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頁(1 / 1)

主角,但是他也會犯錯,也會射殺手無縛雞之力的少年兵,他僅僅隻是一個毫無意義的小角色,但到了某一個時刻他突然成為了英雄,伊娃想說的是“任何人都可以成為英雄”。

這樣去拍,人文關懷才能不小氣,才能不狹隘。

這就是伊娃不想把戰爭片拍成之前21集那樣的個人英雄主義崇拜的原因。

而且,為了挽回一點質量,伊娃在開頭場景玩了一把時間、空間、聲音、畫麵交錯的蒙太奇。

主角在荒蕪的麥田裡扔下了一把槍,這個時候,一段交錯的蒙太奇手法,將鏡頭拉到了戰場上,一個慢鏡頭的切換,主角在血與沙的戰場上,撿起了這把槍。

這段蒙太奇交錯的鏡頭,是一個一場精彩的轉場,有用槍聲和荒野風聲交替的聲音轉場,有用畫外音的聲畫對位轉場。

這不僅僅是前後空間的跳躍,更是一種動靜的結合,表達了一種人物情感和立場的轉變。

這段開頭,可謂就是吊足了人們的胃口,並且聲畫並用的奇妙轉場顯示了導演的超高掌控力。

因為整部電視劇的意識形態都被伊娃給改了,這讓副導演借機又是為難了一把伊娃,他說這樣會導致整部電視劇的意識形態的分裂,觀眾會看不懂。

伊娃不想和他正麵對剛,重活一世,圓滑處世是她學到的很重要的一點,她隻是打了一個電話給製片人,將她和副導演的分歧傳達給了製片人。

然後製片人又和電視台的高層經過了一番討論,最後決定在最後三集就采用伊娃的觀點去拍攝看看效果,反正都是死魚一條了,看看有沒有最後活一把的希望。

不過為此,副導演看伊娃更不爽了。

伊娃甚至私下聽到他打電話和彆人抱怨,“她以為自己能力挽狂瀾?簡直癡人做夢!”

“她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重!”

這一日拍攝結束了之後,雖然已經到了下班的點,但是現場還有一些道具、布景之類的沒收拾完,其實也可以等到明天上班再來收拾,不過這樣就會拖了明天拍攝的節奏,所以大部分工作人員還是會在當天加班收拾完。

此時,副導演忽然宣布,“走!我今天請客,帶你們去吃倫敦最好吃的牛排!”

一些工作人員開始歡呼,但是又說道:“等我們收拾完。”

副導演立刻阻止,“彆,那家店要排隊的,去晚了沒位置了,明天上班在收拾吧!”

然後工作人員開始看著伊娃,要征得她的同意,伊娃還能怎麼說?

不讓他們去?這豈不是顯得自己太小氣,還會讓工作人員覺得她專-製,不講情麵,而且現在本來就已經是下班時間了,沒理由非逼人家留下來加班。

同意他們去?那這些道具沒人收拾,明天的拍攝節奏就會被拖下。

副導演吃準了伊娃,她隻能尷尬地笑了笑,“你們去吧,不過我今天腸胃不舒服,我就不去了。”

工作人員們得到了伊娃的首肯,自然高興地歡天喜地扔下手頭工作去準備吃牛排了。

而伊娃,隻能獨自留下來收拾這些東西,副導演知道她是一個敬業的人,最後自己會留下來收拾。

這是故意為難,伊娃知道的,但是她不能說什麼。

隨著工作人員們和副導演離開後,伊娃隻能一個人回到了攝影棚,開始一個一個道具收拾。

不過令她沒想到的是,她在攝影棚裡還發現了另外一個人的身影,那人二話沒說也就開始直接收拾起了道具。

伊娃朝著他眨了幾下眼睛,“你……?”

亨利抬起頭看向伊娃,:“?????”

伊娃一時語塞,也不知道怎麼說,“你沒去聚餐?”

亨利目光平淡地掃了眼滿地的道具和拍攝工具,語氣帶著質疑,“你一個人能搞定這麼多?你是打算不吃晚飯了?”

伊娃皺著眉頭,其實她沒理解亨利這話的意思,“你的意思,你留下來幫我一起搞定這件事?”

亨利回答:“不然?”

伊娃思量了下,“我覺得,我一個人應該可以完成,你不用特意幫我。”

亨利頓了頓,他沒想到這個女孩不僅個子矮,自尊心還很強。

隨後又開口,“你想多了。”

伊娃愕然,“什麼?”

亨利再度開口,他的目光和語氣始終是很平靜的,“我幫助你,並非因為我認為你是弱者或者女人,僅僅是因為你是我共事的同事。”

伊娃看著他,“這樣?”

亨利開始彎下腰去撿取地上的道具,“我希望我參與的這部作品,能夠出色。”

伊娃不再說什麼,而是彎下腰開始收拾道具,“謝謝。”

亨利沒有回應。

他發現,矮子果然是世界上自尊心最強的。

☆、30

一部在前麵21集已經走進了死胡同的電視劇, 要如何扭轉其弱勢?

其實很難,除了改變意識形態之外, 還需要在各種細節上下手,將細節打造得天衣無縫, 才能媲美那些成功的優秀影視劇。

伊娃確實是非常認真地在推敲著各個細節,一部影視劇的優秀與否, 歸根結底, 還是得看細節。

這一場拍攝的是西班牙戰爭中, 一場海岸線的登陸戰。

伊娃試圖將海岸線上那些叢生的灌木叢和拍攝結合起來。

她讓攝影機跟蹤著那些士兵,但是又不是以平拍的平視視角, 而是跟著那些士兵一起在灌木叢裡虛虛實實、上上下下,時而靠著灌木叢掩護自己使得鏡頭模糊, 時而又清晰可見讓鏡頭高度集中。

視角一會兒高於人物, 一會兒低於人物, 一會兒和人物等高。

這場戲充分展現了伊娃的個人水準, 拍得那叫一個搖搖晃晃、虛虛實實卻又真是萬分。

隻是, 伊娃還是不滿意。

她忽然叫停了攝影師, “等下!不對, 這不對。”

攝影師一臉懵逼,這又哪裡不對了?

事實上,這個伊娃科迪太龜毛了, 這場戲才三分鐘,伊娃已經和他們糾結了起碼三天了!

他承認,伊娃的想法很對, 細節做得很到位,可是這吃苦的是攝影師們啊,然而,她竟然還不滿意,拍成這樣了還不滿意!

攝影師略帶不滿說道:“哪裡不到位?”

伊娃對他說道:“鏡頭必須和人物行動一起結合,比如這個灌木叢,演員如果探出頭,鏡頭就探出頭,演員如果埋下頭,鏡頭也要跟著埋下頭。”

攝影師又氣又好笑,“你這是在玩射擊遊戲嗎?”

伊娃笑道:“沒錯,我就是要射擊遊戲的那種身臨其境的體驗感。”

說實話,伊娃拍了幾日,攝影師們也感覺到,伊娃所使用的鏡頭語言,和之前兩位導演還真的是很不同。

她的鏡頭語言非常……富有她個人的特色,就是完全是跟著她的想法自己來的,毫無章法。

但是偏偏是這種毫無章法的鏡頭語言,反而打造出了一種真切的臨場感和真實感。

這也是伊娃這麼龜毛,攝影師卻沒有發飆的原因,因為伊娃這樣的鏡頭語言在完成後確實有著出人意料的細膩和情感。

╩本╩作╩品╩由╩思╩兔╩網╩提╩供╩線╩上╩閱╩讀╩

在場的每位攝影師基本心理都是對伊娃有著肯定的評價的:這個女孩年輕歸年輕,但是她的鏡頭很與眾不同。

甚至跳脫出了許多戰爭片原有的框架和壁壘。

另外一個讓工作人員覺得伊娃的鏡頭是如此與眾不同的點在於:犧牲時刻。

在大部分戰爭片裡,英雄或者主演演員的犧牲,通常都會被強烈地刻畫。

即使被槍擊中了,也要站起來拿著一把□□360°對著四周來一番無畏的掃射,才肯倒下。

但是伊娃偏偏不那麼做,即使所有的影視劇都在這麼做,她偏不。

死亡本就是一瞬間的、突如其來的。

伊娃的鏡頭下,所有犧牲的人,他們都是被突如其來的子彈擊中,然後瞬間倒地,然後再也不給任何鏡頭。

這才是真實的死亡,戰場上沒人有空去為他們傷春悲秋。

比如亨利客串的這個角色。

這場戲裡,他將要犧牲,而伊娃卻用一種輕於鴻毛的方式在拍攝他的犧牲。

亨利頂著戰火跑進了一個戰壕內,然後戰壕裡不知道誰踩到了埋在地下的一顆地雷,瞬間戰壕爆炸,這意味著亨利死了。

在其他戰爭片裡,鏡頭這時候一定會切進戰壕,拍攝一下死亡綻放的時刻,或者是被土掩埋下的亨利的臉、手之類的,用以表達戰爭的殘酷性和讓觀眾帶入悲傷的情緒。

但是伊娃沒有。

戰壕爆炸了,然後鏡頭就直接切到彆的角色那兒去了,再也沒有給亨利任何空間。

果斷、淩厲、精準。

這種獨特的拍攝方式,不由得讓在場的觀眾們大呼過癮,這簡直……太新奇了,但是效果是出奇的!

除此之外,伊娃在畫麵和聲音上也是摳細節扣得不行。

曳光彈、手榴彈這些彈道都必須是真實拍攝出來的彈道,絕對不是用後期素材填上去的,這種真實的彈道,絕對會讓軍事迷們沸騰的。

至於聲音,伊娃對音效師的要求也已經超乎尋常。

子彈飛過的聲音,並不像其他戰爭片裡那樣,都是後期用音效庫素材剪輯來的,而是伊娃現場用真實的槍彈聲錄下來的!

而且,還分左右聲道!

總的來說,真實。

這是伊娃一切的宗旨。

唯有真實,才能震撼,才能打動,伊娃深諳戰爭片的生存之道。

不過,今天的拍攝卻不那麼順利,因為伊娃在去拖車那兒找東西的時候,拖車的門忽然被外麵倒下的器材給頂住了,從裡也無法打開了。

於是乎,伊娃就這麼被關在了拖車內……

這讓伊娃很無奈,因為她連手機都沒拿進來啊,這樣隻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