的朝臣已經被俘虜。”劉之燁這一解釋完了。

果然啊,榮娘就是愣了好一下。

“這般說來,大魏朝是完蛋了?”榮娘說這話時,與其說是問話。不如說,是在鎮定了她自己的心神。

“那大魏朝的京城被攻陷了啊。”榮娘自言自語了這話後,方是愰然大悟了。她說道:“我明白了。大魏朝的京城……”

大魏朝的京城,可是堂堂的鄴都城。

那裡靠近了漳水之畔,而且,還是三朝古都。那一座城池,在中原之地也是最繁華的一等一大城池。

那等京城,自然是治理了中原之地的要衝。

哪可能浪費了?

若論這東屠國疆域之廣,何處為中心?想來那大魏朝的鄴都城就歸了的治所。所以,榮娘是聽懂了夫君劉之燁的意思。

擺明了,東屠國要遷都?

往後這政治中心要換了地方。到底漢京城似乎太偏僻了些。至少,對於要治理了中原的東屠國而言,確實是如此的。

“貌似伯玉曾經也提起過,若論中原之治所鄴都城當排前三之數。”榮娘這時候的話,說的叫一個通透了。

“就是如此。”劉之燁也是同意了。

次日。

關於前線大捷的消息,自然已經在漢京城裡傳個遍了。

話說,不光是王室歡喜。便是整個漢京城,那也是滿城上下一片的喧囂。

前線的大勝,於整個漢京城裡生活的人而言,那是惜惜相關的。畢竟,東屠國大勝了,這中間多少人會立功,多少人又要因功受賞?

這關係到的家族那可謂是太多太多了。

漢京城的王宮中。

早膳後,太王太後就是見到了進宮裡,專門來請安的女兒寧國公主。

王遂娘此來,那就是賀喜的。

太王太後聽著自然高興的。王遂娘那是笑說道:“母後,您可是不知道,這外麵都傳遍了。前線的大勝啊,那可是了不得的……”

“大王這是要坐天下,成為了九州社稷的主人。多少人歡喜了。女兒還聽說了,有許多的人都想上表請大王稱帝。”

王遂娘這話一出口。

太王太後就是擺手,劉王氏說道:“你打哪兒聽來的?什麼人想上表請大王稱帝?”

這事兒自然是關係重大的。

稱王與稱帝,那是不同的。

“傳的人倒挺多的。”寧國公主王遂娘回道:“母後,如今不同往日了。大王這是打下了大魏朝的京城。那半個中原都要在大王的治下。這稱帝可不是正合適嗎?”

王室的公主與皇朝的公主,那能一樣嗎?

肯定不一樣的。

寧國公主的靠山是母後。

太王太後若是晉升為太皇太後,光想想,寧國公主就是蠻激動的。

“水到渠成的事情,哀家心頭才高興。”太王太後說了話後,望著女兒叮囑道:“這關係了君王的大事,你莫在摻合了。”

“一定得仔細的記下。”太王太後又是叮囑道。

“母後放心,女兒定然是聽您的話。”寧國公主自然懂得,她的根基在哪兒,她肯定不會逆了太王太後的意思。

其實,在太王太後的心中自然高興著。這東屠國越來越強盛的。

至於說大孫兒伯玉是否稱帝?

若是到了那一步,太王太後自然心頭歡喜啊。打心裡講,若真能從太王太後升為了太皇太後……

心頭估摸一下,那等的尊貴啊。

劉王氏豈能不動心?

可再是動心了,劉王氏的心中還是有些分寸的。至少,這些年了,劉王氏也是看懂了,她這份榮耀打哪兒來的?

如何是做好了天下一等一的尊貴人。

太王太後自然是樂得享受了清福。旁的她不多插手了,也免得討了嫌棄。

“你不摻合了,那等富貴來了。哀家尚在,你弟弟還好好立那兒。你堂堂的寧國公主,還能讓人給排外了嗎?”

太王太後解釋了話道。

寧國公主王遂娘聽了,心中大定。

第217章

宣文十六年。

東屠國攻陷了大魏朝的京城。大軍並沒有搬師回朝。相反, 君王劉長石留在了這一座鄴都城裡。

次年。

東屠國借著去年的大勝一展神威, 又是借機拿下了大魏朝原本疆域裡靠近了東屠國的二州之地。

宣文十七年大魏朝疆域,並不是一片平靜。這北方的中原之地,那是處處鋒煙。

若論哪兒稍稍平靜些,唯有東屠國治下的這二州之地。當然, 更多的太平,還是已經早早在東屠國治下的黑山白水間的土地。以及那半島的長治之地。

宣文十七年的初秋。

漢京城。

王宮裡的榮娘已經知道了前線的情況。

這個春夏之季,東屠國的前線是大勝,又是得了一州之地入懷。

可謂是春風得意,正是東屠國的無限大勝之機。

至於榮娘更在意的事情,那便是長子伯玉寄回了家書。家書裡自然是說了一些重要的事情。其中的一條,便是王室與朝中的重臣, 將會遷往鄴都城。

鄴都城, 那將會東屠國的新京城。至於漢京城?

漢京城隻能淪為了一座舊都,一座君王起家時的潛龍之邸。

“這一回去了鄴都城,想來漢京城往後是見不到了。”榮娘與夫君劉之燁閒聊時, 自然談了這等小事兒。

“母後倒是頗想去瞧一瞧鄴都城的。榮娘你這意思是不想嗎?”劉之燁心情非常愉快的。他的心情好的,任何人都能瞧出來。

“怎麼會?”榮娘搖搖頭,回道:“能去了鄴都城, 我也挺歡喜。”

“更何況……”榮娘話到這兒停頓了一下,她思考了一下後,方才又說道:“漢京城裡的一些風聲, 你也是知道的。我啊,也不可能是真裝聾做啞了。”

“伯玉如今打得大魏朝的嫡係往草原那邊逃竄。那剩下來的不過是些流民勢力。大魏朝曾經的疆域, 早早晚晚也是要落到了伯玉的治理之下。”榮娘說這話時,同樣是於有榮焉的樣子。當然,她也真覺得長子了不得。

“朝裡朝外的,總有風聲想著成了從龍之功,上了勸進的奏章。”榮娘這話一說了。劉之燁也是沉默了。

稍後,劉之燁才說道:“人心如廝。”

“不過,想來伯玉有計較的。”劉之燁對於長子伯玉那是信心實足的。

榮娘聽後,亦然是點了點頭,同意了夫君的說法。

宣文十七年,秋末。

王室與重臣在禁衛軍的護領下,倒是真的來了一回長途的遷移。從漢京城到鄴都城,整整花了兩月餘。

在初冬之前,這一隻隊伍才是到了鄴都城。

宣文十八年,春。∮思∮兔∮文∮檔∮共∮享∮與∮線∮上∮閱∮讀∮

這個春三月初一日,榮娘五十周歲的壽辰。

也是這一年的秋,東屠國在又得了曾經的大魏朝的二州之地後。在大勝之威下,朝中重臣紛紛上奏章,請君王劉長石晉位。

從大王上晉王?

還能是什麼?

那自然是普天之下的主宰,被奉為了帝王。

皇帝。

自然是天子稱尊,道寡稱孤的九五至尊。

君王劉長石沒拒絕,當然,也沒同意了。而是連連壓了兩回重臣的群情請晉位之事。這等事情,有些動作大家看一看就明白了。

既然沒有拒絕,隻是壓下了。

群臣哪還不懂了君王的心思?

於是。

又一次的大祥瑞事件後,群臣再度的上了請君王登基為帝的奏章。在大朝會上,那更是群情凶凶,全是忠臣要上了諫言的模式。

真是一派的君臣同心,合台演了一場好戲給天下看一看。

不過,讓群臣驚訝的是,這一回君王劉長石還是拒絕了。當然,在拒絕之後,君王招見了心腹重臣好好的談一談。

然後……

自然就是有風聲傳了出去。

登基的事情,君王是默許的那可以上奏章的。不過,如今的局麵讓君王不太滿意。為何?那是連北麵的半個中原都沒拿下來。

真要做皇帝,至少得有北麵的半壁江山。若不然,豈不會弱了君王的神聖?

君權天授。

可不是誰登基了,就真是天下人認可的君王。至少,那也要當了半壁江山的主人,才算的一個正統的帝王。

這樣的江山方得長久。若不然,急烘烘就上位了,那是要被史書上記了一筆的。

劉長石如今正是壯年,他的精力甚好。能上馬開弓,能下馬治政。既然心力甚足,何苦急了呢?

倒是君王的意思一透露,前線的將軍那是更加的動力滿滿。

東屠國可是軍功受爵的。這等軍功的爵位,太多人肖想了。

便是劉長石的三個弟弟,這一位君王都是給了機會,想讓親兄弟也是領一些功勞的。至少,是給了相關方麵的差事。

鄴都城的王宮中。

劉長石忙碌了一天。他這位君王是真忙碌。

事實上,若說不想登基稱帝?那是假話。

隻是,劉長石心中有數著。他是想熬了火候。治大若烹小鮮,不必要太急的。有些東西已經是囊中之物。

劉長石自然更要愛護了君權神授這個名聲。

天下,有德者居之。

這個德,可不是道德,而是德行。

天子,唯兵強馬壯者得之。

可同樣的,有時候大義的名份這一名旗幟,那也是要在手裡牢牢的占領住。因為,這等重要的大義,君王不拿穩了,那會出亂子的。

“……”

擱下了手中的奏章,又是入了毛筆於毛洗上。

這時候的劉長石坐了禦案後的椅子上,他是微微閉目養神。良久後,劉長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