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頁(1 / 1)

量的寬永通寶銅錢,用於中倭貿易,換取貨物。

因為大清前麵幾任皇帝,目光不是放在江南藩和鄭家身上,就是北方準噶爾部和俄國身上,都沒什麼精力和心神去理會倭國這些偷雞摸狗的小事。

所以這現象一直持續到乾隆朝,乾隆當時打遍天下無敵手了,沒事做了,才來管了這件小事。

不過因為大清實在是缺銅,所以乾隆管這事的結果,就是讓倭國從私底下悄咪咪的從民間換取,改為直接和大清官方交易。

如果真的是那麼大一座銅礦,這得是多大的利益呀,能直接解決大清的銅慌。

好在胤禛經曆過太多的事情,心臟已經鍛煉出來了,深呼吸一口氣,他沒有被這個巨大的驚喜衝昏頭腦,而是吩咐道:“去將礦石拿來,傳令讓工部虞衡清吏司窯冶案房派一位大匠進宮覲見,另外傳怡親王、莊親王……進宮。”

“嗻!”高瑞和高慶領命,連忙退下去辦這事去了。

胤禛沒有在意兩人的動作,他正死死的盯著這兩座礦山的位子,和自己腦子裡那一副蒙古地圖做對比,然後很快就皺起了眉頭來。

這地方看位子是屬於喀爾喀汗國境內烏拉特後旗,可問題是草原可不比中原,固定地盤那就是一個笑話,隨著季節進行牧羊,地盤也會發生變化,隻是大致在一個區域而已。

而且既然現在知道了那地方有兩座大礦,胤禛就不可能在將其交給烏拉特後旗,必須要大清中央直管。

但這還不是最關鍵的問題,最關鍵的問題是這地方處於準噶爾部落的刀鋒之下,康熙朝的時候噶爾丹可是把這一片地方名義上都打下來了。

之所以是名義上,那是因為那地方就是荒郊野嶺,根本沒人,所以畫地圖都是隨便畫,想要就畫,不想要就不畫。

誰也不會站出來抗議。

但如今那地方有了兩座大礦,肯定是要讓人進行開采。

那麼大的礦,哪怕就是有誇張的說辭,想來也不小,沒個幾十年開采不完。

胤禛這可完全錯估了那兩個礦的情況,這可是後世大名鼎鼎的塔本陶勒蓋煤礦和奧尤陶勒蓋金銅礦,用現代機器設備以不顧後果完全不留餘地的挖,都足夠開采至少五十年,按照大清這時候的開采技術,幾百年都挖不完。

不過能開采幾十年的礦,也足夠胤禛樂嗬了。

這樣的大礦開采,必然要在附近建設房屋等配套設施才行,而且一個是煤礦一個是銅礦,最合理最節約成本的辦法就是當地開采當地冶煉。

在這種情況下那地方最合適的解決辦法,就是建設城池。

建設城池,對於大清來說雖然耗費很大,但隻要銅礦足夠大,完全能承擔得起,而且還能加深對漠北蒙古的統治。

但最大的問題是在那地方建設了城池,簡直就是給準格爾部落這種野心勃勃之人的豎起了最最明亮的靶子。

不解決準噶爾部的事,這兩座礦山開采就有危險,彆到時候給彆人做了嫁衣。

胤禛肯定不會放過這麼大的利益和好處,畢竟有些問題其實就是沒錢,有錢了很多事情就都沒問題了。

銅礦在這個時代就等於錢。

因為銅礦可不單單隻產生銅,它還附帶金銀。

但大清要想直管,並且運行起來,就涉及到方方麵麵的問題,這些問題都需要胤禛和怡親王等人商量好。

這事需要保密,不然讓準噶爾部落的人或者是漠北蒙古的人提前知道了,那就有些麻煩了。

前者是軍事上的麻煩,後者就是政治上的麻煩。

所以這一次胤禛叫來的人,都是他的絕對心腹。

這些人當得知這一天大的好消息後,也是興奮異常。

對於準噶爾部和漠北的一些野心家,這些人就一個字作為自己的意見——打!

除了見錢眼開,的確為大清著想外,這些人其實也有一點點拍胤禛馬屁的情況在裡麵。

西北那邊的戰事,之前進行得很是魔幻。

第一次帶兵打仗的小年輕十四阿哥胤禎贏了,第一次帶兵打仗從文轉武的年羹堯也打贏了。

這就讓胤禛有了一個錯覺——對麵就是一群垃圾,大清隨便怎麼打都能贏。

因此,在年羹堯臨死掙紮的時候各種明示暗示胤禛,西北戰事其實是靠他一個人才打贏的,胤禛自然不會相信年羹堯能牛到這種程度。

再加上年羹堯各種作死,竟然玩什麼老虎進年家,年家有祥瑞,年羹堯是大清將星這一套,實在是把胤禛惡心到了,因此下了狠心賜死了年羹堯。

不過年羹堯當時說的話,卻讓不少人聽到了,因此有不少看不順眼胤禛的人都在私底下傳什麼胤禛殺功臣。

對此胤禛自然是心裡憋了一口氣,賜死年羹堯後,他就讓人準備糧草備戰,準備再打一個勝仗,讓所有人都看看,他可不是靠年羹堯才贏的。

去年才準備了一半,大家都覺得胤禛這口氣還沒散,還是傾向於主戰這邊,所以這才人人附和。

而且這也附和草原上的規矩——拳頭大才是老大。

就得打痛或是打死對方,才能保住自己的地盤自己的利益。

第299章 另一份禮

打,怎麼打?

誰都知道準噶爾部野心勃勃,但一般人還真惹不起對方。

前麵年羹堯擊敗的青海羅卜藏丹津,戰敗後就逃到了準格爾部,受到了部落首領策妄阿拉布坦的接納,胤禛派人多次去所言,策妄阿拉布坦都不鳥胤禛,一邊說著要和平,另外一邊卻做出各種挑釁大清的事來。

其心思完全的表露了出來。

也因此打準噶爾部的理由是完全可以找得到的,能說得上是:出師有名。

但怎麼打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而且兩座礦山爆出後,不單單要防備準格爾部落的人,還要提防漠北蒙古眾多部落,以及俄國。

除此之外,還有大清內部的問題,那可是兩座,“金山”,誰能不心動?

哪怕就是有些人沒有半點私心,也會想要把兩座,“金山”劃到自己所在衙門的名下,因為這代表著業績!

有了業績,就可以步步高升。

不過這些都考慮得稍微有些早。

怡親王等人給胤禛的建議是,現在最關鍵的人派人去那兩座礦山查看一番,確定其規模,如果真是巨礦,那才值得大清投入眾多資源,如果隻是小礦,品質再高,也沒有特彆大的必要了。

這個建議很現實,胤禛準了,由高慶領頭,帶領他的屬人領著勘察這方麵專業人士以及護衛去勘察礦山,當然名義上肯定不是去勘察礦山。

而是胤禛隨便找了一個借口,說是給和碩額駙多羅郡王策棱送去賞賜。

策淩駐紮在阿爾泰城,一方麵是他的部落在那裡,另外一方麵也是為了防備準格爾部東出。

嗯,值得一提的是,準噶爾部的上一位首領噶爾丹當年野心勃勃乾掉的第一個部落就是策淩所在的部落,不過當時還是策淩的爺爺當家,雙方可謂是血海深仇。

從巴彥淖爾城出發到阿爾泰城的話,一路向西北方向走,路線在荒郊野嶺的地方隻需要稍微偏北一點點,就能到達兩個礦山。

胤禛的幾個姐夫妹夫裡,他最看重的就是漠北蒙古喀爾喀出身的策淩,登基第一年就給他爵位晉升為多羅郡王,如今派人送賞賜,也不會讓人意外。

這事胤禛下了封口令,在礦山沒有勘察清楚之前,絕對不能泄露半點情況。

不過蕙蘭還是聽到一些風聲,她主要是從弟弟高慶被派出京城的事情裡,琢磨出來的。↘本↘作↘品↘由↘思↘兔↘在↘線↘閱↘讀↘網↘友↘整↘理↘上↘傳↘

現在就隻等著時間流逝,那一天的到來。

蕙蘭相信自己送給胤禛的大禮,會讓他欣喜若狂。

恐怕不單單是胤禛會欣喜若狂,整個大清都會,那可是一座以現在科技水平開采幾百年都不一定能開采完的巨大礦山,整個礦脈無比巨大。

將這事告訴胤禛,蕙蘭主要是有兩個目的:

第一就是給自己家裡搞個爵位,發現了那麼大兩座礦山,胤禛不給個爵位可說不過去。

或許在很多人眼裡胤禛有些,“飛鳥儘,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可在他信任你的時候,給好處也絕對不會手軟。

比如年羹堯,一個輔佐恂郡王胤禎打贏西北之戰的功勞,先帝當年是已經獎賞了年羹堯。但胤禛上位後,又拿這個理由足足賞了年羹堯兩次,還將他旗籍抬到了漢軍鑲黃旗。

說句不好聽的,年羹堯之後會那麼膨脹,膨脹到明明知道胤禛要收拾他了,也依然半點不改行事,純粹就是被胤禛自己給捧起來的。

外人看著這事牙酸的不行,可如果對象是自己,那就非常美滋滋呢,恨不得賞賜力度再大一些。

第二就是讓胤禛更加重視和準噶爾部的戰爭,避免,“博克托嶺、和通泊之戰”的大敗,這一次失敗,可算是把胤禛所有在軍事上的進取心全部都給打沒了,即便是後麵重新打了回來,但胤禛後麵依然把他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內政上。

避免這一戰的失敗,能更多的保留大清元氣外。

除此之外,中原人有個非常神奇的事情,從先秦時代到後麵,但凡是能種地和有礦有利益的土地,那是無論如何想方設法都不會讓其丟掉。

即便是某些王朝武將不行,甚至於割地賠款的事情都有,但收複的心卻一直藏在中原人心裡,等下一個盛世,必然將其收複。

不過這裡有個前提——那就是要上層階級的人意識到那地方有利益才行。

後世罵大清放棄北邊那麼多土地,實際上那些土地在大清都是不毛之地,一點利益都沒有,駐紮反而花錢,分散兵力,自然割起地來一點也不心疼,反而覺得是甩掉包袱。

誰知道那些土地裡埋藏了那麼多東西呀!

這個時代在草原上的人又不認識銅礦石。

嗯,是真不認識。

銅礦石擺在沒有相關知識的人麵前,那就是一塊綠色的石頭,誰知道那能練成銅呀!

銅器可是黃色的,按照一般邏輯來說銅礦石難道不應該是黃色的嗎?

隻能說,知識真的能改變命運。

綠寶石嶺的地名,可被叫了幾千年,就沒有一個草原人發現這筆巨大的財富。

但對於入主中原的大清來說,隻要證明草原上某個地方有巨大利益,隻要利益足夠巨大,那哪怕就是打成屎也絕對不會讓。

至少現在的大清不會讓,又不是王朝末期,怎麼打都打不贏的時候,到了那種時候,自然是不讓也得讓。

不讓的話,就涉及到了另外一個問題。

這麼大的事情,這麼大的利益,這領頭的必須要是宗室裡懂軍事的人。

上輩子胤禛出兵攻打準噶爾部,可能的確是受到了年羹堯的影響,覺得對方是一盤菜,也或許是為了爭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