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頁(1 / 1)

他都能猜到六弟想要什麼獎勵。

果然,胤祚歡喜地跳了起來:“謝謝汗阿瑪!我要一個更大的地方建研究所,地方我已經選好了,就在離皇莊一百多裡外的地方。”

康熙的笑容瞬間消失。

第138章

胤祚要建研究所的地方離皇莊一百多裡,這個距離是什麼概念?

差不多就是從北京到天津吧。

康熙不讓胤祚跟著李光地去長江黃河兩岸建新堤壩,自然也不會讓胤祚去這麼遠的地方,五六個月都回不了皇宮一次。

但他前麵已經答應給獎勵了,不好一口回絕,讓這小子當著諸多戶部大臣的麵鬨起來,就不好看了。

“哪個位置?”康熙沒有生氣,語氣平淡。

看到這反應,胤祚覺得有戲,連忙道:“天津衛!”

順治九年,天津衛、天津左衛、天津右衛三衛合並成了天津衛,也就是後世的天津,是現今涉及民政、稅收、鹽運、軍事等重地。

雖然天津衛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也著人將土城牆變成磚城牆,重建城牆,擴大規模,但那個地方和京城比起來,依然不算個好地方。

康熙不懂胤祚是怎麼想的,“研究所哪裡不能建?為什麼要去那裡?”

“這個……”胤祚倒是想給康熙好好解釋,但外麵人多嘴雜的,這種事還是……“之後我再找時間慢慢和你說吧?”

康熙同意了,轉身吩咐戶部尚書伊桑阿:“伊桑阿,統計今年各地麥子的畝產量,尤其是使用化肥和沒使用化肥的畝產量對比。朕要讓全大清都知道,朕的六阿哥研究出來的化肥有多大的增產效果!”

也讓那些懷疑化肥而不肯用的人,知道他們是多麼的有眼無珠!

康熙知道一種新興事物從誕生到被廣大百姓接受,其中必然要經曆一個漫長的過程,但是他為此在除夕夜上大誇特誇,滿洲八旗貴族都用上了,反倒是一般的平民百姓不敢用。

知道的時候,他都快氣死了。

朕的寶貝兒子,堂堂皇子阿哥為了讓你們吃飽穿暖,拋下錦衣玉食的皇宮生活,去皇莊研究氣味性濃烈的化肥,天天泡在實驗室裡。

為了讓最底層的大清百姓也能用得起化肥,將價格壓得十分低廉,你們倒是好,居然不信!

也是因此,康熙才想第一時間得知今年冬小麥的畝產量究竟提高了多少,完成這波打臉,好出出氣。

戶部大臣們揣摩聖意,覺得這消息必須傳得遠、傳得快,回去之後就命人乾活。

當天,“用了六阿哥的化肥,皇莊的小麥畝產量竟然有兩百斤!”的消息如紛紛揚揚的雪片般飄了出去。

近幾個月,皇莊動作頻頻,已經成了百姓們經常去打卡、觀察的地方。

或者是看看摸摸那稀奇的水泥路和混凝土路,或者是過來敲敲那鋼筋混凝土牆——這東西從京城城外搬回了皇莊外,標誌般矗立在那,誰都能夠敲兩下。

不少百姓在路過時見到過皇莊種植的農作物,覺得那裡的小麥長得不錯,但沒想到畝產量竟然會有這麼多。

聽說這消息,很多人天不亮就趕去皇莊,想看看畝產量兩百斤的小麥究竟長什麼樣,是不是個假消息?

康熙早預料到這兩天會是什麼情形,昨天就沒讓人用小麥收割機全部收割完,特意吩咐今天當著諸多百姓的麵再收。

一來是讓他們看看真實的小麥,免得被人懷疑數據造假,誇大其詞,二來也是想讓他們知道六阿哥又研究出了便宜好用的機器。

——朕的兒子這麼為你們著想,你們憑什麼不知感恩?!

——朕的兒子這麼優秀,你們憑什麼懷疑他?!

胤祚被太子拉著分析了好一通康熙的心理和想法,眨巴著眼睛,好半天沒反應過來,“居然是這樣嗎?我還以為是汗阿瑪喜歡炫兒的毛病又犯了。”

太子:“……”你要這麼想,倒也沒錯。

“還從喜歡跟嬪妃朝臣炫兒,變成了跟京城的百姓炫兒,毛病越來越大,波及範圍越來越廣了。”

太子:“……”竟然覺得很有道理。

不對!

他來找六弟是為了說說研究所要建在天津衛的事,怎麼能被六弟的思路帶著跑呢?!

“六弟,汗阿瑪今天就要問你研究所的事了,你準備好了嗎?”

“當然!”胤祚笑容燦爛,呲著一口小白牙,自信地翹著大拇指,好似前方無論有多少艱難險阻都難不倒他。

太子:?

他原本是想和胤祚通個氣,聽聽理由,視回答情況決定他究竟是要站在汗阿瑪那邊堅決反對,還是幫六弟反過來勸說汗阿瑪同意。

結果六弟如此自信,他就有些摸不準了。

難不成六弟真的有把握能夠說服汗阿瑪嗎?

天津衛離京城那——麼遠,六弟要真把研究所建在那邊,他跟汗阿瑪怕是要寢食難安了。

擔憂歸擔憂,太子還是牽著胤祚去了禦書房。

一到那,坐在龍案後批奏折的康熙就冷眼掃了過來,朝一旁的奏折堆努了努下巴,“過來敲章。”

太子:?

胤祚:?

兄弟倆上前一看,發現那邊堆著的都是請安折子,而旁邊多了兩個以前沒有的印章。

胤祚若有所覺,把印章翻過來一看,上麵刻著康熙親筆的“知道了”和“已閱”。

太子:???

他以為汗阿瑪起碼還要矜持幾天,多批幾天折子,多回複幾百個“知道了”,才會拋開被人懷疑偷懶的疑慮,命人去刻章,沒想到速度竟然這麼快,竟然連夜就搞好了。

可見過去的二十多年裡,汗阿瑪對於這些可看可不看,平白增加工作量的請安折子,還是有不少意見的。

無論如何,能夠減輕他不少工作量,就是個好辦法!

就在太子思索的時候,胤祚已經把那堆奏折全部展開放好,“太子哥哥,我給你表演一個流水線批奏折,超快的!”

太子:“……好。”

“太子哥哥,我來敲章,你來收奏折,沒問題吧?”

“沒有。”

康熙抬眼一看,就見胤祚抓著印章在印泥上輕輕按了一下,隨後就開始了他的表演。

“啪”,敲一下章,奏折丟旁邊,太子去收。

兄弟倆一個敲,一個收,隻聽到禦書房裡“啪啪啪”的蓋章聲。

不一會兒,那一堆請安折子就全部給敲完、收好,可比康熙看一份回複一次“知道了”要快得多很多,能節省出很多時間去做彆的事。

那一刻,康熙和太子的心中產生了個默契的想法——人,果然是為了更高效地工作,才學會了偷懶。

看在能偷懶的份上,康熙的麵色好了那麼一丟丟,“說吧,天津衛有什麼特彆的?”

這話一開頭,梁九功自覺地退出禦書房,守在門口,不讓任何人靠近。

禦書房隻剩下他們父子三人,該說的不該說的都能說。

見康熙過了一個晚上,也沒有生氣,很可能是想通了什麼,胤祚狗腿地跑過去給康熙捶大腿,一邊捶一邊誇:“汗阿瑪果然英明!能夠看出我把研究所建在天津衛的特殊目的!”

康熙哼了一聲,“朕還沒那麼蠢!”

昨天胤祚暗示過想要一個大一點的研究所,大清能滿足這個條件的地方太多了,何必舍近求遠跑去天津衛?_本_作_品_由_思_兔_在_線_閱_讀_網_友_整_理_上_傳_

除非天津衛有特彆吸引胤祚,讓他不得不去的地方。

胤祚嘿嘿笑,先恭維幾句:“我可從來沒有小看過汗阿瑪的智慧!這不就是知道您會從大局出發,這才敢說要天津衛這個地方嗎?”

康熙難得能被臭小子誇幾句,心裡挺美,可惜這小子每次誇他都是彆有目的,就不能單純誇他幾次嗎?可惡!

“馬屁拍得這麼厲害,看來你還想要一些彆的東西。”康熙目光幽深地看著這個主意特彆大,大到想插著翅膀飛出紫禁城的兒子。

胤祚不好意思地撓撓臉:“那我就直說了,我想造船。”

“造船”兩個字,把康熙和太子都震到了。

如果隻是普通的造船,肯定不需要胤祚大老遠地帶著墨家和公輸家的人一起,把整個研究所一起搬過去。

所以……康熙有理由懷疑,這艘船怕是沒表麵的那麼簡單。

“你想造一艘怎樣的船?”

“不是一艘,是很多艘。”胤祚道,“我想為大清打造一個海上戰隊,他們擁有最堅硬的戰船,配備著先進的動力係統,不必受風力影響,配備著射程極遠的大炮和槍支。和平時期,能夠巡邏大清海域,肅清沿海猖獗的海盜倭寇,為南北往來的商船和民船護航,戰爭時期,能夠守衛大清的海上國門。”

這番話說得康熙和太子心中激蕩不已。

順治十二年起,清朝全麵實施海禁。

這項政策在清初實施的最初目的是為了政治和軍事,防止鄭成功和內地的反清複明勢力勾結,動搖清朝統治,而後開始影響貿易。

康熙親政以後在逐漸開放海禁,從海外貿易的頻率、數量、金額來看,確實在逐漸提高,但是前朝就深受海盜倭寇作亂之苦,沿海百姓的日子依然過得苦不堪言。

有錢人家日子過得越來越好,貧苦人家過得越發貧苦,這都是常態。

儘管如此,大清還是沒有一支像樣的海上軍隊,更多的還是關注內河流域,組建水師。

這在胤祚看來,是極為不可思議的。

你都知道沿海百姓被海盜倭寇欺負成那樣了,怎麼還不組建個軍隊去打呢?

康熙沉默了很久,想了許許多多,想明朝的艦隊,想鄭和七次下西洋,也想大清入關以後的種種舉動。

“胤祚。”康熙艱澀地開口,許是沉默太久,一開口說話嗓子就疼,他也顧不得太多。

“你知道朕為什麼緩緩開放海禁,而不是一次性全部開放嗎?”

這一點,胤祚問過張廷玉,也問過墨家和公輸家的人,得到了許多答案。

“汗阿瑪,我知道你擔心反清複明的勢力,我也知道你擔心他們和外國人勾結,引他們入清,畢竟大清的天下就是這麼來的,但這就和大禹治水的道理一樣,堵不如疏。”

大清的天下啊……康熙和太子麵色複雜。

胤祚:“洪水是堵不住的,可要是分散開來,就不是那麼大的威脅了。我們不能因為知道洪水會來,大壩會垮,就乾脆不建了。我們也不能因為知道外國人會來,就搞海禁,不讓他們來,也不讓自己人出去,這隻會拘束大清的發展。”

他又換了個語氣,憤憤地道:“汗阿瑪,沿海百姓深受燒殺搶掠之苦,你不憋屈嗎?你不憤恨嗎?你就不想組建一支強大的海上軍隊,震懾反清複明的勢力,震懾海外的那些宵小,甚至反過來打劫他們嗎?”

康熙:???

太子:???

前麵還說得正正