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頁(1 / 1)

經常看一部文藝片看著看著節奏就散了,觀眾的注意力就開始渙散了。

這種時候,在即將散架的時候,必須靠主角將渙散的節奏抓籠,所以文藝片的主角是至關重要的,讓觀眾一邊看著一邊為主角揪心、一邊關心主角的未來,這樣才會支撐一部文藝片的節奏。

主角,至關重要,人設,就是第一步。

阿爾沙的人設造型是梅根請了英國一位非常有名的複古造型師來做的,梅根企圖呈現片內所有人物都擁有上世界50年代的那種風情。

伊娃看到阿爾沙走出來的時候,她已經在腦內複現了好幾遍該如何去拍攝此刻的阿爾沙,讓她蒙在柔光鏡下,端著的,美的,把這個女孩推到家鏡頭前。

讓她將那種其實不諳世事但又偏偏自以為是的小小矜持,和泛進眼眶、最終又默默咽下的眼淚,展現在觀眾麵前。

這樣的氣質,可以讓觀眾在一瞬間之內,就對這個女孩產生關切之情。

有了關切之情,自然就對她的人生選擇開始擔憂。觀眾會擔心她走錯一步,就可能因此承擔的後果。

但是這是電影,電影總會遇到波折,阿爾沙演得女孩好像玻璃杯搖晃的清水,微微眩暈不知去向何處,突然水溫驟升,杯子炸裂開來,碎片與水花四濺,滿地殘局。

不過至少在人物的氣質和塑造上,伊娃認為阿爾沙做的還算到位。

她知道要求一個19歲的女孩有奧斯卡影後的演技未免過分,但是她要求阿爾沙,起碼要讓觀眾看到後想去關切她。

在電影的拍攝中,伊娃經常會使用一些格外引人注目的道具,譬如當阿爾沙身在紐約的時候,她居住的房屋的擺設,都是帶著愛爾蘭風情的,她並未直接在片中點出所謂的鄉情,卻讓這種鄉情無處不在。

說到擺設和布景,這一向是伊娃的強項。

甚至連其他工作人員在現場看到伊娃的拍攝後,都忍不住感慨,“伊娃科迪出手,確實就沒有不講究、不精致的可能。”

她的電影都是非常考究的,如果你是一個文藝女青年,你肯定會瘋狂地愛上她的電影。

她的片子總是讓觀眾覺得有湖畔詩人華茲華斯的唯美氣質,就像是一卷畫麵清麗的油畫。

比如眼前,她構建出的一個鏡頭。

夏日的午後,陽光照進斑駁的水池,蝴蝶在窗前飛撲,阿爾沙情緒翻湧的注視著窗外曖昧的男女。

聽得見躁動的蟬鳴,聞得到花瓣的清香,感受得到,那席卷而來的,熱浪。

這個鏡頭質感華麗的仿佛是香奈兒的廣告。

前半段中,小碎花的牆紙前暗影中的黑白照片;阿爾沙躺在浴缸裡抬頭看到返鄉的飛機;在愛爾蘭小鎮上如童話一般的色彩和陽光。

後半段中,布魯克林區帶著霧靄的陽光;路過廢墟時阿爾沙在喝水中蒼白的倒影;和意大利男孩約會時候酒吧深處的剪影;每天走過紐約街頭的大仰角;逆著光親%e5%90%bb的瞬間。

每一個角度,每一個鏡頭都異常的講究,你甚至可以感受到導演在拍之前腦中已構築了宏大完整的影像,才能有如此的掌控能力。

時不時出現的逆光處理,連人物走位的路線都設計的天-衣無縫,每一處鏡頭的構圖都充滿張力。

這樣的考究,帶來的是賞心悅目的一切。

阿爾沙之前也看過不少電影,卻沒見過像伊娃這麼精致地搗鼓電影的。

她把電影的氣氛和許多細節都處理的很細膩,敏[gǎn]而悶騷。

本來按照劇本,在這一段,是阿爾沙和男主互相傾訴衷情的一個橋段,兩人坐在泳池邊上深情的對視。

沒錯,劇本上是這麼寫的。

所以阿爾沙和男演員就這麼做了。

而且做得還不賴,阿爾沙就坐在泳池邊上,穿著白色的泳衣,對著男主演含情脈脈地看著。

男主演也用一種相同的情緒在回應她。

這一幕原本是完美無缺的,那種細細的暗湧在兩人之間流淌。

在場的每一個人都很滿意,原本以為這條會一次過,誰知道伊娃卻把這一幕給喊停了。

她對阿爾沙說道:“我覺得這不是我要的效果,不夠欲拒還迎。”

阿爾沙眨眨眼,很無奈地說道:“還不夠嗎,那人類的表達方式已經無法表達這種感情了……”

伊娃認真地思考了阿爾沙這句話的意思,然後竟然點頭道:“沒錯,你說的對,人物的表達方式已經無法滿足這個鏡頭我的需要了。”

阿爾沙:“……所以?你要找外星人來?”

伊娃拍了下阿爾沙的頭,“當然不是,小笨蛋。”

然後她轉身和阿爾沙還有男主演說了幾句,兩個人似乎理解了伊娃的意思。

此時,場邊上的其他工作人員還在納悶著,“我覺得阿爾沙他們已經表現得很好了,伊娃怎麼還不滿意?”

“我覺得沒有辦法更好了,伊娃難道有彆的表達方式?”

“……我覺得這個導演有點太挑剔了,怎麼說呢,有些地方其實真的不用那麼摳。”

“關鍵是 ,我覺得已經表現得足夠好了。”

此時,伊娃走了回來,重新說道:“這一幕重拍,你們準備。”

工作人員們開始散開,去準備重拍,不過在心裡他們倒是很想知道,伊娃打算怎麼做,這樣都不能滿意,她的要求是不是太高了?

此時,鏡頭開始。

男主演和阿爾沙坐在泳池邊上,談笑風生,言語間那種曖昧的氛圍十分明顯。

隨後,男主演開了一個玩笑讓阿爾沙生氣了,阿爾沙把男主演罵走了,不過她卻依舊坐在泳池邊上。

她帶著一種十分彆扭的的情緒,卻不再那麼生氣,而是輕輕將手伸進泳池裡,用手撫摸著剛才浸過男主角的水波紋路……

這種對於年輕男女之間的那種傾慕之情,被伊娃用一種針尖對麥芒的方式表達了出來。

看到這裡,在場的每根也不禁讚歎,“這樣細膩的情感鏡頭,隻有女導演能想出來,非她莫屬。”

就像當初在看《呼嘯山莊》時候一樣,那種近乎細膩到讓人絕望的情感,隻不過在《布魯克林》裡,這種感情是細膩而輕快的,是陽光燦爛的。

伊娃總是用那種順暢自如的運鏡變幻著主人公不同的心境,預示著莫可名狀的未來。

無論是鏡頭對準阿爾沙的麵部大特寫,還是掃過阿爾沙所看到的那些東西,都是寄托一份心境。

不僅如此,甚至還有青春。

寄托青春。

剛才那個鏡頭之後,阿爾沙起身離開了泳池,她走到了百貨大樓下麵,透過霧蒙蒙的大玻璃,玻璃那段阿爾沙的麵迷霧重重若隱若現,隨後鏡頭轉過去,阿爾沙那張宛若精靈一般的麵孔再度出現在鏡頭裡。

模糊不定,難以捕捉,這就是青春的氣質。^o^思^o^兔^o^在^o^線^o^閱^o^讀^o^

梅根忽然覺得,這部電影的氣質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因為它寄托了許多種感情,思鄉之情、理想之情、憧憬未來之情、男女朦朧之情,以及,寄托青春之情。

而要將這麼多感情同時融合在一起,必須要有一個細膩到能在針尖裡信步的女性來拍才行。

這個世界上,論對情感的細膩捕捉,誰能比得過伊娃科迪?

作者有話要說:  想減肥的扣3!!!!

☆、71

伊娃拍攝這部《布魯克林》為的就是以情動人, 大部分文藝片也確實是這麼做的。

伊娃並不會用過分戲劇化的轉折和劇情去突出人物的困境然後去解決它,這雖然很好看, 但是一點兒都不真實。

真實是平淡,是看著熒幕上的阿爾沙, 會讓人有一股暖流流遍全身,是觀眾會不由自主地去關心她, 即使直到故事的結束, 伊娃也隻是給出了阿爾沙一個模糊的未來。

阿爾沙走在紐約布魯克林的大橋下, 做出了一個離鄉者最初心的選擇,但是她的前路、未來依舊是一個未知。

這種觀眾產生的對阿爾沙的關切之情, 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達到的。

而是伊娃通過鏡頭不斷地渲染和敘述, 才完成的, 這依靠的是對節奏的把控。

伊娃是細節大師, 她通過許多細節打造了這樣一個內心世界豐富的女主角。

比如, 伊娃拍攝一個阿爾沙在家鄉時候的場景, 看到那些從紐約互相探親的人們, 你可以看到阿爾沙臉上的憧憬、無限的憧憬。

而同樣一個與之呼應的鏡頭, 來到了布魯克林,某一次在街頭,當阿爾沙聽到有人唱出了愛爾蘭歌謠的時候, 她竟然默默地凝視隨後落淚。

她的一切感受,都通過了導演的鏡頭細膩的被捕捉,讓觀眾感同身受。

你會發現, 伊娃幾乎從來不煽情,不渲染感情,一切都是從細節入手,用大量的人物特寫,讓你不得不去關注主角的內心世界。

阿爾沙的演出是另伊娃滿意的,畢竟這是一部主人公電影,阿爾沙的表現如果不出彩,伊娃拍得再出色也沒用。

阿爾沙有其優秀的地方,雖然她有時候還略顯生澀,但是她對情感的敏銳度很高,這樣的體驗就導致演員在每次表達悲或者喜或者怒的時候,她的感情表達不會重複。

很多演員演了很多年,彆人都說他在演自己,為什麼?

因為他的感情表達是重複地,而一個優秀的演員,是絕對不能讓自己的感情表達重複,同樣是悲傷,一百次演悲傷就得演出一百種不同的悲傷。

這才叫演技,阿爾沙基本做到了。

這是伊娃和阿爾沙共同努力的結果。

不過伊娃這人雖然不會調-教演員,但是她還是儘力在想辦法調-教阿爾沙,隻不過她每次說出來的話依舊像往常調-教彆的演員一樣充滿了意識流……

凡是和伊娃合作過的演員,基本上都會吐槽這個不會講戲的導演,他們是這麼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